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昭公第二十二年,孔子三十岁了。齐景公来到鲁国,齐景公就问孔子:“秦国称霸的原因。”孔子说:“秦国小,志向大,施政合理。秦穆公任用百里奚治理国家,称霸也是应该的。”齐景公听了后,很赞同。五年后,鲁国三桓强盛起来,他们攻打鲁昭公,鲁昭公被打败,逃到齐国。
不久,孔子也来到齐国,为高昭子做事,想借高昭子的关系接近齐景公。齐景公问孔子如何为政,孔子认为君臣父子要各守本分,齐景公觉得孔子说得对。不久,齐景公又问孔子为政之道,孔子认为,管理国家要节约开支,不能浪费。齐景公听了后很高兴,要把尼溪之地赏赐给孔子。
晏婴说:“这种人,能说会道,法是约束不了的,他们高傲,不能任用。”齐景公也觉得晏婴说得有理。之后,齐景公就不问孔子治国的事了。然后对孔子说:“我老了,不能任用你了。”孔子就离开了齐国,回到了鲁国。鲁定公时期,鲁国出现了,大臣专权,不守礼仪,超越职权的现象,孔子就不愿为官了,就在家中研究整理《诗》,《书》,《礼》,《乐》,因此他的学生越来越多,都虚心向孔子求教。
鲁定公九年,孔子想去费城应召,但被子路阻止了。接着,鲁定公就任命孔子为中都长官,一年后,各地都用孔子的治理办法,孔子便提升为司空,不久又提升为大司寇。
(ps:孔子提升为大司寇后,孔子又做了哪些事,请看下篇文章)
文字:肖邦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链接:
孔子是如何成为人师的
百里奚向秦穆公推荐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