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设置榷场与西夏进行贸易,宋朝如何以经济手段让西夏屈服?

澹台子侃史 2025-01-16 18:38:29

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五代十国的乱局,下启大一统的元朝。它处于隋唐和元明清之间的分裂时期,尽管并非大一统政权,却有着颇高的知名度。

谈到宋朝,众人对其的评价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认为宋朝好的一方觉得,宋朝在文化、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发展在当时堪称登峰造极。虽说对外战争基本都是败绩,但国内生活安定繁荣,令人心生向往。

觉得宋朝不好的人则认为,宋朝重文轻武,对外作战基本是屡战屡败,打不过就送岁币,甚至割地称臣称侄,毫无骨气可言,对内又对底层民众征收重税,根本不是一个值得怀念的朝代。

实际上客观全面地来看,宋朝在文化等方面的确成就斐然,有着众多值得称赞之处,值得后人借鉴。但对外战争屡战屡败且毫无骨气,对内课以重税,这些也是不能忽视的。所以,宋朝有值得肯定的地方,需要批评以及不值得提倡的地方也不少,因而应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习其优点。

就拿宋朝与西夏的历史来说,宋朝开国后只是让西北的李氏臣服,后续不但没有彻底收服,反而被逼得割地承认其事实上的独立,甚至在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 年),李元昊公然建国西夏,可以说宋朝在对西夏的问题上输得一败涂地。

不过,宋朝武力不行,就采用文的手段。曾经通过关闭榷场贸易,试图让西夏屈服。那么这其中的具体情况究竟如何呢?

1045 年 1 月 14 日,北宋设立榷场与西夏开展贸易。

先来说说什么是榷场(què chǎng)。榷场在宋、辽、金时期,是各国在边境设立的用于与邻国进行互市即双方贸易的固定市场。

通常情况下,榷场贸易由双方官吏主持,除了官方贸易,商人来此贸易需要纳税并交牙钱,领取相关证明才能进行交易。说白了,榷场就是当时分裂时代各国与邻国进行官方贸易的场所。

说起宋朝与西夏的贸易,其实很早就开始了。比如在西夏尚未正式建国,名义上臣服于宋朝的李德明时期,西夏就通过贡使与宋朝进行贸易往来,史称:“从德明纳款后,来使蕃汉之人,入京师贾贩,憧憧道路,百货所归,获中国之利”。

后来,榷场成为宋朝和西夏进行贸易的主要形式,在双方边境设立固定的交易场所,官方设有牙行评定货物等级,包揽承交,并征收商税。宋朝与西夏边境陆续设立了数个榷场,榷场之下次一级的贸易市场“和市”也数量不少。

可以说双方贸易的货物种类繁多、范围广泛。根据《宋史·食货志》的记载,宋朝一般用缯帛和罗绮等丝绸料子交换西夏的驼、马、牛、羊、玉、毡毯等。用香药、瓷、漆器、桂等物品交换西夏的蜜蜡、麝脐、毛褐、源羚角、柴胡、红花等。除了这些日常用品的贸易,宋朝因缺少马匹,还与西夏进行马匹等战略物资的贸易。比如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 年),宋朝下令保安军和镇戎军榷场,每年向西夏购买马匹二千匹,羊一万口。

总体而言,西夏与宋朝的贸易对其经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像宋仁宗时期,西夏仅向宋朝输出青盐一项的所得,就能够支撑西夏数州的财政开支。

由此可见,宋朝和西夏的榷场贸易,对西夏的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相当重要。因此宋人宠籍说道:“夏人仰吾和市,如婴儿之望乳”。

正因为这样,宋朝时常通过断绝和市乃至榷场的形式来迫使西夏屈服,以这种经济战的方式,试图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当然,宋朝之所以能够利用关闭榷场贸易让西夏屈服,主要原因在于西夏国土狭小且各种资源匮乏,财政收入也短缺。

而宋朝当时大致统一了中国,能够做到自给自足,所以双方的贸易,宋朝可以停止,西夏却不行,因为西夏一旦停止贸易,遭殃的必然是西夏。像与宋朝规模相当甚至更强大的辽金,虽然发展相较于宋朝落后,但资源并不缺乏,所以宋朝无法通过停止贸易让其屈服。

当然,宋朝也并非每次都能让西夏屈服,毕竟宋朝的北方邻居十分强大,先是辽国,后是金国。西夏就借此机会左右逢源,不然的话,宋朝早就通过贸易将西夏收复了。而且宋朝与西夏进行经济战,有好处自然也有坏处。

比如宋朝在军事上为何如此孱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马匹,而与西夏关系闹僵后,通过西夏购买马匹也变得不稳定起来。还有像能够提供西夏数州财政开支的青盐贸易,宋朝就曾在这上面做过文章。

早在西夏尚未建国,为西夏开国奠定基础的李继迁反抗宋朝的过程中,陕西路转运使郑文宝就向朝廷建议禁止青盐输入陕西销售,理由是:“银夏之北,千里不毛,但以贩青白盐为命,请禁之以困戎人,保吉(即李继迁)可不战屈也”。

宋朝禁止青盐贩易数月之后,西夏一方果然陷入困境。但宋朝没想到的是,由于禁盐,原本依靠贩卖青盐维持生计的沿边生户和熟户,原本在双方战争中保持中立,甚至倾向于宋朝,结果宋朝此举让他们无法生存,干脆投入李继迁一方。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南山党项即横山部落,因为宋朝禁盐,干脆下定决心投靠李继迁,使李继迁的实力大大增强。

当时李继迁与宋朝争夺的灵州之地,因为宋朝禁盐等诸多原因,周边势力开始陆续投入李继迁一方,最后灵州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到了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 年)彻底落入李继迁之手,宋朝反而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正所谓以史为鉴,通过上述历史可以看出,虽然宋朝在与西夏的贸易中占据绝对优势,甚至能够利用这一优势,发动一场经济战或者说贸易战,以求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让西夏屈服,但并非每次都能成功,有时甚至会弄巧成拙。

这充分表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有好处自然也有弊端,所以在决定一件事情之前,不但要考虑到好的方面,还要避免坏的方面,否则急功近利之下反而会适得其反。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