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国的冀县到如今的甘谷县,华夏第一县有怎样的传奇经历?

鹄书说历史 2024-04-12 00:03:13

甘谷县·By老板来瓶异氟烷 - 图虫

甘谷县

南襟泾渭流,北控甘谷峙。

明朝诗人陈绍文在《荆轲》用这句话说明了秦国故地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之间的联系。渭河两岸、秦岭西部,甘谷县不仅拥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也有绝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她还因为是中国县治的肇始之地而有了“华夏第一县”之美誉。

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县是个有争议的话题,除了甘谷县之外,河南省信阳市的息县也被很多学者称为“中华第一县”;那甘谷县与息县谁才是名副其实的“华夏第一县”呢,鹄书觉得从建制时间的角度去追本溯源,这个问题还是很好判断的。

冀县

春秋秦武公十年(公元前688年,周庄王九年)秦武公派兵攻打邽、冀等地的戎,获胜后在今甘谷县以东设置了冀县,《史记·秦本纪》有“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的记载;此为中国首次出现县的地方制度;六年后的周庄王十五年(前682年)楚国灭息国后在其故地设置了息县。

从时间的角度来说甘谷县比息县更有理由称为中华第一县,为何息县也被学术界认为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县呢;主要原因在于后者的历史沿革比前者更具有稳定性:西汉元封五年(前106)因县治向东迁移、不再处于息国故城而将息县改为新息县;新息县在各代得以延续并在隋朝成为息州的治所,直到元朝至元三年(1266年)新息县再次省入息州,明洪武初年息州降为息县并沿用至今,这个过程中息字一直是存在于它的地名之中。

冀县地图

与息县的稳定沿革相比,秦武公设立的冀县的历史就更加跌宕起伏,经历过数次存废及更名之后,才最终变成了如今的甘谷县;那继承了冀县“华夏第一县”这个美称的甘谷县在历史巨变的过程中又有哪些不同的身份呢?

冀县因秦国的冀戎邑得名,冀戎是西周末至春秋初期的西戎部落之一,因居住在冀地得名,冀地即在今甘谷县,遂于其地以其族名为名。

永始三年(前14年)王莽改冀县改为冀治县,这是它第一次改名的经历;东汉建武十年(34年)冀治县恢复为冀县,四十年后天水郡迁移至冀县并改天水郡为汉阳郡,作为甘谷立郡之始。

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冀县被废除,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在冀县故地设置了属于天水郡的当亭县,县治在今甘谷县西南四十里之处;《水经·渭水注》有“藉水东历当亭川”的记载,可见当亭县之名或源于此。

甘谷县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将当亭县改为冀城县,冀城县大概率也因在冀县故地而沿用了冀县故城之名,遗憾的是它的出现也是昙花一现,不久之后就并入黄瓜县。

隋大业二年(606)黄瓜县被废之后又设置了冀城县,并将县治从今甘谷县城以西移至甘谷县以南。

唐武德三年(620)冀城县更名为伏羌县,明郭子章《郡县释名》陕西卷下记载:“伏羌县制伏氐羌之义也“。

北宋初年废除伏羌县,建隆三年(962)以其旧城设置伏羌寨;熙宁三年(1070)改伏羌寨为伏羌城。

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甘谷城升为甘谷县,以熙宁元年(1068)杨文广在安远寨以北40里杨家城子所筑的筚篥城(又称大甘谷口砦、甘谷堡、甘谷城,在通渭与甘谷交界处的)为名,甘为甜美之意,甘谷之谷有说指散渡河谷,也有人认为是渭河河谷;此为甘谷县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甘谷县是在今天通渭县境内而非今天甘谷县的前身。

元朝将甘谷县并入通渭县;至元十三年(1276)以伏羌城复置伏羌县,意味着伏羌县在消失三百年之后再度出现。

民国十八年(1929)伏羌县改名为甘谷县,自此在经历数次更名、撤并及重置等街道之后,设立于秦国时期的“华夏第一县”——冀县最终演变成了如今的甘谷县;同时意味着甘谷县得以重现,也标志着甘谷这个地名完成了从通渭到如今甘谷县境内的迁移过程。

甘谷县地图

鹄书以为伏羌县改为甘谷县是比较值得称道的,虽说甘谷之名的起源在邻居通渭县境内,但是从地名的含义而言,伏羌虽有历史却有不积极的基因,如果当年若没从伏羌县改为甘谷县,那么以后的某个时间点也可能会对伏羌县进行改名,对此你怎么看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0
鹄书说历史

鹄书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