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何道泉中将给邓公写信承认错误,之后被调到国防大学任职

冰点百年 2025-03-12 22:24:38
前言

若是没有发生“北京卫戍区一连长持枪扫射”事件,当时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的何道泉中将,可能会有更高的成就。事件发生两年后,何道泉给邓公写了一封长信,据悉,内容是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包揽了自己的责任。

不久,何道泉就被调到了国防大学任职。2003年7月,何道泉退休。除去上述的一大事件,何道泉在军旅生涯中,为军队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何道泉长期担任参谋这一工作

何道泉于1935年2月出生,老家是湖北黄陂滠口街何家湾。1951年7月,他参军成为第七步兵学校学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何道泉表现英勇。战后不久,他升任陆军排长,随后成为营作训参谋,自此踏上了参谋之路。

从营作训参谋逐步晋升到军参谋长,何道泉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在任职期间,他积极配合军长、政委开展工作,为部队建设贡献了许多极具价值的想法。​

1979年,何道泉担任师参谋长时,提出成立 “快速反应团”。为什么会有这一想法呢?当年冬天下了一场大暴雪,积雪厚达约三尺,坦克一旦陷入雪窝,任凭发动机轰鸣,履带疯转,却始终无法前行。何道泉说,如果是战争时期下了那么大的雪,战士们一个小时都走不了一公里路,那么,最后的战争结局不敢想象。

为了防范于未然,他快速决定要挑选一个精干团,打造成快速反应团。起初时,该团会给每个人都装备一副滑雪具。等到训练一段时期后,部队就要装备雪橇摩托车,这样的装备更有利于雪地作战,到时候就不光能把人运输到指定位置,战略物资同样也可快速运达。

在一个军队高层会议上,何道泉把建立“快速反应团”的构想,同刘精松司令员详细阐述。刘精松十分认可他的提议。于是,第二年冬天,快速反应团所在师获得十几万元的滑雪器材,同时,全军的训练大纲也纳入了一个月的滑雪训练科目。若是战争来临,刚好遇上了阵地下暴雪,何道泉将军提议打造的“快速反应团”就派上了大用场。

1983年,何道泉晋升为军参谋长。每到一个新岗位,何道泉都会基于当前的军事需求,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期间,何道泉一直在探索“指挥系统自动化工程”。他的心里装着这个事,一旦找到机会就会和军长和政委磋商。

他精心制定的方案周密且稳妥,总能让主官们信服其正确性。最终,他成功推动这项耗资巨大的指挥工程获得党委和主官的认可,使其具备了权威性。​1983年年底,何道泉指示司令部成立 “自动化指挥办公室”。

1985年8月,何道泉出任陆军集团军军长。1993年12月,他担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军区党委常委,同时兼任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卫戍区党委常务书记。

何道泉对家乡人民的关怀

1994年,北京发生了一件特大案件。当时,在天安门城楼下,一位来自北京卫戍区的连长进行持枪扫射,导致十几人受伤。这件事发生在和平时代,影响极其恶劣。作为相关负责人的何道泉,他深知自己负有领导责任。为此,他甘愿被免职。两年后的 1996 年,何道泉给邓公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长信。

最后,经过军委的深入研究,认定持枪扫射事件,与何道泉管教疏忽是脱不开关系的。但是,考虑到何道泉一直以来,对国家、军队都是忠心耿耿。军委便把他安排到了国防大学任副校长,让他分管学校的后勤工作。

1996年的一天,何道泉老家的地方领导特意前去拜访他。何道泉极为热情地接待了他们,还诚挚地表示,若家乡有任何需要和困难,都尽管找他帮忙。1998年春,何道泉老家的区委书记计划邀请国防大学的张召忠前去讲课。

当区委书记找到何道泉寻求协助时,何道泉毫不犹豫地满口答应道:“没问题,家乡人民欢迎召忠同志去演讲,是件大好事,我来负责安排。” 没过多久,张召忠便应邀来到何道泉的家乡授课。此次行程,地方政府遵照何道泉的嘱咐,仅承担了张召忠的往返机票费用。由于张召忠在业内名气颇大,他在会议中心讲课时,可容纳 900 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场面十分热烈。​

何道泉到国防大学任职后,工作强度相较于在军区时有所降低。自 1996 年起,何道泉几乎每年都会回老家参加一些地方活动。为充分彰显对家乡活动的重视,何道泉有时会身着中将军衔服饰,郑重其事地出席,以此提升活动的规格。​

值得一提的是,何道泉将军的一生与“23”这个数字有着奇妙的缘分。其一,他的老家位于黄陂滠口街何家湾23号;其二,他在部队取得的显著成绩时,是他在第23集团军的时候;其三,后来他担任北京卫戍区司令时,居住在东城区鸦儿胡同23号。​

尾声

何道泉将军为军队、为国家付出过很大的贡献,在军旅生涯中,他遇到过很多的挫折,是他自己的责任,他决不逃避。后来到国防大学工作后,依旧是满怀信心地去完成好自己的分内工作。

0 阅读:132
冰点百年

冰点百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