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公司的老板,就得什么都会点,什么都走一遍
这样不管是对未来的决策,还是对人才的引进都是有好处的
靠近前线能够更加准确的判断局势,从而引领公司走对方向
靠近前线能够更加准确的识别人才,从而找到最合适的手下
什么都扔给下面的人负责,很容易错过时机,特别是短暂的红利机会
2
群里聊到平台规则的变化,到底是逆着平台抓漏洞,还是顺着平台共进退
我认为抓平台漏洞看起来很有吸引力,能做出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
但是顺着平台才能够做大做长久,平台需要什么你就给什么
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漏洞补上了你得继续找漏洞,永无止境
水涨船才能高,不管通过哪个平台经营业务,尽量不要做那个环境破坏者
3
雷军正在全力以赴的做小米的新能源汽车,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趋势的力量
什么叫趋势为王,什么叫顺势而为,雷军算是悟透了
做小米手机是顺应了移动互联网的趋势,做小米汽车是顺应了新能源汽车的趋势
你可以靠努力成功,比如雷军做金山总经理的时候,但是更大的成功绝对是趋势的功劳
30%的努力+70%的风口=成功
4
为啥三年疫情这么多公司倒闭,除了疫情造成的影响外,跟老板自己的决策也有关系
收入减少,成本不变,结果就是现金流越来越吃紧,如果现金流还是负的,那离破产也就不远了
对于很多已破产的公司来说,早早的关门是最好的选择,那为何大家都做不到呢
原因就在于“沉没成本”,因为已经投入了很多,所以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硬扛,这就是决策问题了
沉没成本严重影响了老板对未来的决定,无法第一时间止损
5
发现被低估的资产,然后加以改造升级,从而赚取增值收益,这是一条可行的路
比如一个破旧的房子,装修改造后每月出租价格就能提升,赚的是升值的钱
比如一位不知名的素人,经过MCN机构包装后就能被打赏,赚的是升值的钱
比如一家破产公司,把老客户名单拿来做定向促销,也能赚升值的钱
股票会被低估,资产会被低估,人也会被低估,有低估就有盈利空间
6
有做传统线下生意的群友问,有没有什么自媒体项目可以做的
我的建议是,贸然的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失败的概率太大
还是建议从自己已经懂的技能出发,结合新领域的玩法,这样叠加出效果的可能性更大
我们看到很多别人赚钱的故事,也许只是幸存者偏差
基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技能,基于自己已经拥有的经验,去探索新的领域,成功的概率会更大
7
做兴趣培训常规的模式是准备好讲师与课程,租个场地,然后推广招生
这样的模式风险也不小,因为场地费是固定的,营销推广是要花钱的,老师的薪资也是要支付的
更好的模式是整合资源,谁有场地我们合作分成,谁有生源我们合作分成,谁有老师我们合作分成
不要觉得这是空手套白狼,靠整合资源赚钱才是风险最低的赚钱模式
大家各取所需,你的价值就是把各自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利润最大化,风险最小化
8
项目都是有生命周期的,别把短期项目看成长期项目
比如炒股,牛市的时候人人都是股神,有些人觉得自己牛逼,离职全职炒股,但是股市就是牛熊交替的
比如视频,记得西瓜视频火爆的时候,只要拍视频很容易就有收益,那些宝妈都冲进来,很快收益就跌下来了
比如社交电商,每次出来一个新的社交电商平台,做拉新的人一大把,誓言要做一辈子,一般几个月后就消停了
没有一个项目是永恒的,牛熊就是交替发生的
9
中国移动日赚3.61亿,这个数据真恐怖
这个数据背后有移动宽带的功劳,记得当时移动宽带用了最狠的一招,把客户从电信宽带这边抢过去了
这招就是“把别人付费的产品免费化”,上来就是免费使用一年,只要你是我移动的老客户
这样很多人就从电信宽带转为移动宽带,而移动再通过锁定消费和逐步提价的方式盈利
这招我们之前说话,是抢夺存量市场的狠手段
10
现在的自媒体都是兴趣推荐机制
用的好就是学习利器,用的不好就是信息茧房
如果你想学习一个新的领域,可以刻意让机器学习你的需求,一段时间后,机器就会使劲的给你推荐这个领域的资讯,你进步的速度就会很快
如果你没有控制力,完全是随心随遇的刷,那么机器给你推荐的东西就是你喜欢的,但是对你没啥用的,只是消耗你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