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打制裁牌:围堵中国,怎能少了生物医药?

财才单挑 2024-03-13 07:19:27

冷知识:在如何从世界老二的位置掀翻老大的问题上,美国是专业过来人。

今天上班的时候,有同事说生物医药概念股出现了较大波动,于是中午查了下相关新闻,发现了这样一则报道:

消息面上,美国参议院计划在3月6日举行听证会,讨论关于禁止美国联邦政府机构与华大集团、药明康德及中国其他生物技术公司签约的提案,该听证会是这一提案最终成为法律过程中的一个程序。

看到这,倒有几分“不出所料”的感觉。

其实从上一届特朗普任期为节点,来自于美国的压力就已经传导到了每个中国人身上。

典型的如围绕华为的种种制裁,对大疆的限制,以及最近这段时间限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报道,等等。

如果是不熟悉历史的人,总会下意识产生幻想,觉得只要我们能做到美方满意,不要给人留把柄(这就是知乎一些奇怪群体的观点),那么对方就会放过我们,继续和和气气做生意。毕竟在长期的舆论引导中,我们都学到了什么契约精神、公平正义等概念。

醒醒吧,你的对手是美国。

开头的那条冷知识,对于熟悉世界近代史的人应该都不会陌生。

曾几何时,面对大英帝国的日不落势力,即便北美殖民地打赢了独立战争,却也依然举步维艰,承受着来自于大英全球范围的封锁。

想要先进技术?不给。想要优质原材料?禁运。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照样存在着很多的“精英”,恨不得找机会再举起王旗,让北美重归大英正统。

那会儿,美国的处境可不比现在的我们好到哪儿去,为此一边忍辱负重,一边采取各种手段获得先进技术,内部也在努力攻克各种技术卡脖子问题。

所以才要说,在独立之后的百余年里,美国是真正感受到被世界第一强国限制的痛苦,也是真正能体会“当世界警察该采取哪些手段”的亲历者。

因此,随着昔日挑战者成为霸主,美国非常清楚如果面对新来者的挑战,自己应该做什么:

不计一切代价——全面封锁。

而打压的理由,清一色的就是“国家安全”。

这阵子我在知乎上写了很多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崛起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坚持一个观点:当中国产业揭开了整个行业真实的成本,那么对当前很多发达国家就是噩梦。

因为它们长期就是靠着我们造不出来、我们被卡脖子,才无上限地设定利润,从而我们苦哈哈,他们美滋滋。

可随着国产车的崛起,这种割韭菜形式的玩法就做不下去了,等同于反馈到所在国家,就是很多人原本躺平过日子的生活会被打乱。

各种企业也会因此少赚很多钱,甚至于倒闭。

这在美国眼中,当然是“危害安全”。

因此在看到了华为、大疆以及比亚迪所面临的遭遇后,再觉得能够跟美国“讲道理”,甚至反思我们的不足——

这些人,非蠢既坏。

而长期以来,生物医药本就是美国的拳头产业,每年不知要获取多少令人瞠目结舌的利润。

是的,我们可以说有些药品价格昂贵,跟研发周期成本有关,便宜的话大家就不突破了。

但如果随着国内相关产业崛起,我们发现其实这块儿的成本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高,我们完全可以用十分之一甚至于更少的价格,去获取依然可观的利润……

随着疫情影响的逐步减弱和消退,2022年美国医药市场整体规模(以发票金额计)再创新高,稳步提升至6300亿美元,蓬勃发展的生物药品在整体销售额中的占比达到了48%,预计将在2027年达到4000亿美元的规模,份额占比超过一半。

你说美国的生物医药巨头们,还能睁只眼闭只眼?

所以,这一次利用生物安全的理由搞听证会(相信我,百分百会落地),对包括华大集团、药明康德等企业释放强力制裁的信号,就是理所当然的结果。

但换句话说,我们都调侃“能上美国制裁名单的,都是硬通货”。这次,美国又在成功帮助国人挑选出了真材实料的企业,并且“权威认证”它们真的能够对霸权国家的拳头产业构成直接冲击。

那么,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最新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

说到底,国家也已经是明牌了,不管你美国再用什么理由泼脏水,生物医药领域发展就要大刀阔斧推进下去!

而且华为、大疆等案例也清晰表明,只要有国家坚定支持,企业继续突破,市场始终信任……

那么,当下的种种制裁封锁,不过就是化蛹成蝶的阵痛。

但愿,我们能够看到生物医药行业以及从业机构、人员更快地看到“轻舟已过万重山”。

至于这一过程中的某些杂音、质疑、嘲讽——我们不妨用当年美国挑战者们的口吻回应:

让它们见鬼去吧!

(转自:三叔侃侃)

0 阅读:0

财才单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