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延迟退休政策的脚步也越来越近。在2021年国家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及: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目前十四五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半多,延迟退休的政策可能随时都有可能会出台。
而在延迟退休政策实施的同时,其中还有一点也非常让人关注,那就是最低缴费年限是否会变化。
近日,在人民论坛网发表的文章中,有专家提到最低缴费年限应不低于25年。这名专家的观点是:职工参加工作的平均周期为35年,那么缴费25年完全不是问题。但是,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网友的支持。
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定的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对于一名参保人员,只要他的累计参保年限达到15年,不管中间是否有中断过,在达到退休年龄的时候,他都可以领取养老金。
确实,对于有工作的职工来说,达到15年的缴费年限并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25年的工作年限就有一定压力了。这名专家没有考虑到的是,目前整个社会的就业压力是很大的,不少职工在40岁左右的时候都会面临失业危机,如果不能重新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达到25年的缴费年限对他们来说还是存在问题的。
而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经济来源并不稳定,15年的缴费年限已经让不少人望而却步,如果把缴费年限提高到25年,相信连目前的参保人员中都会有一部分选择退保。
上面讲了最低缴费年限延长的弊端,那么延长最低缴费年限会有哪些好处呢?首先,最低缴费年限的延长,意味着社保基金的收入肯定会有一定水平的增加,对于应对当前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缓解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压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其次,延长缴费年限后,参保人员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水平也会提高。
最后,缴费时间的增加,会直接增加个人账户的本息余额。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个人缴费本息总额除以计发月数。缴费时间越长,个人账户上的养老金本息就会更多,以后的养老也就更有保障。
综上所述,目前看来,延迟退休政策经过这么多年的酝酿,它的实施是必然的,并且出台时间应该就在这几年。而随着延迟退休的实施,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也非常有可能会同步进行调整。
最低缴费年限的延长,能够缓解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的压力,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稳定性,也能够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但是,在实施这项政策的同时,需要考虑到它会对很多职工,特别是那些灵活就业人员造成不小的经济压力,甚至会有越来越多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因为无力承担缴费重担而选择断缴社保,既不利于参保人员自身,也会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那么,大家对这件事情怎么看?欢迎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