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谭世瑛不满两儿子遭枪决,向毛主席诉苦,毛主席:合法合规

烛下青史 2023-04-03 20:30:11

1955年夏季的一天,在北京中南海办公的毛主席正兴致勃勃的接待一位客人的到访,他就是主席的同学谭世瑛。

谭世瑛是主席上小学时最好的朋友,其父谭咏春还是其老师,对主席更是有恩情,谭世瑛此次来见主席除了叙旧外,还是来告状的,因为他的两个儿子不久前以“反革命”的罪行被当地政府枪毙了。

当时谭世瑛眼疾发作几欲失明,主席忙安排他去医院接受治疗,并调查其二子被处决的事情。

主席与谭家的交情

1910年,毛主席和他的表哥文运昌被其母文七妹带着前往离家百里的湘乡县求学,那年主席刚满17岁。

主席在家乡,上的是传统私塾,而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中西包容,更侧重现代教育,可是这所高等小学是由本地乡绅投资兴建的,一般不招外地学生,因此当时就吃了个闭门羹。

主席不服与门卫理论,因声音太大,吸引了校内人员的注意,其中就有堂主李元甫和老师谭咏春,他们在考察了主席的才学后,准备破格录取其入学。

这就引起了当地士绅的不满,学校是他们出钱捐的,为的是服务乡里,哪能让外乡人占了便宜,最终李元甫以辞职威胁,谭咏春又据理力争,最终主席表兄弟二人才被允许入校。

入校后,主席因为是外乡人被当地同学排挤,谁也不肯和他一个宿舍,谭咏春特让自己的儿子谭世瑛和主席住在一起,并嘱咐其一定要照顾好主席的生活。

那时候天气正冷,谭世瑛将两床被子并在一起,他和主席在同一个被窝睡觉,并且每到节假日,谭咏春就邀请主席到他家里做客,并由其妻子炒些饭菜招待主席。

平时谭咏春也对主席多加关照,并支持主席阅读进步书刊,并把主席写的文章挂到学校的公示栏中。

一个学期后,谭咏春认为主席应该接受更好的教育,就和李元甫一起写了封推荐信,为主席争取到公读生的名额,免去了学费,将主席推荐到长沙中学读书。

主席后来曾说没有恩师谭咏春,他的求学之路就不会这么顺利。

谭世瑛向毛主席诉苦

自从去了长沙求学后,在其后的几十年间,毛主席和谭世瑛没有再联系过,直到新中国成立,毛主席才收到这位老同学的来信。

这次来信,谭世瑛除了和主席叙旧以外,还看到了这位老同学写给自己的诗,主席自然是非常高兴,可谭世瑛写这封信却另有目的,他原来是国民政府的官员,因此在湖南解放后,自己没有被安排工作,想以这种方式让主席对其多加关照。

自从谭世瑛和毛主席通信后,身边的街坊四邻和亲朋好友都蜂拥而至,希望通过他的关系,捞些好处,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当谭世瑛将这个意思通过信件的方式透露给主席时,立刻遭到了主席的严词拒绝,表示一切听政府安排,要公事公办。

谭世瑛了解主席的性子,也没有什么不满,但是主席也没有看到好友的困境而不管,多次拿出自己的稿费,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其渡过难关。

直到1954年谭世瑛的两个儿子因帮助国民党而被枪决,其本人也被拘押了一年,出狱后,谭世瑛无法加入农会,生活举步维艰,这才四处求人。

他先去长沙准备找自己的堂弟开国大将谭政将军,可谭将军正好公干,无奈之下,只能只身前往北京去见毛主席。

主席见到这个旧日好友非常高兴,当谭世瑛向主席提出要为自己两个儿子主持公道时,主席并没有当场答应,而是先派人将谭世瑛送去医院治疗眼睛。

其后,通过主席的调查,得知谭世瑛有4子,长子曾在国军中担任军官,曾大肆迫害进步人士而不思悔改,三子包庇兄长对抗政府,因而被枪毙,而谭世瑛为此大闹政府部门,扰乱秩序,被管制一年。

主席认为组织上在处理谭氏父子上合法合规,并亲笔写信告知谭世瑛,但是主席对谭世瑛还是多加照顾,不仅治好了他的眼疾,还特批他进了农会,对其足以仁至义尽,而谭世瑛自知这是最好的结果,于是就在病愈后坐车回乡了。

7 阅读:1029
烛下青史

烛下青史

用心创作,专注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