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儿和姑姑在现实里也中了情花毒”。
这对夫妇,终究还是离婚了,尽管早在几年前就不断有传闻流出,但如今当事双方官宣离婚,到底还是让人感到唏嘘。
一想到《神雕侠侣》中,姑姑掉入深渊,与过儿两人分别16年;
这一次,两个人的婚姻大抵是真的彻底分离了。
-01
从全民嗑糖到集体破防
提起陈晓与陈妍希的婚姻,你印象深刻的是哪一幕?
想必很多网友都是:陈晓对陈妍希的那个深情又浪漫的“头纱吻”。
后来可以说是现象级的场面。
网友对此又羡慕,又期待,又是祝福,早已将自己心中对婚姻关系的期待,透过这对夫妇完成了一场幻想。
这样较多的期待,太看好这对夫妇,就导致他们在离婚后,网友集体破防了。
任何被架起来的关系,都将面临公众的过度审视,给当事双方造成巨大的压力;
而在这种压力下,两个人的感情也会迅速经历考验和危机。
你会发现,所有明星夫妇都是如此,有不少夫妇是经不住考验的。
两个人婚姻初次产生问题的伏笔是什么?
当时有人爆料,陈妍希介入某人的关系,尽管后来已经辟谣澄清,可这件事想必也成为了一道疤。
-02
心理学爱情三角理论:这是婚姻的难题
根据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提出爱情三角理论,我们来解剖这段关系:
激情:陈晓和陈妍希因戏生情,一个年轻不羁,一个温柔甜美;一个是过儿,一个是姑姑。
戏里戏外,分不清是激情,是新鲜感还是神秘感。
亲密:热恋,结婚,有了孩子,完整的家庭就此形成,孩子成为两个人关系的共同枢纽。
承诺:作为公众人物,热恋期阶段在网络上各种秀恩爱,再加上两个人浪漫的婚礼。
的确,两个人的婚姻在前期都满足了“爱情三要素”。
可婚姻是漫长的,婚姻要跟更复杂的,更多的问题对抗,包括人性;
当多巴胺逐渐褪色,维系婚姻的从来不是某个完美瞬间的截图。
明星婚姻,更容易面临哪些困境?
1、事业轨迹的落差与撕扯
一方飞升,必定建立在另一方陨落的基础上;
一方藏在幕后,另一方往往会被推到台前;
一方选择丢掉自我的事业和价值感,另一方就接过来。
2、被公众时时刻刻的凝视,让双方如同活在显微镜之下,充满压力;
在公众面前,不断营造人设,增强表演性。
久而久之,分不清到底什么时候才是真实的自己,什么时候是演的。
3、因戏生情,但完美滤镜破碎后,这种感情还能否融入真实的生活?
如果落不到实处,两个人的关系,必定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就像很多网友在看“小龙女的造型”,就觉得不太舒服,有些反感;
这种代入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刻板印象呢?
-03
离婚这件事上的“经济学成本”
有个概念叫“沉没成本效应”,属于经济学的理论,后来也被心理学广泛应用。
对于普通人来说,从恋爱到结婚,始终都在投入成本;
而对于明星来说,他们的成本要比普通人更加复杂。
商业版图,收入,彼此资产在结婚与离婚时的各种账目……
结婚时有多么浪漫,多么甜蜜;
离婚时的争执,算计,分文不让就有多么冷漠。
双方的工作室,都发出了冷静平淡的声明,与当年婚礼上的热泪盈眶,形成了残酷的对比。
在亲密关系里,有一个扎心的心理学真相:
当伴侣的相处模式,对外宣布的话术,变成了“公关模式”,就意味着感情已经进入消亡期。
对方看似很冷静,其实背后隐藏的是,对伴侣感情的消失;
看似可圈可点,其实藏着对感情结束的默认。
-04
明星夫妇离婚,给普通人哪些启示?
1、要警惕“完美滤镜的婚姻”
所有的关系,在进入婚姻后,都会回归到柴米油盐酱醋中;
你要去接受真实的对方,而不是想象中的对方;
你要接受现实,而不是活在浪漫的,泡沫一般的影视剧中。
2、你要学会“隔离”外界对你们婚姻的评判
好与不好,你自己知道;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今天别人说你的伴侣不好,明天又有人说不好,每天都会有各种人对你们的婚姻指指点点。
此刻你要做的是什么?
是冷静,是理智,是有你自己的主见。
只要伴侣没有做什么伤害你,伤害家庭,伤害婚姻的事情,一切表现符合你的预期,你又何必因为外界的声音,产生各种怀疑的,患得患失的情绪呢?
别人的声音不重要,你们过得是否幸福才是最重要的。
3、要学会经营关系,修炼“共生共存”的婚姻智慧
婚姻不是非黑即白,不是对和错,而是人性面对人性,理想面对现实,如何与人相处的智慧。
如果你有社交的能力,你就有经营婚姻的能力;
如果你先入为主,把伴侣当仇人,每天贬低对方,嘲讽对方,指责对方;
不仅如此,你希望伴侣无条件对你好,但你却不愿意提供任何价值。
对方为什么要一直迁就你?
所有好的婚姻,都是互相包容,相互迁就的。
没有谁生来就要对另一个人持续付出,关系的经营,必须要对等;
该示弱就示弱,该包容就包容,该维护自己的边界也不含糊。
作者何所欢:
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长,社交关系等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