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为什么要改革?国库空盈,百姓民不聊生!

包包说旅 2025-01-21 02:54:43

问大家一个问题,你心中的张居正是一个什么形象?

有人说他舍身谋国,一手开创了万历中兴,也有人说他贪污腐败,任人唯亲。

如果要谈论张居正,就不得不提他在神宗朝大力推行的张居正改革。

张居正的这次改革,所涉及的范围之广,改革的力度之大,直接将明朝推上了万历中兴,国库存银六百多万两,储存粮食一千三百多万石,足够整个庞大的王朝使用十年。

但他也因为改革太彻底,动了统治阶级的蛋糕,此后惨遭清算。

张居正刚接手的明朝是一个百废待兴的烂摊子,每个省或多或少都有赋税拖欠,各地也因为百姓已经穷苦到根本活不下去。

导致了这样的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日渐骄奢淫逸的宗室和官员

明朝的皇室贵族生活奢侈的风俗由来已久,在度过了创业初期艰难困苦不得不勒紧裤腰带生活的朴素阶段之后,飘飘然过起了纸醉金迷的生活。

除了还姓朱之外,身上哪还有半分当年乞丐出身的太祖皇帝的影子?特别是到了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商品经济进一步兴盛,奢侈繁复的刺绣陶器等用品层出不穷。

以隆庆帝的一顿早饭为例。

吃饭的地点是讲究的。数九寒冬的腊月天里,百官上朝时穿得厚厚的都冷得直跺脚,但乾清宫里一直烧着地龙取暖。

吃饭的碟子是有讲究的。声要清脆,敲击时整个盘子都在颤抖;色要素白,通体几乎透明;形要纤薄,好比包裹鸡蛋的薄薄一层膜,这就是景德镇的上上精品二十四只尺八月色素盘。

光是这一套碟子,就要六万两白银。

什么概念?

宁夏一年一个省的赋税收入不过是两万多两银子,贵州一年一个省的赋税收入三万多两银子。

光是一套摆起来看的碟子就要花掉整整两个省一年的赋税。

最后是早饭的规制。

一个早饭就要琳琅满目摆了几十种菜品,刚出锅的二米粥趁热加了蜜枣枸杞,随时准备着的清凉牛乳,等等等等。

过度纵欲

若光是骄奢也还罢了,对国家的危害还小一点。

但要命的是还沾染了骄奢淫逸的这个淫字。

合理的生理需求自然无可厚非,但是隆庆皇帝无疑做得太过分了,在史书上他也是因为好色而出名的帝王。

在皇帝居住的乾清宫里面,饮食用度所需要的碗碟器皿,无一不精巧地画上了春宫图,气得皇帝老师高拱差点摔了碗碟。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上面的红男绿女,都是纤毫毕现。

因为过度纵欲,隆庆帝的健康被早早损坏,三十五岁便撒手人寰。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作上行下效。

通俗来说就是上面的人做了些什么,下面的人也会跟着干。

这个词呢,是一个中性词,因为上面的人干的事情是好事,下面的会效仿;上面的人干的是坏事,下面的人也会一股脑地模仿。

这个词要是放到张居正改革的背景情况来看,那绝对是一个贬义词。

作为万民之首的皇帝,大家也都看到了,又奢侈,又好色,那么下面的人,便也解放天性。

皇上身边有点权力的太监们可了不得,即使是堂堂的南京工部主事也会花大价钱包下妓院去讨好一个太监。

光是被派遣到杭州负责督造给皇帝做龙袍的太监,打着皇帝的旗号金山银山也花下去了。

在这样上下一条藤的骄奢淫逸之中,国库怎么会不空虚?百姓又怎么会不被压榨?

那么大的一个王朝,连四十万两白银都拿不出来,之前却硬生生拨了六十多万两白银,为后宫的妃子置办首饰头面。

这便是张居正改革之前财政面临的窘迫情况。

钱去哪里了

这也不奇怪,为什么对于广西的剿匪,整整剿了三年,把原本一万的土匪剿成了十万。

若是百姓真的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即使不是丰衣足食,大富大贵,也至少是可以填饱自己的肚子,谁又愿意铤而走险落草为寇呢?

这便是张居正改革之前,大明王朝的财政所面临的一塌糊涂的情况,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哪里都没钱。

上面的国库没有钱,连四十万两白银都拿不出来,下面的百姓更没有钱,都被逼到去落草为寇打家劫舍。

那么钱去了哪里呢?

钱去了那些贪官污吏以及皇室贵族的口袋中,成为他们骄奢淫逸花天酒地的资本。

0 阅读:4
包包说旅

包包说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