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絮满天飞,带来4大危害,网友头疼不已:能否全面“禁种”?

漫悠芸端的事儿 2025-04-08 09:33:18

呼吸道不适、火灾频发、出行不便……每年四五月份,北方城市的人们都要忍受“杨絮雪”带来的种种困扰。

漫天飞舞的杨絮,看似浪漫,实则扰民,让不少人苦不堪言,网友头疼不已:“是否可以全面禁种”

殊不知,几十年前,正是这种生命力顽强的杨树,为北方带来了绿荫,改善了生态环境。

如今,杨絮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平衡生态效益与居民生活需求,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四月飘雪

北方四月,一场盛大的“雪”突然出现。

这并非是冬天的雪花,而是杨树的絮飘落,像鹅毛一样轻柔,给城市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白纱。

阳光穿过飞舞的杨絮,在地上留下星星点点的影子,就像梦境中的美丽景色。

远道而来的游客也许会被这种景象吸引,觉得这是春天里特别的浪漫,会拍照留作纪念,之后发到朋友圈或者其他社交平台。

然而,对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来说,这份“浪漫”并非全是美好,反而带来不少无奈和困扰,像甜蜜的负担。

呼吸道难受、出行不方便、存在火灾风险,这些问题让“飞絮季”成了许多人摆脱不了的烦恼。

甚至有人开玩笑说,这简直是北方城市独有的“四季体验”:春天飞絮如雪,夏天蚊虫肆虐,秋天落叶纷飞,冬天雾霾笼罩。

又是什么缘故使得杨树在北方如此普遍地种植?

春日飞雪背后的双刃剑

杨絮看着像雪花,但实际上是杨树的种子,主要来自大叶杨或毛白杨的雌树,这是它们传播后代的方式。

每年四五月份,春风一吹,雌树的果实成熟裂开,杨絮就带着种子飞起来,像蒲公英一样,飘向远方,开始新的生命旅程。

其实,只有少数杨絮里藏着真正能发芽的种子,大部分杨絮只是种子的外壳,像保镖一样保护着种子。

它们随风飘散,寻找合适的土壤扎根生长。

即使种子飘散各处,因为自身活力较弱,加之周围环境的限制,像是需要适宜的土壤、充足的水分和恰当的温度等因素,能够成功扎根发芽的种子数量少之又少。

绝大部分种子都在自然界中悄无声息地死去,未能延续生命。

可以将其理解为种子萌发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条件苛刻,多数都无法满足。

1.呼吸道感染

杨絮本身没有毒性,也不会直接伤害身体,但由于它很轻,容易带着空气里的花粉、灰尘、细菌、病毒等细小东西到处飞。

这些花粉和灰尘才是问题的根源,对过敏的人来说,接触杨絮后就可能引发咳嗽、流鼻涕、打喷嚏、皮肤痒、眼睛红肿等不舒服的症状。

这会严重影响呼吸道和皮肤的健康。

医院的数据显示,每当杨絮特别多的时候,去看呼吸科和皮肤科的人都会明显增加。

杨絮的物理刺激会引起皮肤瘙痒,建议及时就医处理,不要用手抓挠,防止皮肤感染。

2.皮肤病

更要注意的是,漫天飞舞的杨絮容易携带病毒和细菌,这些有害物质一旦进入呼吸道,可能导致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因此,杨絮季节要做好防护措施,保护皮肤和呼吸道健康。

3.火灾隐患

杨絮除了影响健康,还埋藏着严重的火灾风险。

因为它非常容易燃烧,随风飘落后容易在建筑角落、排水沟或者草丛等地方聚集,变成一点就着的隐患。

想想看,如果遇到明火或者烟头,这些堆积的杨絮会在瞬间燃烧起来,引发火灾。

近年来,各地都发生过杨絮引起的火灾,如,河南新乡一天之内就发生了67起,主要原因就是乱扔烟头或小孩玩火,点燃了堆积的杨絮。

河北一家工厂也因为工人烧杨絮不小心,引发了大火,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这些案例提醒大家,必须认真对待杨絮引发火灾的可能性,积极采取行动进行预防。

杨絮如同星星点点的火种,一旦遇到明火极易迅速蔓延,酿成事故,重视杨絮带来的潜在危险,未雨绸缪,才能有效减少火灾发生的概率,确保安全。

4.出现不方便

漫天飞舞的杨絮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少麻烦,出行时,杨絮容易遮挡视线,给交通安全造成隐患,尤其是驾驶电动车或汽车的人员,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想象一下,杨絮飘进眼睛里,让人难以睁开,看不清道路情况,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另外,杨絮还可能堵塞汽车散热器,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严重时会导致车辆发生故障,甚至无法行驶。

杨絮漫天飞舞的时节,大家都很头疼,户外晾晒衣物肯定不行,因为衣服会被杨絮盖满。

想开窗透透气也不敢,屋里很快就会飘进很多杨絮。

出门也成了麻烦事,得全副武装才行,口罩、眼镜、帽子,缺一样都不行,要不然杨絮会钻进眼睛和嘴里。

五一长假这样的旅游旺季,杨絮也来添乱,很多人因此改变出游计划,即使出门玩,体验也会大打折扣。

杨树的功与过

杨絮确实很烦人,但大规模种植杨树其实有历史原因。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北方城市风沙特别大,春天经常是漫天黄沙,环境很糟糕,急需增加绿化。

当时可选的树不多,桉树太能吸水,北方太旱不合适,杉树喜欢温暖湿润,北方太冷,马尾松怕盐碱,但北方很多地方都是盐碱地。

杨树就不一样了,它耐旱、耐盐碱、耐寒,长得快,还便宜,所以成了绿化首选,肩负起了改善环境的重任。

为了尽快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快速成长的杨树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最佳选择。

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杨树人工林面积广阔,达到757.07万公顷,表明杨树在北方地区种植非常普遍。

1973年,北京园林局开始在城市绿化中使用杨树,北方城市从此开始了大规模种植杨树的进程。

由于当时的生物技术水平限制,无法有效区分杨树的雌雄,而且雌性杨树生命力更强,因此当时种植的杨树大多是雌株,这也为后来的杨絮问题埋下了隐患。

杨树不仅仅是绿化树木,更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杨树生长迅速,一般五到八年就能成材,可以用于制作人造板和木质家具。

它也是造纸的好材料,能降低纸张和其他木制产品的价格,让大家用更少的钱买到这些东西。

种植杨树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另外,杨树还很环保,它能牢牢抓住土壤,保持水分,减少水土流失。

根据估算,种植100万亩杨树可以储存高达5.69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并且每年能够减少2657.5万吨的土壤流失。

不仅如此,杨树还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生态功能,每公顷杨树林每天可吸收1吨二氧化碳并释放0.73吨氧气,对空气具有显著的净化作用。

杨树林还能吸附二氧化硫、氯气和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和粉尘颗粒,从而缓解温室效应,显著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寻求平衡之道

针对越来越让人头疼的杨絮,大家也在想办法解决。

以前常用的办法是洒水,想让杨絮变重落下来,但这样不仅要花很多人力,还会浪费宝贵的水资源,尤其是在缺水的北方地区,这种方法不太合适。

而像设置隔离带之类的方法,虽然能暂时缓解问题,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杨絮带来的困扰,说白了,这些方法都是治标不治本。

近些年,技术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治理方法,比方说,用雄性杨树替换雌性杨树,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杨絮的产生。

但是,由于雌性杨树数量非常多,比如北京就有超过二十万株,全部替换成本很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金。

另一种方法是注射“抑花一号”,这种药剂可以有效抑制杨絮的产生,效果可以达到90%左右。

不过,这种方法需要每年都进行,而且注射时机非常关键,必须在花芽刚开始生长的时候进行,否则效果会明显降低。

嫁接是能让雌性杨树不再飞絮的方法之一,简单来说,就是把雄性杨树的枝条接到雌树上,让它不再开雌花、产生烦人的杨絮。

不过,这种技术操作起来比较复杂,而且花费也比较高。

除了以上的办法之外,有网友建议,还可以有计划地砍掉雌性杨树,然后改种其他树木。

但要小心,选择替代树种要考虑它们是否适应环境,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别解决了杨絮问题,又带来新的麻烦。

科技与生态的和谐共生

治理杨絮是个需要长期努力的大工程,得考虑到对环境的好处、花的钱,还有对大家生活的影响。

将来要多投入技术研发,研究更厉害的控制杨絮的办法,尽量降低治理的成本。

另外,想想能不能把杨絮变废为宝,收集起来做成肥料或者燃料。

借鉴江苏泗阳转型成功的经验和北京林业大学的研究成果,多种一些不同的树,让城市绿化更丰富,不要只种一种树,这样可以避免风险。

杨树对环境和经济都有好处,但恼人的杨絮也是个问题,我们得想想办法,既要保护环境,又要让大家住得更舒服,这是城市发展中需要认真考虑的。

怎样才能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这些问题都需要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参考资料

宿迁泗阳:“杨树之乡”告别杨絮困扰 “不飘絮”杨树新品种100%覆盖

2023年06月14日 21:45:16 | 来源:宿迁手机台 · 泗阳县融媒体中心

“飞絮”来了 北京园林绿化部门给杨树“剃头” 2025-04-05 来源:新华网

北京进入杨柳飞絮期 光明网2024-04-15 16:01

0 阅读:12
漫悠芸端的事儿

漫悠芸端的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