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司训连学完开车后,我在汽车连养猪种菜两年多,没想到这段特殊经历让家人难以抬头,直到我考上军校,所有非议都一扫而光……

我出生在赣南一个偏远山村,早在90多年前,长征出发后曾经经过我的老家,有四位祖辈亲人长征路上“北上无音讯”,从小就听爷爷讲过不少红军故事,军人情结早早在心里萌芽生长。
高中毕业后,没能考取大学,下定决心参军入伍,那个时候冬季征兵,毕业后还有好长时间的空窗期,我又随哥哥南下广东打工三个多月,干过陶瓷、做过拖鞋、打过羊毛衫,挣回了高三的学杂费。

当年11月初,我回到老家报名应征,没想到乡里初检就因体重过轻被淘汰,我很不甘心,壮着胆去找了乡里武装部长,恳请留下我参加县里征兵体检,或许是被我的坚定执着打动,部长同意我留了下来。
在县里体检,我知道自己体重偏轻,参加外科项目检查前,事先喝下两壶水,勉强过了100斤,好在其它项目都顺利过关,被纳入政审名单,工作人员到家里来走访调查,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经入户问询、当面谈话,对我的表现非常满意。
我至今还记得入伍出征时的情景,为按时赶到乡里会合,父母天没亮就起了床,村干部和几位乡亲早早起来为我壮行,一路上敲锣打鼓欢送我到乡里,他们寄予我朴素的希望,能在部队出人头地。

那时,除了打工三个多月,再没出过远门,父母亲对我参军到部队充满未知,一封封家书写满了担心和牵挂,母亲没上过学,父亲写给我的家书,常常是母亲口述、父亲执笔,把处事做人的道理反复交代与我。
我从偏远的山沟沟里走出来,毕竟没有见过大世面,刚到部队那会儿,离家上千里,环境很陌生,自己又胆子偏小,时时很小心、处处不适应,训练跟不上、工作干不好,心里难免有些自卑。
好在新训期间遇到好班长,他为人友善、耐心细致,从来没有因为我拖班里后腿而排斥我,总是心平气和地与我谈心,让我放平心态、放松心情面对军营工作生活,他多次写信给我父母,大多是表扬与鼓励的话,这多少让父母亲人多了安心与欣慰。

新训结束,我获得军旅首份荣誉——连嘉奖,当我下到老连队,写信告诉家里后,父母非常高兴,回信教育我一定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踏踏实实干好工作,争取更大的光荣。
在老连队工作一个多月,我不可思议地被选送技术学兵,营里安排我去汽车营司训连学驾驶,那个年代在部队学开车很热门,没点门路关系基本上去不了,我一没关系、二没背景,之所以能去完全是幸运,前面选送的战士被退回,我作为递补对象去学了开车。

当兵第一年,基本上在司机学习训练中度过,家里人得知我学了技术,放心了许多,每次父母来信,更多的是鼓励我好好把技术学到手,当年底司训连学完开车,我没回老单位,被汽车连挑走了。
那时,汽车连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每年新分过来的驾驶学兵都先到炊事班工作,来年再循环,于是我从驾驶员转任为炊事员,不久后老饲养员调离连队,连长看我平时工作踏实,临时安排我当了饲养员。
没想到的是,我在连队养猪种菜的事,却让老家父母受了委屈,起因是到汽车连后,同发小写信交流时,顺带把个人工作的事情提了一下,结果发小又向其母亲透露了,一传十、十传百,搞得整个小山村都知道我在部队养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养猪这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只是在老家山村传开后变了味,少数邻居在背后说我风凉话,说我多半是在连队表现不好、不受领导待见,才被贬到炊事班养猪,更有甚者说我到了部队还养猪,肯定没有多大出息。
父母背后听到这些话,刚开始信以为真,心里很不是滋味,多次写信追问我为何要去养猪种菜,是不是在连队做了不对的事、犯了什么错误,得罪了单位领导,搞得我哭笑不得,我回信告诉父母,连队饲养员也是光荣的岗位,没必要去计较邻居的议论。

分到汽车连,我给自己定下了考军校的新目标,好心战友劝我说,考军校没那么容易,学过开车将来转个志愿兵,回去也会安排工作,没必要再去折腾,可我就不是个安分的人,想趁着青春年少在军考路上再博一把。
当然,一开始,我也没敢立即把考军校的想法写信告诉除父母外的其他人,毕竟自己在连队养猪之事曾让邻居说风凉话,想法愿望未成现实,很容易给人留下口舌之嫌,甚至成为别人的笑话。
父母知道我想考军校后,写信鼓励我要好学上进、勤奋学习,给自己和家里人争口气,不要让人说闲话、看不起。与此同时,我也向连队干部及时报告自己的想法,他们都特别支持我考军校,让我在工作之余好好补习功课。

过去,每个连队都有独立猪圈,旁边配有饲养员住的房间和饲草库室,那两年我利用单独居住的便利条件和连队干部的关心支持,一边专心养好猪,一边刻苦复习功课,时常受到连队干部的表扬。
在汽车连养猪第二年,经个人申请、营连推荐,我如愿获得报考军校机会,借着当饲养员期间文化复习打下的基础,顺利通过旅里文化预考,进入学员苗子补习班,并以超过当年统招线六十多分的成绩顺利考上军校。

当年寒假,我第一次身穿军装、佩戴红肩章回到山村老家,亲人父母倍感荣光,春节后家里特地办了几桌宴席,感谢亲朋好友和父老乡亲支持帮助,亲戚朋友都说我够努力、挺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