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洪长元证词
防谍司令吕寅兄是戒严令当晚14人逮捕名单的“原创”。吕寅兄手下的团长也有逮捕名单的“手抄本”。
科长甚至爆出事前有随机5人为一组的逮捕小组分组。
但,宪院庭审时吕寅兄拒绝回答逮捕名单的相关问题。
既不违法,又保护了尹锡悦。
专业操作的背后原来有高人指点?
国军监狱的吕寅兄唯一能见的就是律师,1月3次接见的高律师鼎鼎有名。因为他同时也是前防长金龙显的辩护律师,是不是尹锡悦的人脉显而易见。
无巧不成书,4日即将宪院出庭作证的吕寅兄3日巧合地接见了高律师,
随后,吕寅兄就在法庭上最合理地利用了规则。
似乎在检察厅的口供已成过眼云烟?
同样的“故事”在同日宪院出庭的前首都防卫司令李镇雨身上重现。
关押在国军监狱的李镇雨今年1月举行了两次辩护律师见面会。
见的都是同一个律师,前防长金龙显的辩护律师——高律师。
1月13日,李镇雨与高律师首次见面,私聊1.5~2小时。
第二天在国会听证会上“专业”地拒绝回答不利于尹锡悦的问题。
实在躲不开的问题就回答那是刑事审判问题,将在刑事法庭回答。
届时,尹锡悦弹劾案早结束了。
如尹锡悦复职,则“闭嘴”到底,等待赦免。
如尹锡悦下台,则恢复记忆、戴罪立功。
没有之一的最优方案。
宪院方面与吕寅兄一致,4日出庭,3日与高律师见面。
宪院表现自然“滴水不漏”。
检察厅口供的“枪”,“砸门”,“议员”这些在法庭上早就“九霄云外”。
为什么监狱会放任高律师这么明目张胆?
一切手续皆合法。
就算当着监狱警察的面,律师点拨几句两位司令级别的人物怎么可能不心领神会?
去年4月中旬,还是警卫处处长的金龙显已经在和李镇雨,郭种根商议国家大事,筹备戒严。
韩媒称吕寅兄为“学弟”,金龙显为“学兄”,主角是尹锡悦。
所以,你懂的。
将军们之间早就知根知底,一个眼神都可以传递消息。
高律师见面时只要提醒二位司令记不清的可以不说,刑事审判的可以不答,不是亲眼看见的不能张嘴,二位司令必然秒懂。
而,高律师并不违法,出庭前,
会见当事人合情合理合法。
就算招人话柄,有证据吗?
懂法,规则之内,有恃无恐,法奈他何?
但,前特战司令郭种根让高律师感到挫败,拟私聊,多次被拒。
似乎,郭种根对高律师不信任?
法庭上,郭种根的证词也是让尹锡悦只有“招架之功”,被迫启动文字游戏。
三位司令在法庭上的“失忆”与“证词”似乎早就“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