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中旬,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吃饭,结账时发现自己的饭卡被冻结了。我们当时有点懵,但也没多想,觉得可能是银行系统故障或者其他什么问题。
然而,当我们回到宿舍后,发现有一位男生不断给我的微信发消息,询问饭卡的事,言语间颇有些急切。原来这位男生担心自己的饭卡也被冻结了,但又不好意思直接问我,只能寻求我的帮助。
我这才明白,原来他认为我冻结了他的饭卡。我赶紧给他解释,表明这完全是误解,自己的饭卡也和他的一样出了问题。可他还是很不安,我们俩花了好一阵时间,试图在微信上讲清楚这个误解,但最后也没能消除他的疑虑。
最后,我决定给他打电话确认一下,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电话,但这让他心情放松了很多,我也因此松了一口气。
这件事情虽然很小,但却让我对“普信行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寝室的普信人总是这样,表面上和和气气,其实心里藏着很多猜忌和不信任。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我都会感到很无奈,但也只能慢慢适应。
有时候,我真的很希望大家都能坦诚相待,不要总是互相猜忌和怀疑。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和信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天都在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烦恼。
你以为做好事就能换来好心情吗?在这个人人自带光环的年代,连捡个饭卡都能演变成狗血剧情。
要说普信行为,必然绕不开去年某高校的一场饭卡风波。事件源于一位男生在校园里捡到一张饭卡,出于好心,想将饭卡归还给失主。
他通过饭卡信息添加了失主的微信。
本来这件事可以形成"失而复得+好人好事"的完美结局,但接下来的剧情却拐出了十八个弯。
这位男生连续四次申请通过好友,但在他还没来得及说明来意时,女生就来了句“烦不烦,我已经有男朋友了”。
这画风转变的太快了吧!男生一脸懵圈,他好言解释自己是来说饭卡的事,饭卡已经寄存在阿姨那里了。
你认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不,好戏才刚刚开始!
男生女朋友后来赶到,说男生因为吐槽女生而使女生感到委屈并且哭了起来,让男生道歉。
好家伙,这下更热闹了!不仅男友连发好几条信息质问,连女生的室友都来“伸张正义”了。男生被各路人马轮番轰炸,最后憋出一句:“不然你们拉个群一起上吧,一个个的太麻烦了”。
这种普信行为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是可笑。比如有司机因被指控“通过后视镜偷瞄乘客”;再比如有些人,只要被路人看了一眼,就认定对方暗恋自己。
在相亲节目中最离谱的要数那个"小美"了,她吹嘘自己的美貌,自夸比西施和貂蝉还美,并自信地认为小她五岁的男嘉宾配不上她,她的目标是"嫁入豪门"。
结果全场大笑,我也因此闹了个大红脸。
看到这里,不知道多少人也遇到过类似的奇葩经历?现在做个好人真的越来越难,我们不仅要提防被扣上各种帽子,还得面对那些荒诞的普信故事以及在婚恋市场上那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现象。
说到婚恋市场的奇葩故事,不得不提到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有位网友专门做了个社会实验,假扮相亲对象去探访,却意外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公园相亲图鉴"。
这位颜值颇高的小哥刚一踏进相亲角,就被一群大爷大妈给围住了。相亲市场上的红娘们都热心的很。
小哥坦诚地回答说:“我有车,但房子在外地。”
"哎呀,外地的房子不值钱的,买了也没用。"那位阿姨态度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当场就要走。
但等小哥补上一句"房子在北京",这位刚准备离去的阿姨立马刹车,满脸堆笑地说:"北京的房子也是可以考虑的。"
这前后态度的反差,真是让人笑得停不下来。
你以为故事就这么简单吗?精彩的部分还在后面!
这位阿姨开始介绍起自己的女儿,说人家是护士,月薪7000,有上海户口。听起来条件似乎一般,但是这位阿姨也提到男方必须年收入必须在70万以上,否则无法满足她女儿的要求。
阿姨理直气壮地回答:"房子是有的,不过是给我们老两口住的。"
这就嫌弃人家条件配不上?更有意思的是,其他阿姨们也跟着嫌弃起来,说以小哥的条件连她们手机里的"优质相亲群"都进不了。
在相亲角转了一圈后,网友还遇见了一位90后姑娘。虽然个人条件中等,但因为有上海户口这块“金字招牌”,她就直接明码标价:要求对方有房有车,还得长得帅。
那些老阿姨们倒是看得透彻,她们认为那些要求过高的人,多半找不到对象。但是,如果降低一些标准,特别是放宽经济条件的要求,反而更容易成功。
看来在这个相亲市场中,上海户口就是一块"敲门砖",有了它便能理直气壮地提高要求。
一位41岁高知女博士的"理想型清单",共700字。
在婚恋市场中存在的攀比现象,最近一个关于上海41岁女博士的征婚故事刷爆了全网。这位女博士的条件非常不错:毕业于国内顶级学府985,获得了博士后学历,家境优越,并且拥有一份高薪工作。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这不,一个人已经年过四十还单着呢。
你可能会疑惑:条件这么好,为啥竟然找不到对象呢?
让我们先回到她的过去。这位女博士年轻时谈过恋爱,大学时期就有男朋友。但随着她学历的提升,人生追求也在不断变化。
她的话的意思是"不愿意仅仅成为一个普通人,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
她那会的男朋友就想过安稳日子,觉得得过且过也挺好。但两个人的思维和认知差距越来越大,最后只能选择分开。
这段感情的结束,为她未来择偶标准的形成埋下了种子。
女博士毕业后,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忽略了自己的个人问题。当她到达四十多岁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大众眼中的"大龄单身女性"。
这让她的父母着急上火,开始在他们耳边不断地催促她去相亲。
被父母连环催促的女博士想出了一个“妙招”——网上征婚。说干就干,她认真地列出了11条择偶标准。
这份清单一出,直接把网友们看得一脸懵逼。
该标准如下:1. 需为上海本地人2. 本科或以上学历
3. 父母必须是上海本地人4. 无知青经历5. 父母月退休金不得低于一万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还算正常,毕竟门当户对。
接下来的要求可就离谱了:男方不仅要长得帅,皮肤白,牙齿好,鼻子挺,视力2.0,头发浓密,还不能有秃头病史。
要求身高180cm以上,年薪高达100万元,税后收入。
男方在上海三环内得有三套以上的三室房或别墅,房子要在2011年后建的。车子必须100万以上,年龄不能超过45岁,还得是1980-1982年之间出生的。
要做家务的。
说实话,这份清单看得人直呼:姐姐,你这是在征婚还是在许愿呢?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女博士的母亲在背后全力支持她,认为她的女儿的要求一点也不过分。她如是说道:"有魅力的女人,首先要有自己的性格"。
这份设定中完美男友的要求真的非常离谱。
网友们对这位女博士提出的11条择偶标准感到惊讶。有人进行了一笔计算:在上海三环内的三室房,一套都得700万起步。
就更别提年薪百万,还得长得帅、身高180+、视力2.0了。
说真的,即使真有符合这些条件的男性,为什么会选择一个41岁的女博士呢?要知道,在婚恋市场上,年龄和颜值都是很现实的筹码啊。
然而,女博士和她的妈妈对此似乎并不赞同。她们觉得这些要求非常合理。女博士的妈妈甚至特别支持女儿:“有魅力的女人,就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性格。
让我们用实际例子来分析一下。
985高校毕业的男生,女生家庭条件也很好,门当户对。
父母是上海本地人,并月入过万,这个要求可能过于严格了。
三环以内拥有三套房,且要求是2011年以后的新房,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对长相、身高、发量、视力的要求,简直就像在寻找整容医院的展示产品
真的还得会做家务?那符合要求的人会亲自做家务吗?
很多网友纷纷表示:“这哪里是征婚,简直是在寺庙里许愿嘛。”“我是人,可不是许愿池里的王八。”甚至还有人惋惜:“月老看了这份清单都得笑醒。
说实话,每个人都有追求完美的权利。
从上海相亲角41岁女博士的案例可以看出,这不仅仅是一个个案,而是整个婚恋市场的缩影。
直接来说,现在的相亲市场最终变成了价格标签的竞争,拥有上海户口的嫌弃非上海的,有钱的嫌弃没钱的,长得好看的嫌弃一般的。
人们纷纷喊着"宁缺毋滥",但这其实不是宁缺毋滥,而是在自我设限,设下了一堵逾越不过的高墙。
然而,一切事情都有两面性。那些看似过分的择偶条件,实际上反映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焦虑。房价高、工作压力大、社会竞争激烈等原因,都让他们感到难以成婚,或是无法抽出时间谈恋爱。
因此,许多人开始寻找那些"现成的"对象这种现象,正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
毫无疑问的是,这种攀比心理还在不断地持续发酵。你可能会在要求对方年收入达到50万时,我则需要超过100万的年收入;你可能会要求有一套房子,而我会提出要求有三套房子。
相亲市场犹如一场没有硝烟的军备竞赛,使人感到十分拥挤和紧张。
问题来了,这样的婚恋市场最终会走向何方?
预见到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阶层固化现象会越来越明显。那些抱有"通过婚姻实现阶层跃迁"想法的人,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失望。
毕竟,在人人都追求更好条件的环境下,能够匹配上的概率就会变小。
也许我们应该重新思考婚姻和恋爱的实质:那是一场灵魂的碰撞,而非一份现实的资产清单。在追求物质条件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学会理性看待现实,寻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
否则,人人都如同那位女博士一样,把愿望清单写得如同天书,最后只能在婚恋市场上孤独地做个"造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