职场上会干活,不一定能带得动其他人。
许多职场人,非常会干活。论到自身的业务水平,办事能力,那都是杠杠的。不但如此,他们也注重自己的能力提升,保持学习,保持开放。各方面都没得说,往那儿一站,就是公司或团队里的招牌。
但是,并非每一个业务牛人,都能完成从千里马到伯乐的转变。
他们自己,的确是千里马。他们也知道,如何做好千里马,如何跑的更快,跑得更好。然而,他们不一定就是合格的伯乐。自己做得好,不等于看人的眼光一定准。更不等于,一定就能把其他人也训练成千里马。在团队能力建设上,他们有时候,甚至有点一厢情愿。
对于身边有潜力的小伙伴,他们常常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
看这个人不错,那个人挺行,就马上要抓住,他们的眼里,今日的可造之才,一定就是明日的栋梁。美其名曰给机会,一个劲儿地拔高,拔高。结果,一个不小心,就变成了拔苗助长。苗枯了,收成也没了。
首先,我们要承认,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短板。
这些短板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天生的特质,可能是个性特点,也可能是缺乏培养。其中有一些,或许可以通过学习或训练,而得到提升。但有一些,就算投入大量精力训练,也很难看到实质性的改变。芥菜树下看,强行加压,只会让这块短板不堪重负。以致被压垮,整个儿废掉。
换句话说,不是谁,都必须成为全方位复合型人才。
其次,我们的职场生涯,很少是一条完整的线段。
多数人的职业道路,是由一个个小线段,连接而成。这个线段,可能是我们的岗位,可能是我们做的工作。每一段内,职场人所处的环境,个人的状态,以及要面对的挑战,可能都是不一样的。与之相对应,我们所需要的能力,也会有不同的侧重点。彼时的短板,放在此时的环境,或许就没那么重要了。
因此,要建设团队能力,就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不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强行给别人名为“提供机会”,实为“制造压力”。
看上去有潜力的职场人,不是都有潜力。
有的人,是可以加一把压力。有比较好的基础,多给机会多尝试,会带来很大的提升和变化。对于新的事物,他们常常有很强的好奇心。平常工作上,也愿意听听不同的想法。他们有基础,自己也欢迎挑战,就可以给他们新的机会,把潜力激发出来。
也有的,对自己非常了解,也已经形成了个人的工作风格和工作方式。能力上的短板,他们不但认了,而且有了自己的处理方式:放在那里就是了;更多的精力,花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这样一来,就能把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这一类的职场人,其实不需要再多加压力。沟通到位,发挥所长就很可以了。强行要他们突破,要他们挑战,只会得到两个结果。要么,被拒绝,甭管硬的还是软的,就是不搭理,不回应。你讲再多,给再多机会,都是白费。要么,压力之下不得不尝试突破。但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思维路径,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改变。每个人都搞得很辛苦,却收效甚微。
想要带动人,先了解潜力在哪儿。能不能按你的想法激出来,得看人。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转载需本人授权。不想错过职场趣聊,关注:<芥菜树下>,闲话职场,南北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