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的作者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出生日期不详,史料记载于公元前235年离世,原是卫国濮阳人,后到韩国经商,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吕不韦往来各地,以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以此方式积累起巨额家私。在公元前258年,吕不韦到邯郸经商,见到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王孙异人,认为"奇货可居",于是重金资助,并游说秦太子安国君宠姬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嫡嗣。后子楚与吕不韦逃到秦国。安国君继立为孝文王,子楚遂为太子。次年,子楚即位(即庄襄王),吕不韦则顺利地做了丞相,食邑10万户。过了几年,庄襄王死了,年幼的太子嬴政立为王,即后来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吕不韦在政治上达到了空前显赫的地位,门下有食客3000人,家僮万人。
吕不韦组织食客编写《吕氏春秋》,又叫《吕览》。共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字,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执政时曾攻取周、赵、卫的土地,立三川、太原、东郡,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事业有重大贡献。后因缪毒一伙叛乱的事受到牵连,被免了职,迁到河南封地居住。没多久,嬴政又命令他携带全家迁往蜀地,吕不韦知道不会赦免他的罪,于是喝毒酒自尽。
《吕氏春秋》完成于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该书是以儒家学说为主干,以道家理论为基础,以名、法、墨、农、兵、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以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为宗旨,纳诸子百家之说于一体的理论巨著。全书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大部分,共160篇,20余万字。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号称《吕氏春秋》。
《汉书.艺文志》等将这部书列为杂家。《吕氏春秋》的编著目的显然是为了集各家之精华,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各家学说。吕不韦曾说,此书对各家思想的去取完全是从客观出发,对各家都抱公正的态度,并一视同仁的。
《吕氏春秋》的十二纪是全书的大旨所在,是全书的重要部分,分为《春纪》、《夏纪》、《秋纪》、《冬纪》。每纪都是5篇,共60篇。本书是在“法天地”的基础上来编写的,而十二纪是象征“大圆”的天,所以,这一部分便使用十二月令来作为组合材料的线索。《春纪》主要讨论养生之道,《夏纪》论述教学道理及音乐理论,《秋纪》主要讨论军事问题,《冬纪》主要讨论人的品质问题。八览,现在63篇,显然缺失一篇。内容从开天辟地说起,一直说到做人务本之道、治国之道以及如何认识、分辨事物、如何用民、为君等。六论,共36篇,杂论各家学说。
《吕氏春秋》对先秦诸子的思想进行了总结性的批判,它写道:"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关尹贵清,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对各家思想都进行了改造、发展与摒弃,并没有简单地把各家观点原封不动地糅合在起。
在物质的起源上,《吕氏春秋》把宋尹学派的"精气"加以改造。由这里的论述可以明显地看到老子的影响。《吕氏春秋》认为,由"精气"(道)派生出来的万物是在不停地运动着的,“与物变化,而无所终穷”。上至天上的日丹星辰,下至地上的草木泉水,都在不停地运动。
在认识的来源上,《吕氏春秋》认为人的知识绝非天生,而是从学习中得来的,主张要想取得对事物的正确的认识,必须去掉主观偏见,强调认识事物还要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在社会历史观上,《吕氏春秋》认为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的。这就是说,社会历史是一个统一的、前后相连的历史,是不能割裂的。了解今天的事情,有助于了解古代的事情,知道古代的事情,对了解今天的事情有帮助。但是,了解过去并不意味着拘泥不变,恰恰相反,当时代变化了,相应的法规、政策等也应该变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也表现了《吕氏春秋》的历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