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是一位比较接地气的导演,他的贺岁片大多表现的是市井、平民、不同行业百姓的生活,也折射了时代的发展变迁,是社会生活的缩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物质越来越丰富。在这一过程中,身处其中的冯小刚用一些不乏荒诞故事的电影揭示了商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社会乱像,尤其是对拜金主义、广告泡沫、民生等问题给予了一定戏谑、讥刺和批判。
表现这些问题较集中的影片是《大腕》《甲方乙方》和《私人订制》。《大腕》和《甲方乙方》表现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对商品经济社会问题的呈现让人觉得耳目一新,颇具新意。
而《私人订制》则是2013年的作品,同样是为人“圆梦”的故事,有人说是对《甲方乙方》的沿袭,但它对社会问题的批判力度和对这些问题的揭示要明显大胆很多、辛辣很多,当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今天,值得深思和纠正的问题矛盾也更尖锐。
呈现转型中的中国经济社会《甲方乙方》中这个“好梦一日游”公司圆的“清苦梦”“凡人梦”“新房梦”,很有时代特征。
由于改革开放后“下海”经商热潮兴起,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的物质需求极度饱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变,每天把很多时间用在“应酬”、“大吃大喝”上,长此以往产生厌烦,怀念吃糠咽菜生活的心理虽然乍看有些荒诞,但却是很多失去自我的有钱人的真实心理。
但这个人去农村又很快忍受不了清苦的生活,把村里的鸡都吃了。这种不乏夸张的戏谑,揭示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讽刺了物质迅速膨胀后的生活让很多人丢失了“不忘本”的平常心。
“凡人梦”同样表现了巨大反差,讽刺意味更强。女明星因厌倦每天自己被饭局、记者、影迷包围的生活而想过普通人的日子,“好梦”公司替她宣布了息影的消息,没过多久她就受不了被人遗忘没人关注的日子,主动四处寻求出镜机会,希望回到以前的生活。
颇为讽刺的是,她的经纪人临走时,她还要给他们签个名,要不“手都生了”,这种可笑的失衡心态真实地表现出影视圈娱乐圈的残酷、浮华和名利至上。
中年男人结婚几年一直与爱人住集体宿舍,没有自己的房子,得知爱人患癌命不久矣,他最大的愿望是让爱人临走前与她住上自己的房子,但他知道这是个“梦”。
这一情节表现了当时90年代的中国还有很多人没有自己的房子,住房是中国百姓急需满足的需求,也关乎人的生存尊严。而“好梦”公司的员工情侣却靠做生意买了婚房,“下海”经商的“个体户”却能拥有好一些的生活条件,也是转型中的中国现实。
《大腕》讲的是一场“广告大战”。主人公尤优因为没有资金办葬礼,只能拉广告赞助,让我们看到充斥着虚假广告和资本的消费社会景观。地板、家具、泰勒本人都来服务广告赞助商,泰勒脸上戴着太阳镜,眼睛里还戴着“硕士伦”牌山寨隐形眼镜,一只脚穿运动鞋,一只脚穿皮鞋等。
这场显得荒诞的广告狂欢讽刺了商人唯利是图的疯狂。台词“广告做的大,假的也成真的了”更揭露了广告的虚假浮夸和资本家逐利的不择手段。在“乐哈哈”老板的强迫下,沉重的哀乐变成了欢快的小调,更将讽刺意味推向顶点。
除了对虚假广告的批判外,影片也讥刺了盲目而非理性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什么是成功人士?不求最好,但求最贵”说出了很多有钱人的虚荣心理和扭曲的消费观。
聚焦拜金主义和巨大贫富差距《私人订制》对二十一世纪高速发展的商品经济社会问题的揭露和批判则更为赤裸和直接。当丹姐被这个公司要求说出一个梦想时,她脱口而出“有钱”。
这一不需多少思考的愿望代表了很多生活在底层、生活仅够温饱,还需为温饱生活辛苦工作的人们的心声。金钱不是万能的,但却是能他们改善生活条件,体会生活的轻松和美好最立竿见影的东西,是他们最大的需求。
丹姐马上被打扮成了穿金戴银,配有侍从和保镖的“阔太”。让她体验买东西不假思索、买房子非要加价、干什么都有仆人代劳等“有钱人”的感觉,让丹姐眼花缭乱,都展示了现实中巨大的贫富差距。
同时也说出了有的有钱人“睁眼就欠银行钱”、“他们可没您过得省心”的事实,揭示了很多只是“资本的泡沫”而已,说明了逐利过程给人的烦恼和代价。
《甲方乙方》中的“好梦一日游”公司的工作理念是“成全别人,陶冶自己”,是利人利己的,最后还献出自己的婚房借给一对夫妻圆了住房梦,拿出了奉献精神,让人感到温暖。
而《私人订制》的口号是“成全别人,恶心自己”,里面的工作人员也是本着为满足顾客无所不用其及的态度去工作,小璐甚至不惜出卖色相去完成圆梦环节里的“性贿赂”,代表了当今社会一些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的不良现象和扭曲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