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七姐妹”具体是指:苹果(AAPL.US)、微软(MSFT.US)、亚马逊(AMZN.US)、谷歌(GOOGL.US)、Meta(META.US)、特斯拉(TSLA.US)、英伟达(NVDA.US)等7家美国科技巨头公司。

2024年12月份,美股“七姐妹”的总市值约120万亿元人民币,超过A股市场5千多家企业100万亿元左右的总市值。
2025年2月份,美股“七姐妹”的总市值约为17.5万亿美元,超过日本、德国、英国、印度等4国股市的市值总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美国股市“大涨”的背后,其实只是美股“七姐妹”的繁荣,而其他股票都比较消沉。
因此,2024年的美股“七姐妹”,成为全球投资圈热议的话题。
非常可喜的是,进入2025年以来,鉴于中国科技在芯片半导体、AI技术、军工、人工智能等各领域的大爆发,中国科技“价值重估”的话题成为了新的热门。
处于桥头堡位置的港股科技指数,直接受益,其近期的阶段涨幅超30%,2025年以来的涨幅达25%,而如果从2024年9月份计算,该指数的涨幅已经超过50%。
正因此,港股科技“十兄弟”的说法,被华尔街分析师JeffWeniger提出来以后,迅速被接受并逐渐成为热门话题。
港股科技“十兄弟”具体包括:小米、阿里巴巴、腾讯、美团、比亚迪、京东、网易、百度、中芯国际、吉利。

从估值维度来看,即使经过近阶段的大幅上涨之后,当前港股科技指数的整体PE仍然不到30倍,绝对估值仍然大幅低于A股创业板指的约35倍,以及纳斯达克100指数的约37倍。可以说,港股科技指数在全球主要的科技指数中,仍然处于“估值洼地”。
当然,对于绝大部分散户投资者来说,受到资金额度、交易程序、操盘习惯等多方面的限制,直接投资港股,仍然难以实现。但是,又想搭乘一下港股科技的便车,怎么办呢?
其实,有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就是购买港股科技指数相应的ETF基金。例如,港股科技50ETF(159750),该基金对港股科技“十兄弟”实现了全覆盖,而且目前的权重占比高达70.15%。


目前,购买被动型指数基金,已经成为众多散户股民的新选择。购买港股科技指数ETF,即可以省去港股通高资金门槛以及选股的烦恼,亦能搭上中国科技价值重估的港股早班车。
当然,现在港股已经阶段大幅上涨,无论是港股恒指,还是港股科技指数,都处于阶段高位,此时进场,肯定不是最好的时机。
建议紧密跟踪观察,待其下跌回落调整后,行情企稳后,再进场;或者,鉴于难以判断行情趋势,干脆分批次逐步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