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义民兵:用一场三千人的玉石同焚,为南宋谱下一曲汉水绝唱!

凌峰公子讲历史 2023-02-14 14:44:07

公元1271年冬,随着蒙古大汗忽必烈效仿汉制,建立大元王朝,已经被蒙军围困四年的襄阳,迎来最后的风雨黄昏。

第二年开春,在忽必烈的命令下,蒙将阿里海牙又带着三万蒙古铁骑赶到襄阳城下,襄阳已经到了飞鸟路绝的地步。

然而,就在襄阳城风雨飘摇之时,身处襄阳外围的百姓们,开始自发的组织起民兵,对围困襄阳的蒙军进行袭扰。

在这些队伍中,犹以张顺,张贵兄弟二人领导的忠义民兵最为出名。

这批忠义民兵有三千多人,其中张顺比较矮,被人唤作“矮张”,而张贵则被人称为“竹园张”。

1、收编忠义军

由于忠义民兵人多势众又表现突出,他们的名号很快传到南宋京湖安抚使李庭芝的耳中。

作为全权负责救援襄阳的最高军事长官,李庭芝有意收编这批忠义民兵。

听闻这批忠义民兵长期活跃于房州(湖北房县)的大山深处,为了说服他们接受朝廷的统一指挥,李庭芝先是派人前去联络,而后又在公元1272年三月,亲自来到忠义民兵的驻军之处视察。

经过简单会谈,这批忠义民兵被南宋政府收编。张氏兄弟也被李庭芝正式任命为都统,节制本部的忠义民兵。

收编了这批忠义民兵,李庭芝先是对其在筑寨、练兵、造船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的指导。在从房州返回郢州(湖北荆门)治所之后,李庭芝又派人源源不断的将轻舟,战船,弓弩,火炮等等作战物资经陆路运往张氏兄弟所在的民兵营寨,为接下来救援襄阳做准备。

在经过两个多月准备之后,获得官方装备的这批忠义民兵,早已脱胎换骨。

这时的忠义民兵装备精良,士气高昂,时刻准备着去救援襄阳。

2、救援襄阳

公元1272年五月底,随着奔腾的汉江之水顺流而下,身处汉江上游的忠义民兵迎来了救援襄阳的机会。

在李庭芝的命令下,张顺,张贵兄弟二人带着忠义民兵去给襄阳军民送生活物资。

在出发的前夜,三千忠义民兵高举着手中的火把,将大山深处的夜空映照的如同白昼一般,悬挂在营寨中间的“忠义”大旗,在火光的映照下,一如既往的显眼。

考虑到此次任务的凶险,在出发之前,张顺坦诚言道:“此行有死而已,汝辈或非本心,宜当离去,勿害了吾等救援襄阳大事!”

出征之前,把话说透也好,三千民兵,也是三千颗不尽相同的心,在这捐躯赴国难之际,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视死忽如归。然而,张顺在说完这句话之后良久,现场出奇的安静。

三千多人的集体沉默,不是他们昧于担责,而是他们已经做好了从容赴死的准备。

张贵见状,随即下令出发。

随着出征命令的下达,三千民兵走上了救援襄阳的道路。

两天之后,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三千忠义民兵来到樊城东北青泥河流经的团山脚下。

经过两天的昼伏夜出,救援襄阳要用的数百艘战船,已经被他们秘密的拖拽到这里。而就在这个夜晚,他们将利用这些预备好的船只,沿着青泥河南下汉江,去挑战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二更天到来之后,青泥河面亮起了一盏红灯,众将士都知道,这是出征的信号。

随着红灯战船的出发,河面上的诸多船只从港口内鱼贯而出。红灯战船之上的主将,正是人称“竹园张”的张贵。

而当大部分战船都游离港口之后,另一名主将张顺才开始登船出发。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张氏兄弟的分工很明确,张贵负责开路,张顺负责殿后。

在出发的前一刻,兄弟二人相约共同保重自己。

夏水暴涨的青泥河之上,南宋的忠义水师,三舟并行,士兵林立。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三船之中,只有中间的船吃水最深。

因为中间的船上满载着士兵和物资。而左右两舟,则是空舟而行,而且都没有船底。只是在深夜之中,忠义水师的战船异常,一切都不为外人所知。

自蒙军围困襄阳以来,青泥河进入汉江的入口早已被蒙军铁索连江,其舟船水师,遮蔽江面,即使在深夜之中,蒙军仍然有着十二分的戒备。

张贵兄弟二人若是想进援襄阳而去,非经历一场血战不可。

三更天之后,张贵兄弟二人带着舟师来到青泥河进入汉江的入口处,而在江口巡游的蒙军舟船,很快就发现了他们。

3、大败蒙军

狭路相逢勇者胜,作为前锋的张贵意识到,决战的时刻已经到来了。在他的引领之下,忠义民兵数百艘战船朝着蒙军那连江的铁索冲撞而去。

由于两个多月以来,忠义民兵从李庭芝那里装备了大量的强弓劲弩和精良的火器。此时他们的装备,是丝毫不弱于蒙军水师的。在还未和蒙军水师进行近距离接战之时,他们就凭借着手中的强弓劲弩和火炮与蒙军进行对射。

一时间,汉江入口,炮火连天,箭矢如雨,偶有人伴着惨烈的嚎叫声落入汉水之中。

在张贵等人的奋力冲杀之下,忠义水师的战船很快冲杀到蒙军的阵前。这时的张贵等人,以利斧斩断铁索,带领着舟师冲入了蒙军的水师战阵。

在近距离接战之下,蒙军在武器和战船都占不到任何优势。此时的蒙军打算倚仗人多的优势,相继跳入忠义军的战船之上,进行近身的肉搏。

只是这一跳,蒙军中的大部分人相继跳上了忠义水师那没有船底的战船,也就相当于直接跳进了冰冷的汉江。

黑夜之中,前赴后继的蒙军水师,不明就里的落入到张贵兄弟二人的计谋之中,稀里糊涂的葬身鱼腹。

而张氏兄弟瞅准时机,带着忠义水师对蒙军进行了一番冲撞和射杀,蒙军水师的船阵由此出现了混乱。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张贵很好的把握住眼前的机会,带领着数百艘战船从蒙军水师的缝隙之处进入到汉水之上。而前来阻击的蒙军,由于不了解忠义水师的战术,要么是再次跳入忠义军的空底战船落入汉水,要么是被忠义军的强弓劲弩和火炮射杀。

一时间,整个汉水之上的蒙军水师遭遇大乱。

忠义军再趁此机会,一路向襄阳城下冲杀而去。

4、张顺阵亡

由于忠义民兵舍生忘死的战斗,在黎明时分,襄阳守将吕文焕在一片迷雾之中,看到了一面飘荡着“忠义”旗帜的水师船队。

在战船逼近的那一刻,吕文焕的全身上下被一种无以言表的激动所包裹,亲自将为首的张贵迎接上岸。

然而,就在吕文焕和张贵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负责殿后的张顺的战斗却并没有结束。

张贵的前军虽然进入了襄阳城,但是负责殿后的统领张顺,却被蒙军的水师却死死咬住。无奈之下,张顺只能带领着部分舟船,回身邀击蒙军水师,与其在汉水上展开缠斗。

直到时间步入清晨,张顺眼看着大批的忠义水师已经渐渐远离了自己的视线,这才下令所属的船队调转船头,不再与蒙军缠斗,往襄阳城下的方向加速前进。

然而,船只仅仅前行了数米之遥,却忽逢江面大风骤起,张顺的船不受控制的往北岸漂去。

而北岸,正是蒙军水师的大营。

而随张顺一同阻敌的战船,此刻也遭遇着同样的情况。在蒙军的围攻之下,他们射光了战船之上的所有箭矢,发射了战船之上的全部火器,当战船被大风从江心吹响北岸之时,他们已经弹尽箭绝。等待着他们的,只能是被俘的命运。

但张顺并不打算接受命运的安排。

作为一个以忠义标榜自身的人,他绝不接受被俘的命运。况且,他的兄弟张贵已经冲进了襄阳城内,如若他就此做了一名俘虏,岂不是要让他的兄弟难堪。

张顺果断而绝决的拿起了手中的短刀,操纵着自己的船只,向汉水北岸的蒙军发起了自杀式的冲锋。

一阵厮杀之后,江面恢复了平静。

战船之上,张顺依旧傲立在船头之上,怒发冲冠,傲视蒙军。只不过此时他那伟岸的躯体之上,已经身中四枪六箭。

在残存的意识还没有消亡之际,张顺缓缓的倒在了汉江之中。此时,初升的太阳,照亮了夏日的汉水。张顺的躯体被江水吞噬,整个汉水之上,一片血红。

天亮之后的张贵,开始在襄阳城内清点自己的兵马,却始终无处寻觅自己的兄弟张顺。事情到了这里,张贵的心里很清楚,他的兄弟,恐怕已经凶多吉少了。

两日之后,在襄阳通往樊城的汉江浮桥之下,宋军水师从江面打捞起一具栩栩如生的躯体。

只见此躯体身披甲胄,手执弓刀,身中数创,怒目而睁,犹如战神一般。打捞的宋军将士不禁为之英雄之气而肃然起敬,并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守将吕文焕等人。

当张贵和吕文焕一同前来辨认之际,张贵发现此人正是自己的兄弟张顺。

张顺死后,襄阳百姓感其忠义,守城将士敬其忠勇。自发将其依江而葬,立庙祭拜,终日香火不断。

5、张贵就义

而对于张顺的战死,作为兄弟的张贵并没有太多的伤感。自从拿起武器守土御敌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已经随时准备着接受这种命运的发生。

现在张贵,只需擦干眼泪,沿着兄弟未走完的路继续前行。

有了张贵带来的物资,襄阳军民的生活大为改善。然而,吕文焕和张贵都知道,粮食和物资都有吃完用尽的那一天,如此下去,终非长久之计。而唯一的自救之法,便是邀约襄阳外围的宋军,对围攻襄阳的蒙军进行东西夹击。

休整月余之后,张贵决定再次动身,将忠义民兵主动出击的优良传统继续保持下去。

而后,张贵在襄阳城内招募了两名善于泅水的奇人异士。

在张贵的委托下,这二人手执张贵的蜡书,往东南郢州方向泅水而去。李庭芝获悉张贵等人的计划,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郢州都统范文虎。

范文虎与张贵相约七月初七,在襄阳下游的龙尾洲共击蒙军。

襄阳城内的张贵久处山野,不知范文虎其人,对约定出兵的日期深信不疑。但作为襄阳守将的吕文焕却深知范文虎其人,极力劝说张贵留下共守襄阳就好,这范文虎靠不住。

因为襄阳被困四年,郢州都统范文虎手握十多万兵马,却屡战屡败,一次也没将物资送进过襄阳城。

不仅如此,在救援襄阳期间,范文虎还经常与李庭芝意见不和,导致多次救援失利。

考虑到种种原因,吕文焕劝张贵不要轻信范文虎。

只是,率性耿直的张贵婉拒了吕文焕的好意,执意要赴范文虎之约。城内的吕文焕无奈,也就由他去了。

公元1272年的七月黄昏,匆匆流过的汉水并没有带走夏日的高温。即便到了日暮时分,整个江畔还是一片燥热。也就在这时,张贵告别了吕文焕,又一次再出发。

然而,在临出发之前,张贵发现一名士兵开了小差。而开小差的这名士兵,又偏偏这两日因违反军纪被军法从事过。

警觉性告诉张贵,之前拟定的军事计划,可能已经被泄露出去。

只是这张贵也是艺高人胆大的主,他认为蒙军在短时间内并不能制定出什么有效的军事部署,仍旧带着他的一腔热血上路了。

为了冲破蒙军的江面封锁,张贵仍旧和来时一样,在夜间采用“无底战船”的战法,斩断连江铁索,以火炮攻击蒙军江上舟师,顺汉江东下。

夜间遭遇军情的蒙军舟师,又一次吃了张贵“无底战船”的大亏,蒙军溺水者不可胜数。仅仅在前半夜,张贵就已经冲破蒙军数道封锁线。

但是当张贵他们按照和范文虎的约定,南下到襄阳外围之时,却没有看到范文虎派来接应的舟师在哪里。

尽管如此,张贵仍旧在士兵大量战斗减员的情况下,拼命向与范文虎约定的龙尾洲靠近。

张贵和他的士兵们,抱着必胜的信念穿行在江面。不久之后,他们已经能在朦胧之间,看到龙尾洲上的灯火。

但是张贵想不通,江面的厮杀之声如此惨烈,龙尾洲上的范文虎为何不前来支援。

殊不知,此时的范文虎和他的士兵们,根本就不在龙尾洲上。

此刻灯火通明的龙尾洲上真正的驻守者,是潜伏在黑夜中,正等待着张贵和他的忠义军落入圈套的蒙古军。

要说这范文虎没来,也确实冤枉了他。

在张贵出发的两天前,范文虎就到了龙尾洲。

但是当范文虎在汉水之上获悉蒙军的兵马调动之后,便已早早的退守到三十里外的汉水下游,并且没有派人通知张贵。

可怜的张贵因为不知道情况,仍旧还在等着范文虎的接应,但等来的却是蒙军。

当张贵的水师离龙尾洲越来越近之时,埋伏在暗处的蒙军水师突然高举火炬,将整个江面照亮。这时的张贵才发现,眼前出现的是蒙军水师。

一番血战之后,精疲力竭的张贵身受重伤,在欲投江自杀之际,张贵被蒙军生俘。

公元1272年七月初八清晨,奄奄一息的张贵被带到蒙古大将阿术和刘整面前。

二人惜才,力劝张贵降蒙。此时的张贵虽然身受重伤,但意识尚算清醒,对阿术等人破口大骂,随后英勇就义。

张贵死后,蒙将刘整命四名身着南宋降卒,抬着张贵的尸体前往襄阳城下。

走到城下,四名南宋降卒向城内喊道:“我等奉蒙古汉军都元帅刘整之命,特向吕大帅献故人遗体一具。尔等可识得此人?此乃矮张——张贵是也!”

襄阳城头的守城军士,听闻张贵阵亡,这才在城楼之上远距离细看。

由于张贵此前在襄阳休整一个多月,守城军士经过仔细辨认,确定城下四个南宋降卒所抬的是张贵。于是守城将士不敢怠慢,当即派人去帅府向吕文焕禀报。

这是张贵离去之后,吕文焕第一次获知张贵的消息。没想到,首次获得消息,竟是这样一个噩耗。

得此噩耗的同时,吕文焕也看明白了蒙将刘整此举的险恶用心。

蒙将刘整是想利用张贵的死,来瓦解襄阳军民的斗志。

既然看明白了这一点,吕文焕觉得自己就更不能让刘整的奸计得逞。于是,在襄阳城内吕文焕,决定要以一场隆重的仪式,迎接英雄的归来。

在吕文焕的安排之下,襄阳的城门缓缓开启,襄阳的军民接过降卒手中的担架,将阵亡的张贵抬回城内。而那四名充当蒙军使者的南宋降卒,被宋军斩首示众。

张贵的遗体进城之后,获知消息的襄阳军民开始自发的前来缅怀这位逝去的英雄。

怀着对英雄无比崇高的敬意,他们虔诚的擦拭着张贵那身受重创的遗体,细心的将其入殓。

再之后,襄阳军民将张贵与先前阵亡的兄弟张顺合葬于汉水之畔,立双庙祭祀,让他们在死后也能凝望着曾经战斗过的滔滔汉水。

随着张贵的就义,半年前活跃于房州的那批忠义民兵全军覆没。

然而,他们虽然失败了,但是却并不丢人。

他们是南宋风雨飘摇中抗击风浪的的勇者,尽管他们没有挽狂澜于既倒,但他们以集体殉国的悲壮方式,为南宋在襄阳的战事,谱下了一曲汉水绝唱。

0 阅读:24

凌峰公子讲历史

简介:有太多话不便明说,所以才有了许多动人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