澶渊之盟:宋辽议和究竟是上策还是下策?

贞欣寻史 2023-03-13 16:49:11

说起北宋时期的民族文化交流,就很难不提到澶渊之盟。

很多人的印象中,宋朝更多时候是在金人的淫威下割地求和,大部分原因离不开宋朝重文轻武的政策以及宋朝皇帝软弱的性格。

澶渊之盟

于是在公元1004年的秋天一场所谓以“保护”为借口的买卖合约悄无声息地签订了。

战争的开端

公元999,辽国对边防衰弱的大宋蠢蠢欲动,并开始计划入侵,对宋朝边界进行小规模的侵犯。

在边疆挑衅的同时,还发兵掠夺物资,屠杀百姓,对宋朝边疆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而宋朝一边采取安抚的政策,一边迅速发兵进行反击。

但由于辽国来犯的大多是骑兵,行动快,机动性强,相比之下宋朝的正统军进军缓慢,往往是收到消息,军队到了,却只见一地的狼藉和绝尘而去的辽国骑兵。

在经历过几次小规模的骚扰后,辽国逐渐意识到大宋的国力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悍,在经历战术计划后,辽国果断开战,与北宋开始了长达25年的战争。

这期间不仅有百姓流离失所,国家政局动荡,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生活方式、以及南北方物资的交流。在战争的刚开始的时候,辽军可谓是战无不胜,入城烧杀抢夺。

这也真不能怪北宋的军事力量不够,要是说北宋和辽国真打一架,辽国还不一定能赢,别说是辽国,就是金人来了也得掂量掂量轻重。

那宋朝这么厉害,怎么一到打架就打不赢呢?这跟宋朝的军事体制有很大关系,要知道北宋的常备军有120万,平均每100个人就有一个人参军。

这乍一看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目,但是当我们一分析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这120万军人中,只有将近80万是经过专业训练的。

也就是说有40万军队是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而且这40万人里还有百分之八十是散军,名义上是参军了,但现在人还在家里种地也说不定。

可是按理说那80万精锐部队也不少了,打赢辽国还是可以吧。问题就出在这里,这80万精锐他是统一起来的,他不在边疆,他们的任务压根跟保家卫国没多大关系。

这80万人全都在京城,他们只负责保护皇帝,保护首都。

这样一看就明了多了,边疆驻守的军队最多只有40万,还都是一些“臭鱼烂虾”,那辽国的进攻必然是势不可挡的。

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的,很快辽国灭宋的计划遇到了一个巨大的障碍。

宋真宗北上----战争转折点

在辽国大肆进攻,肆意妄为的时候,咱宋朝大皇帝哪去了?

此时的宋真宗正在皇宫里寻思迁都的事宜,朝廷里有人建议迁都到南京,也有人说成都比南京好。

正当这些大臣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我们的宰相寇准看不下去了,堂堂一国之君怎么能在国家战乱,社会动荡,百姓流离失所的时候只想着逃避呢。

于是随着宰相一声令下,誓死上书要皇帝亲征,宋真宗不得已,只能北上讨伐辽国。

这一去不要紧,可把北边的辽国士兵愁坏了。天子亲征这对北宋士兵无疑是一种鼓舞,在连连失败的北宋士兵眼里,天子亲临战场这无疑是对他们最大的精神支持。

但是相对士气原因,辽军还有一个更致命的因素,虽然辽军在进攻方面战无不胜,但是辽国是一个游牧民族,对于后备补给的运输是他们的一个巨大短板。

在不断的孤军深入的过程中,辽军也逐渐感受到了后勤补给的不足。再加上前线战争的失利,不得已辽军只能放缓攻势,在定州等待后备部队的支援。

首次讲和---萧太后的无奈之举

辽军到了定州,由于补给不足、士气受挫等原因,辽宋军出现了相峙的局面。

那总这么耗下去肯定是不行的,就单单一个后勤问题就能把辽军闹得鸡飞狗跳,于是王继忠乘间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王继忠咱先暂且不提,主要来讲讲这个萧太后。

萧太后本名萧绰,公元953年6月18日在北方的草原上出生,她的成功除了她自己的努力,更离不开她的父亲---萧思温。

萧思温本是辽国朝中大臣,同时他还是当朝宰相萧敌鲁的族侄。族侄是什么意思,就是正常上朝,各大官员遇到萧敌鲁都得低头称相,唯独是他下了朝管人家叫舅舅。

有这样一个家族背景在身上,萧绰想不成功都难,再加上她从小就天资聪慧。小时就曾被其父赞扬“此女必成大事”。

公元969年2月,辽国第四任皇帝辽穆宗在黑山之变中为“亵御”小哥等人弑杀,萧思温封锁消息,联合身边众人把耶律贤推上了辽国第五任皇帝。

于是同年3月29日耶律贤晋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使,并且征召萧绰入宫为贵妃。同年5月20日立萧绰为皇后。但是区区一个皇后是如何得权去掌管国家大事,这就得说说耶律贤的身体状况。

耶律贤在当皇帝前身体就一直不怎么好,在当上皇帝后身体健康程度更是直线下滑,不得已,只能把皇权交付出去。正好萧太后精明能干,于是便理所当然地扛下了这份重担。

萧太后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想收回燕云十六州。这燕云十六州其实人家原本就是辽国的,只不过是赵光义时代为了征讨辽国,被大宋侵略了。

所以萧太后上任后养兵蓄锐、积极备战,在一切准备充足之后开始了这一场进军中原的战争。可是谁也没想到即使准备的那么充分,还是在定州受到了当头一棒。

此时的辽军人马疲惫不堪,补给也不再充足,再加上辽国一直这么打下去怕腹背受敌,在再三思量后向宋朝提出了求和的请求。

求和失败---辽军孤注一掷

辽军提出求和之后,本以为宋朝能痛痛快快地答应,毕竟谁也不想年年打架。没想到宋真宗看完求和文书,啪地一扔,告诉使者,求和没用,接着打。

宋真宗打上头了,萧太后可头疼了,按辽军现在的状态再这么打下去,恐怕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自己都可能回不去那美丽的故乡了。

但是萧太后忘了,现在这个情况,宋军可不管你头不头疼。11月宋军在朔州大败辽军,这一迎头重击给萧太后打醒了。

现在这个情况再犹豫下去只会损失更多,她当机立断,正好辽军主力军都在瀛州附近,宋真宗不是要打吗,那就打!

一声令下,辽军主力军开始日夜攻城,势必要拿下这瀛州城池。而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也没能攻下。

辽军一想你瀛州打不下来我去打别的地方,抱着拼了老命的精神,辽军随后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

这时的大宋皇帝也没闲着,毕竟自己人在前线,搞不好自己都有可能叫人给抓走。

于是加强防守,你辽军不就想要瀛州吗?那别的地方我不要了,我就死守这个瀛州。

随后,辽军集中兵力又拿下德清,对瀛州形成三面包围,宋将则继续死守瀛洲城,非要跟辽军拼个你死我活。

二次讲和---辽宋达成澶渊之盟

随着战况愈加激烈,辽军统军萧挞凛身先士卒,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这一幕恰好被宋军大将张环在澶州前线看到了。随即拉弓上弩,一箭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

萧挞凛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严重受挫。萧太后等人收到这个消息,悲痛万分,为了纪念这位猛将,萧太后连续五天没有上朝,为他守灵。

由于射杀了辽国主将,宋军士气再次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同时宋真宗亲自登上城楼督战,宋军将士再次深受鼓舞。当时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大宋军民多达几十万人。

这时辽军又坐不住了,经过几天的猛攻,士兵都疲惫不堪,同时因为主将战死,士气也不断下降,最要命的是粮草也根本运不上来了。

萧挞凛

再三考虑萧太后决定再次讲和,派人赴澶州转达了自己罢兵息战的愿望。这下宋真宗一听高兴了,因为连续长时间的战争,宋军虽然士气高亢,但是也疲惫不堪。

真要给辽军逼急了这事还真就没法收拾,所以当即回信表示我们大宋本来就是热爱和平的,希望能和辽国也和平共处又派出使臣去与契丹洽谈议和事宜。

这事一出宋国前线的战士不乐意了,那辽国乃是强弩之末了,如今正是大败他们的好机会,怎么能说不打就不打呢?

但此时的宋真宗已经疲惫不堪,只想媾和,朝中大臣也都纷纷附议求和,武将你再勇猛架不住有一个不执事的皇帝。

为了求和,朝中求和派官员想了一个主意,他们三两成群,联合上书皇帝说寇准拥兵自重,寇准一听属实无奈,不得已也只得同意与辽国讲和。

事情都谈妥了,那就是两国之间的讨价还价,赵恒此时也无心洽谈,只想快点回京,只要不割地,要多少给多少。最后达成合约。

宋真宗

最终达成协议:

宋辽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此论。

宋辽以白沟河为界(辽放弃瀛、莫二州),双方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宋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其实对于岁币问题,辽国也不敢要的太多,也怕宋国反悔接着开战,双方不断地交涉,辽宋两国达成协议,每年宋朝给辽国三十万岁币。澶渊之盟究竟是上策还是下策呢?

辽军南下

很多人都认为澶渊之盟是一条卖国求和的条约,是大宋皇帝无能的表现。但是我们只需要算一笔账就能明白这个条约的作用。

首先如果宋朝接着和辽国开战,那每年的战略支出费用远远在这三十万银绢之上,但是条约签订之后,不仅边疆有了来往贸易,还少了很多边疆战争和冲突。

同时还能加快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恢复速度,促进文化交流。所以澶渊之盟本质上是使用金钱来买和平,促进贸易交往,所以也不算是一个下策。

0 阅读:12

贞欣寻史

简介:分享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