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只看《三国演义》的话,对于关羽和黄忠的关系,我们会觉得特别割裂!
打长沙的时候,关羽和黄忠惺惺相惜。两人大战上百回合,关二爷愣是拿不下黄忠。要不是关二爷会一手拖刀计,估计还搞不定黄忠。而黄忠投降之后,关二爷也是对黄忠极为礼重,颇有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感觉。
但是等到后来刘备进封汉中王,大封功臣的时候,关羽却耻于和黄忠并列。当关羽得知黄忠和自己,一起进了‘五虎上将’的组合之后,直接留下了‘黄忠何等人,敢与吾同列?大丈夫终不与老卒为伍’这样一句话。
关羽前后的表现,为啥会这么大呢?难道说自从黄忠投降之后,两人产生了什么矛盾?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在于关羽和黄忠,而是在于写《三国演义》的罗贯中。
真实的情况是,历史上其实并没有什么战长沙,也没有什么拖刀计。刘备集团攻略长沙的时候,基本上没怎么打仗,当时黄忠也是不战而降。所以,关羽和黄忠之间,自然也就谈不上是什么惺惺相惜。
但同时,在历史上,关羽却是真的说过‘大丈夫终不与老兵为伍’这样的话。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虽然并没有封什么五虎上将,但却封了前后左右四将军。当时关羽被封为前将军,黄忠被封为后将军。在得知黄忠和自己并列之后,关羽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所以,历史上的关羽,对黄忠的态度,其实并不割裂。很有可能从头到尾,关二爷都看不上黄忠。
至于说关二爷为啥看不上黄忠,这恐怕就得从黄忠的个人经历说起了。
历史上的黄忠,出道其实很早。早在公元192年,也就是关东联军还在忙着打董卓的时候,黄忠就已经出道了。
那一年,刘表刚刚来到荆州。然后黄忠就被任命为中郎将,随后跟着刘表的侄子,一起镇守长沙攸县。
然后,接下来的十六年里,一直到赤壁之战以前,黄忠在史书上都没有任何记载。
要知道,公元192年的时候,刘备自己还只是一个别部司马,正在公孙瓒麾下工作。而从官职上说,黄忠这个中郎将,那可比别部司马高多了!
按照东汉时期的相关制度,中郎将大概要比校尉更高。而在俸禄待遇方面,中郎将是‘比两千石’。这个级别还有一个官职,大家可能更熟悉一点,叫做‘西域都护’!
所以,黄忠在天下刚刚开始大乱的时候,就已经是很高级的武将了。
但在这之后,整整十六年的时间里,黄忠没有任何贡献,也没什么著名的战绩。
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何当时刘表刚到荆州,就要给黄忠这么重要的一个职位。而且,还让他直接做自己侄子的副手?让他直接掌管军队呢?
对此,后世很多人猜测,历史上的黄忠,很有可能是江夏黄氏的族人。
要知道,在东汉的历史上,江夏黄氏是一个最顶级的超级世家。他们家的祖上,就是那个大孝子黄香。人家同样也是累世公卿,就算是和汝南袁氏相比,那也是差不了多少的。
而如果黄忠真的是出自江夏黄氏,那么我们就能解释,为什么刘表刚到荆州,就要重用黄忠。这无非就是刘表和荆州本地世家的利益互换而已。
同样,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再转换一下视角,转换到关二爷那边,我们或许就能理解,关二爷为啥看不上黄忠。
一个出身最顶级世家的人,出道又特别早,早年的地位基本和袁绍差不多。如果袁绍混了十多年,最后还是荆州这边一个普通的将军,一点成绩都没有,关羽能瞧得上他?要知道,刘表掌管荆州的时候,南边可不是一点战事都没有。
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刘表一直想要南下夺取交州,只是未能如愿而已。如果黄忠真的有特别大的本事,那么在攻取交州的过程当中,不可能没有发挥的空间。
当然,对于黄忠到底是不是出自江夏黄氏,这点在史书上是没什么证据的,只能说是一个猜测。
而且,自从刘备夺取荆南四郡,黄忠投身刘备麾下之后,黄忠的表现,确实是可圈可点的。
刘备入川的时候,黄忠作为高级武将,随军入川。刘备和刘璋翻脸之后,黄忠也一直冲锋在前。到了汉中之战,黄忠更是临阵斩杀了夏侯渊。
不过,这些战绩,在关羽看来,却始终无法改变他对黄忠的态度。毕竟,作为一个武将,冲锋在前那是他的本分。而斩杀夏侯渊,虽然是黄忠执行的,但作战方案却是法正定的。如果没有法正,黄忠其实不大可能有这个机会。
而再之后,就有了刘备封四大将军,关羽不愿与黄忠为伍的事情了。
所以,从黄忠的经历来看,关羽确实有看不上他的理由。不过,除了这些之外,其实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双方代表的利益不同。
关羽所代表的,是最早跟随刘备的元老派。而黄忠所代表的,则是后来归降于刘备的荆州派。
所以也有人猜测,关羽当时发作,其实只是在替身后的张飞,以及其他元老派鸣不平。毕竟,黄忠在四大将军当中的排名,是要高于张飞的。
而最后,还是去送信的费诗比较机灵,把关二爷高高捧了一圈,这才让关羽消气。
所以,历史上的关羽,对黄忠的态度其实并不割裂。真实的情况是,从始至终,关羽可能是一直都看不上黄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