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码”这个词的具体含义和来源有多种解释。一种解释是“外码”指代对本地不熟悉的人,这个词可能源自南京话,或者与武汉监狱有关,还有说法认为它是武汉人对外地人的称谓。这些不同的解释反映了“外码”这个词在武汉方言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被武汉人称呼为“外码”的人主要是外地人, 在武汉人的口语中,“外码”一词通常用来指代外地人,尽管这个词汇有时会被误解为带有贬义,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地域歧视的意图,而是武汉方言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外码”一词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非正式性。
民间传言的“外码”一词的来源有几种,一种说法是,“外码”一词来源于武汉的监狱中。在监狱里,武汉籍犯人自称“汉码”,对非武汉籍的其他犯人则称为“外码”,意思是来源于武汉之外的人。这种称呼后来流传出高墙之外,成为对所有外地人的不友好称呼。另一种说法是武汉的“外码”一词起源于南京,民国时期的南京作为民国的首都,长江上的下关码头外省做苦力的工人很多,就被资本家当做砝码般随意调遣任用,因此创造了“外码”一词。其实在武汉,是指非武汉本地人而在武汉工作与生活的外地人。
众所周知,武汉是一座因为水运码头发展起家的城市,这座码头城市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因她位于中国第一大江长江与长江上最大支流汉江的交汇处,在火车汽车还没有诞生的年代,因为长江与汉江的水运交通运输的便利,逐渐的发展成为长江中游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城市。1736年(清乾隆元年),武汉就修建了汉口天宝巷码头,这座码头标志着武汉码头文化的正式形成。早期武汉的水运码头主要集中在汉江(那时称之为汉水)沿岸,武汉的汉口之名就是来源于汉江汇入长江之地。
汉江水运是一条连接西北地区的陕西省与华中地区的湖北省的交通运输大通道,在那个水运交通为王的交通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汉口逐渐成为中部地区集散商货的重要码头,当时的汉口长江与汉江上有着“二十里长街八码头”之称。武汉的码头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荆楚文化的特质,还受到了近代西洋文化的影响,使汉口长江之滨的很多建筑都是西式建筑。19世纪60年代,汉口开埠,武汉码头的发展进入大江经济时代,汉口长江上的码头如雨后春笋地冒了出来。
随着租界建立和长江近代轮船运输的发展,汉口临长江沿岸相继拓建了新的码头,当时的汉口水运交通循长江水道行进,可西上巴蜀,东下吴越,向北溯汉水而至豫陕,经洞庭湖南达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称的美名。而在《清史稿》里记载,来自湖南的晚清名臣胡林翼在奏疏里说“湖北为长江上游要害,武汉尤其九省通衢,自来东南有事的必争之地。”武汉是长江和它最大的支流汉江的交汇之处,优越的水运条件为它赢得了“九省通衢”的美誉。可以说武汉这座城市的发展与长江汉江的水运码头是息息相关联的。
从武汉这座城市起家的历史发展轨迹上来看,武汉确实是一座地地道道因为水运码头起家的城市。因为长江与汉江的水运之利,在清初就因为工商业的高度发达,使得武汉的汉口和京师、佛山、苏州一起被称为“天下四聚”,至清嘉庆年间更是与江西景德镇、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并称为“四大名镇”。当时的汉口是我国内河最大的港口城市,密密麻麻的商船、粮船在此汇集、中转,接着再分发到全国各地。武汉人所称的“外码”人其实是指非武汉本地人而是从外地码头坐船来武汉的人。
他们表示自己就是内码子[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