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设想一下,倘若把东汉比作一家公司的话,那么实际上这家公司的创立者并非刘秀,真正的创始人应当是他的大哥刘縯。
然而就在这家公司才拿下首个大订单,刚刚在行业内闯出了名堂之际,身为创始人的刘縯老大,却惨遭杀害。并且在刘縯遇害之后,公司里绝大部分的股权,竟都被其余合伙人给强行夺走了。
在此之后,刘秀跑到了外地,单独创建了一家分公司。随后在刘秀的引领之下,这家分公司持续发展壮大,最终居然成功实现了对母公司的收购。
严格来讲,刘縯是否能算作东汉实际的开国皇帝,确实难以定论。不过,其作为东汉开创者的身份,那是确凿无疑的。要是真想透彻了解东汉历史,刘縯这位创始人的相关故事,必然是无法绕开、必须深入探究的。
说起刘縯这个人,咱们不妨就从他家的亲戚关系入手来讲讲呢。
刘縯与刘秀,乃货真价实同父同母的亲手足。他们的父亲是刘钦,母亲为樊娴都。想当年刘钦在世之时,共育有三子三女。在这三个儿子里,排行老大的是刘縯,老二是刘仲,而刘秀则是老三。
史书上同样留下了三个女儿的名字。长女名为刘黄,次女是刘元,三女叫刘伯姬。要知道,在接下来东汉开国的历程之中,这几个名字基本上都会多次现身。
刘縯身为刘家的长子,自然得肩负起更多的责任。关于刘縯详细的出生年份,史书并未记载,不过后世史学家经过推算,认为他应当是出生在汉成帝执政之时。彼时的汉成帝一心宠爱赵飞燕,把朝政之事都交予王莽家族去处理了。只是在那个时候,王莽尚未登上皇位,朝政大权暂且由他的几位叔叔轮流掌控着。
刘縯出生之时,其父大概才刚刚踏入仕途。在刘縯慢慢成长的过程中,他的父亲仕途顺遂,陆续得到晋升,后来当上了县令。也正是在此期间,刘縯又陆续有了几个弟弟妹妹。
老刘家可不缺钱呐,况且老爹仕途还挺顺的。要知道,他们可是正统的宗室后裔呢。刘縯爷爷的爷爷,那可是凭借着汉武帝侄子的身份,直接就被分到了南阳郡舂陵县,还当上了舂陵侯。如此一来,这整个舂陵县,实际上就都是老刘家的地盘啦。
刘縯他们家这一房呢,并非侯爵的嫡系后代,所以没能继承到侯爵之位。不过即便如此,从家中也分到了数量不少的土地。另外,刘縯的姥爷家在当地那可是相当有名的大地主,据传家里拥有的土地多达三百多顷呢。
三百多顷地究竟是怎样的规模呢?要是跟现代作类比,差不多等同于如今四个故宫博物院的大小呢!这就意味着,在那时的舂陵县,有着面积和四个故宫一般大的地方,全都是刘縯他姥爷家所拥有的土地!而且,还有比这数量更多的地,是属于他爷爷以及他太爷爷的呢。
倘若依照正常的轨迹去发展,刘縯往后的道路必定是顺风顺水的。不管是钱财方面,还是仕途之路,都能有所得。他只需自己稍微努把力,日后当个县令对他而言,压根就不是什么难事。
然而,就在他快要步入成年阶段之时,所有的这一切却在突然间发生了改变。
公元3年,彼时他的父亲正担任河南项城县令一职,却不想突然染上一场急症,病情来势汹汹,尽管多方救治,最终还是没能挺过去,不幸离世了。
刘家遭遇了沉重的打击,父亲早早离世,这对全家人而言无疑是天大的噩耗。而对于刘縯来讲,更是其人生极为关键的转折点。彼时家中他年纪最长,依古代规矩,长兄如父,父亲故去后,抚养弟弟妹妹的担子便落到了他的肩头。
值得欣慰的一点是,老刘家经济条件不错,而且有权势的亲戚数量也挺多。就在刘縯的父亲离世不久后,他的叔叔刘良便前来,将他们一家人接回了老家舂陵。等回到老家,有亲戚照应着,家中还有田地,如此一来,他们家的日子过得其实也还可以。
由于家中并不缺钱,在此之后,刘縯便能够如同其他老刘家的孩子那般,继续开展自己的学业了。在西汉末期,许多中下层地主家庭的孩子,其人生轨迹大致如下:在二十岁之前,通常会于家乡进行学习,接受类似现代义务教育的教育。而到了二十岁左右时,便会前往长安的太学就读,这就好比现代去上大学一样。
大学毕业以后,部分人会选择回到家乡接手家族产业,还有些人则会径直踏上考公考编的道路。不过要知道,那时候可没有如今的国考哦,当时实行的是察举制呢。
刘縯成年以后,亦是踏上了同样的道路。在那时候,刘縯先将母亲以及弟弟妹妹们都妥善安置好,随后便径直前往长安,自此开启了在长安太学当中求学的历程。
史书当中并未对刘縯在长安求学的那段经历有任何相关的记载内容。
然而,结合当时的历史大背景去考量的话,我们要推测出刘縯眼中的世界并非难事。在刘縯所处的那个世界里,其小时候正值汉成帝当政之时。这位和他血缘关系颇为疏远的远房堂哥,全然不顾朝政大事,每日里只晓得吃喝玩乐。待刘縯稍长大些后,这个远房堂哥便离世了,而后由堂哥的侄子继承了皇位。
在那之后,有个远房侄子接了班,可这人也没干什么正经事儿,甚至还传出宠爱一名男子的消息。就这么着,过了几年,这个远房侄子也离世了。再往后呢,京城那边有了新情况,听闻那个远房堂哥母亲所在的家族又掌控起了大权,而且是远房堂哥二舅家的表弟开始主掌局面了。
在接下来的数年时光中,刘縯屡屡听闻,那老王家的人一步步地掌控了大权,居然将皇帝架空,在朝堂之上权势滔天,能够只手遮天。随后,刘縯到了成年之际,便动身前往长安,进入太学就读。就在他求学期间,正巧亲身见证了王莽逐步掌握大权的整个过程。
实际上,这才是刘縯所看到的那个世界。
就这样,刘縯在太学中度过了几年的读书时光后,渐渐察觉到情况有些不对劲了。王莽的一系列行径,使得刘縯慢慢心生警惕之意。不过在那时,刘縯仅仅是一名普通学生罢了,而王莽早已是权势滔天的假皇帝。即便刘縯心中有了警惕,可似乎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就这样,又过去数年,刘縯完成学业后,决定返回家乡去继承家业。差不多在刘縯刚回到家的时候,王莽便篡夺了皇位。打这以后,原本属于老刘家的江山易主,成了老王家的天下。如此一来,身为宗亲后裔的刘縯,也随之变成了前朝宗室的后人。
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没过多久之后,王莽便展开了改革行动。而王莽所推行的这场改革,实实在在地让刘縯从中感受到了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切身利益。
其一,王莽着手开展了土地方面的改革举措。依其改革方案的规定,像刘縯他们家这样的情况,所能留存的土地最多就只能有九顷。超出此限额的那些土地,都得拿出来分配给其他人员。其二,就王莽推行的爵位改革来讲,老刘家众多的爵位基本上都被取缔了。哪怕是刘縯他们家这一支脉所拥有的那个爵位,同样也被收走了。
彼时刘秀年龄尚小,对于这些变化,或许未必能留下多么深刻的印象。可刘縯就不同了,他身为刘家长子,面对这些情况,感触那是极为深刻的。要知道,这一系列的变化意味着,王莽不但夺走了本应属于刘縯的安稳生计,也就是那铁饭碗,而且还要将他们家的大部分土地、钱财都给剥夺走呢!
这日子还怎么过!简直没法让人活下去啦!
于是在那之后,面对王莽推行的改革举措,差不多各地的地主纷纷展开各式各样的对抗斗争。其中最为常见的做法便是拆分家族,让其化整为零。毕竟规定一个家庭最多只能占有九顷地,那要是拆分成好些个家庭,不就能够多占有土地了嘛。
当然了,即便采用了这样的方法,问题依旧没办法得到解决。就拿刘縯他姥爷家来说吧,家中拥有三百多顷地呢。要是严格依照王莽的方案去执行,哪怕把全族的每一个人都单独分成一个家庭,这些地恐怕都还不够用。实际上,当时刘縯家的状况也和这差不多。
于是在那之后,不少地方纷纷或明或暗地对王莽的改革进行抵制。这般情形之下,天下便渐渐陷入混乱的局面了。
看到这样的情形,刘縯做出了别样的抉择。他毅然将家中全部的土地以及田宅都分配了出去,而其目的就是为了招纳门客。对于刘縯的这一做法,后世的史书当中普遍认为,这体现出刘縯有着远大的志向。他预见到日后或许会天下大乱,故而提前着手进行准备。
实际上,刘縯能看到未来趋势只是一方面缘由。更为确切的是,在那时即便他不这么做,自身也留不下多少土地了。既然已经是这样的状况,那与其等着被他人没收,倒不如将其拿出来用以结交门客,也好为日后做一番打算。
就这样,在随后的几年当中,刘縯把自家大半的家产以及土地都售卖出去了,接着便在当地召集了诸多人员。要知道,这些被招来的人里,好多都并非正儿八经之人,而是那种被称作“盗匪之类”的。但这可并非意味着刘縯品行欠佳,实在是他接下来打算做的事儿太过特殊了。要是光凭好品行去召集老实人,日后恐怕还真不利于造反之事呢。
在当时,刘縯的那些行事做法,在年纪尚小的刘秀看来,似乎有点像是在败家呢。要知道那时刘秀也就十几岁,外面世界的种种变化他压根就不清楚。就这样过了几年,等刘秀慢慢长大成人,还去长安上了大学,这时候的他才渐渐懂得了哥哥当初的一番苦心呐。
在那几年间,刘縯不断地招揽人员,经过一番努力,手下聚集起了众多人手。而且,他还暗中筹备,收集到了不少武器装备,这些都为后续的起兵之举打下了坚实根基。同一时期,南阳郡周边也出现了状况,小规模的农民起义陆续爆发。有一些底层百姓,因为生活实在难以为继,无奈之下跑到了附近的绿林山上,就此占山为王,这便是日后声名远扬的绿林军的由来。
在此处,咱们先岔开一下话题。在讲述后续刘縯起兵的相关故事前呢,我们先来聊一聊老刘家的那三位女儿。
据史书记载,在刘家大女儿刘黄成年之际,刘縯尚未真正着手筹备造反事宜。由此可见,刘黄的婚姻并非是那种带有特别刻意安排的情况。并且,刘黄的丈夫在后续的正史上也几乎没有相关记载留存下来。
不过在那之后,待刘家二女儿刘元长大成人之时,想必刘縯便已着手进行相关筹划了。最终的结果是,刘元嫁入了位于舂陵北方的新野一带的豪门邓氏家族,与邓家的年轻子弟邓晨结为夫妻。
之后,刘家的三女儿刘伯姬,她的夫婿是宛城周边的富豪李通。
瞧地图便可知,舂陵、新野还有宛城这三地,正好串成了一条线。要说这里面不存在什么特意的安排,那压根就不可能嘛,明摆着这三地的位置分布如此巧合,怎么可能是毫无规划的呢。
就这样,历经数年的筹备,刘縯已筹备得差不多了。直至公元22年秋,先后发生的两件事,最终促使刘縯下定了起义的决心,让其起义的念头变得无比坚定。
就在此前一年的时候,已然发展壮大起来的绿林军,于云杜之战里,一举击败了南阳地区的那些官军。打这之后,绿林军便兵分三路,围绕着南阳郡展开运动作战。如此这般,南阳周边绝大多数的官军主力,就全被绿林军给牵制住了。
就在同一年的秋天,山东地界的赤眉军势力开始不断发展壮大起来。也恰恰是在这个秋天,王莽为镇压赤眉军,调派了十几万的主力部队奔赴山东地区展开作战行动。这么一来,赤眉军这边便成功牵制住了新朝的诸多主力军队。并且,没过多久之后,赤眉军更是取得了巨大胜利,一举将这十几万军队全部消灭掉了。
彼时的形势发展至此,新朝于南阳地区所部署的武装力量状况,已然逼近一个极为关键的临界点。而刘縯呢,此前精心筹备了多年,就当下的情形来看,也总算是达到了能够正式起兵举事的程度啦。
公元22年十月的时候,刘縯在舂陵这个地方正式发起了起兵之事。要知道,在之前的那几年当中,刘縯可是做了诸多的准备工作。也正因如此,刚刚起兵之际,刘縯便成功召集到了多达七八千人呢。
就在同一时间,刘縯的二妹夫邓晨于新野地区举兵而起。另外,刘縯的三妹夫李通和刘秀,则是在宛城附近一同发起了起兵之事。
如此一来,三个地方一同举兵起事。即便南阳郡尚存一些富余的军队,也绝无可能同时对这三个地方进行镇压。况且,这三个地方恰好连成了一条直线呢。待它们同时起兵之后,南阳郡大半的区域,便都处在刘縯的影响范围之内了。
必须得承认,刘縯所做的这个布置,着实是极为高明的。
后来,刘縯着手以舂陵作为核心区域,精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根据地。与此同时,刘秀与李通他们则是率领着人马,主动朝着舂陵行进,去和刘縯会合。在刘秀所带的这支军队归来之前,舂陵一带不少老刘家的后人,实际上是并不赞同刘縯起兵的,很多人都认为刘縯这样起兵实在是太过冒险了。
那时,不少老刘家族的人都对刘縯骂骂咧咧的,甚至有人喊出了“伯升杀我”这般话语。要知道,伯升乃是刘縯的字。在诸多其他老刘家人眼里,刘縯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给老刘家招惹灾祸,搞不好全家都会受株连。可等刘秀归来后,众人察觉到刘縯在外面颇具势力。于是在此之后,他们这才转而支持刘縯。
就这样,在刘縯精心的安排部署下,起兵之事最终得以成功开展。自此刻起,东汉这一“庞然大物”,实则已然算是正式宣告创立啦,犹如一家新的公司正式挂牌开业一般,开启了它后续的历程。
然而接下来的情况是,对于一家初创公司而言,要成功拿下首个订单,并在业界稳稳地扎下根来,这其中的难度显然是不小的。
刘縯于舂陵成功站稳脚跟后,摆在他面前亟待应对的状况,便是来自南阳周边官军的镇压行动。彼时尽管绿林军已对诸多官军起到了牵制作用,可一旦刘縯举兵而起,那些官军便会即刻掉转方向,将攻击的矛头对准刘縯这边。
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中,刘縯肩负的主要任务便是率领着这个刚刚组建起来的团队,去与南阳地区的正规军队展开战斗。这场战斗的进行极为艰难,要知道当时在南阳有一位名叫甄阜的将军,其能力还算不错。也正因如此,后来在刘縯带兵行军途中,他对刘縯发动了偷袭。
那场战斗结束后,刘縯的败局惨不忍睹。此前追随他的舂陵一脉刘氏子弟,一下子就有数十人战死沙场。不仅如此,刘縯的亲二弟刘仲、二妹妹刘元连同刘元的三个女儿,还有老刘家诸多亲戚女眷,都在这场混战里不幸丧生。
有一场战争,它被称作小长安之战。
小长安之战的失利,使得刘縯辛苦集结而成的创业班底,瞬间就折损了一半之多。更为严峻的是,在此之后,官军还在后面紧追不舍,时刻都存在着将刘縯这支队伍彻底剿灭的可能。
于是在这之后,为了能带着众人活下去,刘縯别无他法,只得去与南阳周边的绿林军取得联系,谋求与之联合。最终,双方成功谈妥了各项条件。就这样,绿林军和舂陵军如同两家企业一般,携手合资组建起了一家全新的公司。而这家新公司成立伊始,开展的首个项目便是反击甄阜。
历经一场激烈大战,在绿林军助力下,刘縯成功将甄阜及其麾下的军队彻底击垮。待这场大战落下帷幕,南阳郡以及其周边区域,已然不存在实力强劲的新朝主力部队了。
然而,这场胜利过后,那家新公司内部却滋生出了一些矛盾。当战争宣告结束之际,刘縯立刻将收缴来的全部武器装备都划归到自己名下。这般做法,与他一同合作的绿林军心里自然是不乐意了。
随后,绿林军方面提出,在这家新成立的公司里,得选出一位董事长。可绿林军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并不赞同让刘縯来担任这一职务,反倒支持舂陵这一脉的另一位刘姓之人刘玄来出任公司董事长一职。
刘縯定然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可关键在于,绿林军一方是认可此结果的,并且刘玄本就出身于舂陵刘家,如此一来,老刘家的其他亲戚也都没有提出太多的反对意见。
所以到了最后,刘縯也没别的办法,只能强忍着内心的不情愿,接受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尽管心里可能憋着一股气,但也不得不就这么认下了此事。
公元23年二月初的时候,绿林军做出了一个举动,那就是拥立刘玄登上皇位称帝,在后世的史书中,人们将其称作更始帝。而在更始帝成功登基之后呢,他也和以往帝王一样,对功臣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绿林军这边的若干高层人员,都得到了很不错的职位安排,如此一来,他们便在类似董事局这样的权力核心内占据了多数席位。
再看刘縯这边的情况,仅仅刘縯及其叔叔刘良获得了较高的职位,这情形就好比是进入了董事局一般。不过要知道,刘良并非是坚定不移地站在刘縯这边给予支持,实际上,他对刘玄同样也是持支持态度的。
如此一来,刘縯当下的状况,好比是已然进入了董事局,身份从原本的董事长转变成为了董事。不过呢,在公司旗下,有一家实力最为雄厚的分公司,在这家分公司里,依然是他刘縯能够独自做得了主的。
在此之后,刘縯便着手为自身谋取实际的利益了。当刘玄登上皇位后,刘縯立刻全力扩充军队规模,并且大力拓展对外的地盘。彼时,刘縯亲率手下的大部分主力部队,径直奔赴宛城,随即展开了对宛城的围攻行动。
宛城乃是彼时南阳郡的郡治之处,堪称南阳郡的政治与经济核心所在。要是能够成功拿下宛城的话,刘縯便能够掌控住南阳郡的大半区域。相较那些虚无的名声而言,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无疑是更具价值的。
与此同时,刘秀仅率领一小支军队,朝着北方独自进发去作战。要知道,那时南阳郡的主要兵力已然被刘縯在前些时候给全部消灭掉了。正因如此,没过多久,刘秀便顺利占据了南阳郡的北部区域,随后更是马不停蹄地继续向北挺进,就此进入到了颍川郡境内。
然而,就在刘秀踏入颍川没过多久,当刘縯着手对宛城展开围攻之际,王莽便派遣了他的堂弟王邑,率领着多达四十二万的大军,朝着起义军这边赶来,意图对起义军进行强力镇压。
就在这至关重要的关头,身处北方的刘秀作出了极为关键的抉择。他并未径直退回南阳郡,而是撤到了颍川南部的昆阳城,就此展开据城坚守之举。并且,在新朝大军尚未完成合围之际,刘秀毅然冲出城去,于昆阳城的外围积极召集其他起义军前来增援。
刘秀进行了一番操作之后,使得新朝的四十二万大军在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月时间内,全都被困在了昆阳城这一带。如此一来,便给刘縯去攻取宛城创造出了极为宝贵的契机。
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昆阳之战正式拉开帷幕。其实呢,真正的昆阳之战是划分成了两个战场的,一处在昆阳,另一处则是宛城。两地相距不过两百多里地,然而由于刘秀表现优异,且昆阳城内起义军作战顽强,使得这一个月中新朝主力军队一直未能增援宛城。
就在这个时候,刘縯抓住时机,在对宛城展开围攻行动之际,一方面持续对宛城进行围困作战,另一方面则借助围攻宛城这一契机,不断招募更多的兵员。并且,趁着围城的这个当口,刘縯还将诸多绿林军的士兵调集到自己手下,随后展开重新整编的工作。
就这样,历经了整整一个月的围城之后,时间来到公元23年五月底,宛城的守军终究是支撑不住了,无奈之下,他们只得选择打开城门,宣告投降。
与此同时,在那个时候,刘縯的手下已经聚集起了将近十万的军队!并且这多达十万的大军,差不多是完完全全由刘縯独自一人所掌控着呢!
就在宛城刚刚投降后,仅仅过了三四天,昆阳那边便出现了重大变故!彼时刘秀身处昆阳周边,成功召集到了一万多援军。接着,刘秀从这些援军当中,特意组建起一支三千人的敢死队伍,随后这支队伍径直朝着新朝军队的中军大营发起了猛烈冲击。
彼时天气欠佳,大雾浓重,新朝军队全然不知起义军具体人数。就这样,刘秀在一战中取得成功,径直冲破了新朝大军的中军大营,致使主帅王邑落荒而逃。随后,昆阳城内的起义军见援军已到,纷纷出城迎敌,双方配合默契,内外夹击,不多时便将那四十二万大军打得阵脚大乱。
此前刘秀成功打掉了这支军队的中军大营,如此一来,这支军队便陷入了群龙无首的境地。也正因如此,到了最后,这支军队再也无法维持秩序,直接就开始呈现出溃逃之势,局面一下子变得十分混乱。
恰在此时,刘縯在宛城那边的战斗已然结束,旋即派兵前来。待其兵卒刚到昆阳战场,便瞧见新朝军队已然溃败。于是乎,随后众人纷纷径直投入战斗,对新朝军队展开了疯狂的追杀行动。
就这样,到了最后,数量远远少于新朝主力大军的起义军,竟然创造了奇迹,他们成功地将新朝那多达四十二万的主力大军,在当地就全部消灭掉了,如此结局着实令人惊叹。
与此同时,昆阳、宛城两场战争落下帷幕后,刘縯与刘秀兄弟二人的威望一下子攀升到了极致。在那时的起义军阵营当中,好多人仅仅知晓刘縯和刘秀,对于身为皇帝的刘玄,却是全然不知晓的。
于是在这之后,刘玄再也按捺不住了,已然动了要对刘縯采取行动的心思,并且着手开始谋划着如何对刘縯下手了。
昆阳之战刚结束没多久,刘玄便主动张罗起一个庆功会,还特意邀请刘縯前来参加。在这场庆功会进行期间,刘玄其实早就做好了准备,一心想着要在此时将刘縯除掉,可到了最后关头,不知出于何种缘由,终究还是没有狠下心来下手。
实际上,这并非是刘縯心慈手软所致,主要是因为双方之间的关系着实太过特殊了。
就亲戚层面而言,刘玄与刘縯有着同一个高祖父呢。他俩的太爷爷,那可是实打实的亲兄弟。由此可见,这两位刘姓之人本就是一家人呐。想必他们在小时候便已相识,并且都是在同一个地方成长起来的。
此外,刘玄绝非无能之人,他也曾动过造反起事的念头。只是他家随后遭遇诸多变故,使得他压根没时间去做相关准备。因而在刘縯着手进行各类准备工作之际,他别无他法,只能前往投奔绿林军,并在绿林军里谋得了一个负责招募新兵的官职。
这便是先前绿林军非要拥立他不可的缘由所在。
刘玄有着那样一层身份,在其被拥立之后,舂陵一脉的刘家人压根就不会去反对他。并且呢,由于他在起义军内部并没有多少势力,如此一来,绿林军这边同样也不担心他会翻脸不认人呢。
在那场庆功会上,刘玄没敢直接对刘縯下手,缘由着实简单。彼时刘玄身边得力下属寥寥无几,并且大部分军队皆由刘縯与刘秀掌控调度。要是冒然将刘縯杀害,起义军内部必然会发生激烈火拼,如此一来,新朝定会趁机对他们所有人展开镇压行动。
因此,在能够将新朝带来的威胁完全解除掉之前,刘玄是不敢轻易对刘縯动手的。而对于这一情况,刘縯心里其实也十分清楚明白。
然而关键之处在于,随后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完全超出了每一个人的预料范围。谁也没有想到,事情居然会朝着那样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向发展,这着实让所有人都大吃了一惊。
昆阳之战刚结束没多久,起义军便开启了一路反攻之势。毕竟在此战里,王莽所率的大部分主力都已被消灭殆尽。如此一来,起义军没费多大劲儿就顺利攻入关中地区,接着长驱直入杀进长安,最终成功将王莽给除掉了。
昆阳之战结束后,直至王莽被杀,这段时间恰好仅过去了一个月而已。
这些事情发生得极为迅速,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王莽一死,外部矛盾即刻消失。这时对于刘玄而言,刘縯已然成为最大的威胁。要知道在更始政权这边,超半数的军队都由刘縯掌控着。一旦刘縯起了篡位之心,刘玄压根就没有反抗的余地。
于是,就在起义军成功将王莽消灭的同一时间,刘玄对刘縯展开了行动。
彼时在刘縯的部下当中,有一人名叫刘稷,其极为勇猛,堪称先锋大将之流。这刘稷,当时便为刘縯鸣不平,在他看来,刘玄根本没那个资格登上皇位称帝,称帝之人理应是刘縯才对。
随后,刘玄便派人前去招抚刘稷,并且给予了他新的任命安排。然而,刘稷心中因对刘縯怀着无比的忠诚,所以毫不犹豫地直接拒绝了刘玄所给出的这一任命,坚决不肯接受。
刘玄这下可算是找到了由头,当即就派遣数千人前往,打算以抗命的罪名去捉拿刘稷。随后,看到刘稷即将被抓捕的情形,刘縯作为其上级,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管的,便站了出来,要为自己的部下发声。
彼时刘縯心想着,就凭自身所处的地位,那刘玄肯定是不敢把自己怎么样的。
然而,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在这一回,刘玄已然是起了杀念啊。他怎么都未曾料到,这一次的情况会如此严重,刘玄竟然是狠下心来要对他不利,真可谓是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在刘縯明确表示反对之后,刘玄即刻采取行动,下令让人把刘縯给抓了起来。紧接着,未作过多停留,便毫不留情地将刘縯直接处死,整个过程干脆而又残酷,刘縯就这样丢掉了性命。
在新朝末年的时候,老刘家当中率先发起起义的是刘縯,可谁能想到,他竟然被刘玄给突然杀害了。刘縯遭遇此祸后,刘秀也只能暂且选择隐忍不发。一直等到后来,刘秀终于寻得契机,前往河北地区,在那里开辟出一番新天地,进而重新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政权。
回首刘縯的一生,不难察觉到这样一个情况:倘若刘縯未曾离世,那么由他登上皇位,基本上就是确定无疑的事儿了。要知道在当时,更始政权的诸多军队基本都掌控在他手中,只要他存有篡位的心思,要废掉刘玄那是轻而易举之事。
令人惋惜的是,刘縯由于一时疏忽大意,结果让刘玄瞅准了机会,最终致使自己惨遭毒手,丢了性命,实在是令人叹惜不已。
倘若彼时刘玄能多几分防备之意,在自身周边多留些军队的话,那他根本就没法杀掉刘縯。要知道,只要刘縯未死,后续建立东汉之人,恐怕也唯有刘縯能担此大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