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兰妈谈育儿
爱孩子不是宠孩子,无底线的溺爱只会形成温室效应
你处处为孩子着想,孩子却迟迟挺不起生活的脊梁
有位妈妈说
周一早上起床晚了,简单洗漱后就匆忙送女儿上学
等到走在半路才发现忘记给娃带水了
本想着女儿平时也不怎么爱喝水,带到学校的水杯还经常满载而归,也就没当回事
可看到孩子一边走一边撅着小嘴的模样,内心终究还是心疼了
在愧疚感之下呢,妈妈麻溜地从包里掏出5元钱递给女儿
然后说:“今天早上是忘记给你倒水了,这5元钱你拿着,渴了就自己买水喝吧”
本来以为这件事到这里也就过去了
不曾想,心疼孩子的后遗症自此也跟着来了
特别是这件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女儿就经常故意忘记带水
等到走在半路上又故作痛苦地说:“我现在渴得不行”
刚开始听到这句话时,基本上都为之所动地给女儿掏出几块零花钱
可同样的套路多了,又怎会不知道用意呢
心疼孩子是一回事,底线又是另一回事
忘记带水是一回事,给孩子零花钱买水同样也是一样的
如果我们因为心疼孩子就随意突破底线,那孩子自然会贪恋这种被宠着的感觉
无底线的溺爱,最终都会反噬
有这样一件事让我的内心五味杂陈
主人公是一个16岁女孩
一次吃饭时她对着母亲破口大骂:
“你这个铁公鸡,我受够你了,以后别指望我给你养老”
可想而知,母亲听到这句话又是怎样的感受
而让人难以接受的,还是这件事情的起因竟是因为妈妈没有留菜
怎么回事呢
原来,女孩平时吃饭有个三请四请的坏习惯
基本上都要喊好几遍才姗姗来迟
母亲呢
为了女儿能吃上热乎饭菜,每次在厨房时就用保温饭盒单独留了一份饭菜
可那次因为家里来了2桌客人需要招待,厨房也忙得不可开交
就那样,母亲忘记给女儿留饭菜了
等到女儿想起来吃饭却发现没有留饭菜时,也就发生了开头那一幕
事实上,像这样不体谅妈妈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
那年,女孩上初一
因为嫌弃母亲给的生活费少了,第一次吐槽妈妈是“铁公鸡”
还抱怨说:“你现在是越来越抠门了,这点钱还不够我请同学喝奶茶了”
妈妈听后没有批评,反而愧疚感上头地说:“闺女呀,这个月的开销太大了,你先将就一下,等下个月给你补上”
然而,也就是这样的话给女儿留下了嚣张跋扈的索取理由
每当下个月要生活费时,更是理所当然地索取:“你说了这个月给我补上的,赶紧拿出来”
这就是属于对孩子的无底线溺爱,而溺爱孩子的后果也终将反噬
例子里的这位母亲就是如此
他们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经济来源也全部都压在父亲身上
像每个月还完房贷车贷后,剩下的也都尽数花在女儿身上
而衣柜里父母的衣服呢,早已经记不得上一次添新的时间
作为家里主要劳动力的父亲,平时更是不敢铺张浪费,在工地挣钱的日常不是喝着清粥、就是吃着咸菜配馒头
就这样的省吃俭用、掏心掏肺
按理说应该会养出体贴懂事的小棉袄,可为什么到头来会如此地吃力不讨好呢
因为无底线溺爱等同于无底线索取,孩子始终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自然也就自我感良好地认为一切的问题都在别人身上
最危险的教育,就是一切都为了孩子
为什么我们掏心掏肺、用心去培养的孩子,到了后来甚至连陌生人都不如了呢
这又让我想起了另一件真实例子
来自山东枣庄的一个11岁男孩,大家还记得吗?
那是一个顶着40度高温还帮爸爸卖粥、卖饼的小暖男
据说,整个暑假男孩帮爸爸照看3个小摊
有卖粥的、有卖酱香饼的,还有一个是手抓饼
在炎热的高温状态下
当其他孩子都躲在家里吃着瓜、玩着手机,再悠哉悠哉地吹着空调时,这个男娃娃就不一般了
他每天早上跟平时上学的时间点一样,七点多钟就要起床,直至忙到晚上十一、二点才收摊回家休息
而在高负荷的工作量下呢,男孩非但没有一丝丝抱怨
他反而很心疼地说:
“没有生活里的苦,哪有嘴里甜”
“我再累也没有爸爸辛苦,在这么高温度的情况下,他在屋里围着炉子烙饼不知道难受多少倍,不像我,在外边还可以吹吹风…”
那越说越哽咽的声音真是让人动容,这种由内而外的真情感恩流露,便是教育里的真正成功
可现实中像这样的孩子又有多少呢?很多家长拼尽全力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可最后换来的是什么呢?
一昧地付出,特别是无底线的溺爱只会让孩子失去满足、和感恩意识
之前还看过这样一条视频
一位爸爸正在喂十几岁的女儿吃樱桃
只见,女儿舒适地躺在沙发上悠哉地等待“投喂”
为了让女儿吃上最好的水果,爸爸也是在框里挑了又挑,最后把挑好的樱桃喂给女儿吃
一旁的女儿呢,理所当然地接受了这一切
并且还把吃完的樱桃核吐在爸爸的手里
父女俩,那一个心甘情愿付出、一个愉快享受的画面看起来格外温馨
可妈妈的一番话让人回归现实
她说:
“我老公平时在家里不是特别勤快的人,但在女儿身边却是标准的女儿奴,只要是女儿要求的事情,那赴汤蹈火也要完成,有时候还经常在家里给女儿当马骑,十几岁的孩子了,可不能这么惯着”
而比起爸爸无底线的宠爱,我倒认为妈妈才是人间清醒
对孩子真正的爱,也从来都不是一切为了孩子、更不是什么都替孩子完成
正如,山东枣庄帮爸爸看摊的11岁男孩,他身上的苦中作乐就是生活中的实践体验
你不让孩子多体验体验生活、试着独立前行,他们又哪里知道山外有山、人外还有人呢
所以,对孩子最危险的教育就是一切为了孩子
当你慢慢试着放下这份执念,让孩子去接受更多成长挑战时
你也会发现:
“哇塞,原来我们的孩子还可以那么优秀,之前只不过是没有发挥出来罢了”
溺爱的后果,不是巨婴、就是白眼狼
有一位妈妈,向我分享了她家二胎的鸡飞狗跳
姐姐9岁,妹妹5岁
因为,生二胎是在姐姐极其不愿的情况下,也为了不让姐姐的内心失衡、缺乏被爱
所以,大家平时对姐姐多少会有些偏爱
比如,两姐妹因为玩具、或某些事情打架争抢时
爸爸妈妈都会跟妹妹商量说:“你给姐姐玩,我们明天再给你买”
二胎里的家庭矛盾,通常都是“谁好说话”就从谁那做思想工作
而姐姐恰恰是那个不好说话的人
为了更快、更简单地解决问题,沟通最多的那个人就落在妹妹身上
本以为足够顾及到姐姐的心情,就可以一直相安无事地中和矛盾
可顾及得多了,也是一种纵容
就拿洗头发这件事来说吧
妈妈对着姐姐妹妹催了好几遍,结果两个人都不为所动
无奈之下,妈妈只能温柔地对妹妹说:“我们去洗头好不好,乖,听话”
果然,妹妹听到这句话后立马行动
但看到妹妹积极行动的姐姐就不乐意了
她三步两跑地往洗手间跑,刚好追上正在拆头发准备洗头发的妹妹
这个时候姐姐往中间一插队,然后一副唯我独尊的口吻说:“我先洗,我先来的”
而妈妈也仅仅说了句“先来后到”,姐姐就发了疯地扔凳子、说狠话
姐姐说:“你是大傻子吗,没看到是我先来的,不想给我洗头发就直说呀”
看着一喊再喊都不动,等到别人动了又要事事抢第一的暴脾气姐姐
那一刻,妈妈有些后悔了
她觉得,在家里有父母亲人惯着孩子,那出了社会怎么办?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任何事情无底线地顾及、纵容孩子
因为你的顾及纵容,对于孩子来说就是离不开的子宫教育
当孩子从母体分娩那一刻开始,他们就是完全独立的个体
如果我们依旧把孩子当成子宫里的胎儿去事事保护,那在温室效果下成长的孩子,将来不是什么都不会做的巨婴,就是事事抱怨的白眼狼
就像事件中的姐姐,明明大家都在情绪、和心理上格外顾及,可姐姐却依旧不满足,甚至用摔东西、说狠话来发泄
这是因为人性都是不容易被满足的,你越是对他们掏心掏肺、小心翼翼,在捧得越高的同时,他们也担心会摔得越狠
比如,今天的耐心、和包容没有昨天的多,孩子就会陷入失衡的敏感心理
甚至还会因为你一次疏忽下的不好,就让孩子忘记之前所有的好
而在这样患得患失的心理状态下,孩子是很容易出现比较负面的仇视心理
他们也会将自己身上的过错都尽数推卸在周围的人或物方面
也就是说,爱孩子不是满足、更不是顾及得多
而是在底线、和一定的规则意识下,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在这方面,你要足够信任孩子、但不纵容孩子
就像帮爸爸看摊的那个11岁小暖男,他身上的不骄不躁、成熟稳重,就是源自父亲信任带来的安全感
你相信孩子能行,孩子就有做得到的勇气,也会尽所能地把这件事做好
那么,关于心疼孩子、和底线教育是两码事这个育儿话题,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