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均年阅读8本书,你拖了后腿还是数据失准?

大乐走着瞧 2024-04-28 00:40:35

虽然我国的统计数据很多偏保守,但也有一些比较激进的。比如,前几天世界读书日公布的两个数据,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5本,人均每天读纸质书23.38分钟。

成人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75本,这个数据,放在北京和上海也很难达到,甚至放在北京和上海的城区也很达到,即便是北京和上海城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也未必能达到。

一年五本纸质书的阅读量,对于有阅读习惯的人来说,当然不算什么。但放到人均,就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量了。

以我之前工作的同事为观察样本,部门80人左右,最低受教育程度本科,研究生接近一半,二本的不到五个,虽然高考状元没有,但高考排省里市里前几百前几十的有不少。从个体角度,受教育程度高未必一定阅读量就大,或者有阅读习惯。但从整体来看,受教育程度高的群体的平均阅读量明显高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

我这些同事,绝大部分一年都读不了哪怕一本纸质书,甚至好多几年都读不了一本书。他们经常发出的感叹是,从学校毕业后好多年都没看过书了。这很正常,常年每周平均工作60-70个小时回家还要照顾家庭养育孩子的情况下,谁还有精力读书?

确实有同事,每天在繁重的工作下,靠晚上和通勤路上挤出的时间,常年还能保持年50-100本的阅读量,但这是极个别想象。部分对自己工作和成长都有要求的同事,给自己定下的年度阅读数量也不过5-10本书。能定这个目标已经很不易了,能完成就更不容易了,毕竟不是硬性的KPI。另一个需要交代的背景是,当下主流的短视频App,在我同事里的渗透率不高,一款都没下载的也为数不少。

虽然每周工作6、70个小时并不是主流人群的周工作时长,但现在能有份正经工作,工作量轻松的恐怕不多。成年人最有时间阅读的基本集中在大学期间和30岁以前,30岁之后,阅读不是刚需,优先级自然不断后退。

我妹从小手不释卷,阅读速度非常快,大学时和刚工作那几年,年均阅读量100-150本。现在她有一份需要坐班但还不算太累的全职工作,阅读量已经骤降至每年30本左右,其中还包括了电子书。

在第二十一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2023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40本,这就意味着成年人年阅读量达到8本。这个数字连文艺青年集中营豆瓣都未必能达到吧?

人均4.75本的纸质书阅读量,可能把在校大学生每年摸过的教科书都统计在内也平均不上吧。除非取样是在各区县图书馆里进行的。

人均每天读纸质书23.38分钟,相当于一个月接近12个小时。以我常年记录人各类图书的阅读时间的经验,12小时可以阅读1.5本书,如果是畅销书,这个数字会更多一些。年4.75本纸质书的阅读量对应的日均阅读时间应该在5分钟上下。

其实,如果只是作为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读书的作用显然是被高估了。而另外一种“读书”——接受系统的教育,其作用往往是被低估的。

0 阅读:1

大乐走着瞧

简介:一起去看看这繁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