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究竟是不是夏朝的“老家”?争议很大——时间对不上、证据拼不齐、名字还可能叫错了。
咱们国家考古圈里有个“夏商周断代工程”,花了20多年,总算在2022年出了个报告,说河南偃师的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都城斟鄩。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还搬出来《逸周书》《国语》、甲骨卜辞等古籍背书,硬是把二里头文化和传说中的夏朝扯到了一起。
不过呢,这里时间差了300多年,出土的文字也没影儿,连“夏”这个名字都可能是后人瞎编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时间对不上,夏朝“住”得太早,二里头“上班”太晚
咱们先说时间。
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报告,夏朝开年是公元前2070年,而二里头遗址的“期文化”最早只能追溯到公元前1750年。
这中间差了整整320年!相当于你说《三国演义》是写在唐朝的,这不是强行拉郎配吗?而且,传说中的夏朝大禹、启、太康这些早期领导人,压根儿没赶上二里头的“开张时间”。
所以,要么传说里的夏朝开得太早,要么二里头根本不是夏朝的“老家”,总之二者之间有点“代沟”。
2. 古籍记载自相矛盾,晋南和豫西打起了“夏都争夺战”
搞笑的是,古人自己对夏朝的“户口本”也没整明白。
河南的二里头被说成是斟鄩,《逸周书》《国语》都提到了夏朝和伊洛河的关系,但问题是,《尚书》和《左传》却说夏墟在山西晋南一带,甚至明确记载“桀都于安邑”。
这就像一个人同时有两个身份证,一个说他住河南,一个说他老家山西,您说这事儿闹心不闹心?更奇怪的是,考古学家还真在晋南发现了不少“夏文化”的遗址,比如陶寺遗址,但这些地方的规模和影响力却比不上二里头。
这就好比一个村里有两户人家都说自己是皇亲国戚,但家底儿差别太大,咋整?
3. “夏”这个名字可能是误会,夏朝人压根儿没这么叫过自己
现在最大的尴尬是,“夏”这个名字可能不是夏朝人自封的,而是周人硬给他们安的。
商朝的甲骨文里根本没提到“夏”这个政权,提到的“夏”字,意思多半是“夏天”或者“太阳晒得厉害”。
周人倒是经常说“夏”,但他们的语境里,“夏”基本就是“西”的意思。
比如“西邑夏”,这地儿在商朝西边,但和夏朝没啥关系。
更绝的是,战国时期出土的青铜器上,“夏”字带“日”、“西”、“虫”这些偏旁,可能是“西边爱画龙的部落”的意思。
换句话说,“夏”可能是后人为了方便,把周人嘴里的“西边的国家”直接套到了传说中的大禹头上。
要是这样,夏朝名字可能叫“禹朝”或者干脆没名字,就像随国的曾侯乙,搞半天自己国家叫“曾”,不是“随”。
二里头是不是夏朝的“都城”?目前证据真不够扎实。
时间对不上,地儿没定准,名字还可能是误会。
可能所谓的“夏朝”,只是周人对之前一个西边政权的笼统称呼,而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至于二里头遗址,它确实是商朝之前的一个大政治中心,但跟夏朝的关系,还需要更硬的证据来证明。
有点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