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世祖忽必烈对儒士总体而言是比较尊重和信任的,尤其是在他以非太子身份继位之前的那段时间,以及继位之后的中前期。
清人毕沅的《续资治通鉴•元纪》中,有这样一段记载:至元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九月,士人举凡是被忽必烈召来的,全都会提供食宿,而且从饮食到宴会用具再到出行所需的车辆礼服的标准之高,都让应召者大喜过望。即便是那些不能符合元世祖的心意的人,也会对他们有所赏赐而后打发他们离开。有在宣徽院(负责郊祀、朝会、宴飨供帐之仪的机构)任职的官员,想暗中败坏这事儿,故意把提供给这些士人的东西摆放在内廷,希望皇帝能够看到。结果忽必烈还真在路过之时看到了。
在宣徽院担任官职的那官员乘机上前告诉忽必烈说:“这是一位士人一天的供给。”忽必烈大怒,斥责道:“你想让我看到这些并减量供应吗?即便是拿十倍的东西来招待士人,还担心他们不来呢,何况说你想降低接待标准!如此这般,哪个人肯来?”
这段故事中那位在宣徽院任职的官员,其动机未必一定有多大的问题,仅仅乎他对忽必烈求贤若渴的心理了解得不够而已!因为对于士人来说,能够为明主所用,无疑是一大幸福。而从明主的角度来说,想要吸引更多的人才汇聚到自己的身边,需要拿出足够的诚意,而适当提高接待这些士人的标准,就是忽必烈表达自己的诚意的一种方式,并且也是他所能做的。可显而易见的是,那位宣徽院的官员只看到了招待士人的标准很高,却没有想到忽必烈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一旦具有真才实学的士人能够为朝廷所用,可能创造的价值。
这里所说的士人,指的是读书人;那个时代的读书人,主要读的是儒家的书,接受的是儒家的教育和思想,所以,我们大概是可以把他们称作儒士的。对于这些人的价值,忽必烈很早就有认识:他在“潜邸时期”,就曾大量任用了张耕、刘肃、杨惟中、高挺等儒士;而他十分看重的另一儒士廉希宪,虽然跟前者有一定的区别——非汉族儒士,而是畏兀儿(维吾尔)人,但他却是当之无愧的元初第一儒学名臣,儒学的功底非常了得,并给了忽必烈政治上极大的帮助,是忽必烈最为重要的智囊之一。
忽必烈在登基做了皇帝之后,对于儒士的重视一如既往,在他的身边,集中了以刘秉忠、许衡为代表的一批汉族儒士精英,而大儒窦默、元好问等也都相继为其所用。我们完全可以说,正是因为这些汉族儒士的建议与积极参与,忽必烈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方才让蒙古民族实现了从“马上”到“马下”的华丽转身。不仅如此,忽必烈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有相当影响的、少数民族出身的皇帝,毫无疑问的是,在如何看待和使用儒士的问题上,他有着非同寻常的眼光和魄力,是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当年他对宣徽院的那位官员“汝欲使朕见而损之乎?”的反问,可谓振聋发聩,很见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