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辅坚守土木堡后立即阵亡,朱祁镇怒喝道:他老了,不堪大用

陌闻上下五千年 2025-03-25 19:54:40

前言

在明英宗朱祁镇统治时期,北方瓦剌的势力不断增强,已经逐渐威胁到了大明王朝的领土主权。1449年,朱祁镇决定御驾亲征,前往北方草原征讨瓦剌。当时,历经四朝的老将张辅已经七十五岁高龄了,依旧身披战甲随其出征。

然而,明军在朱祁镇的率领下仓促出战,遭遇到了瓦剌大军的猛烈冲击。这时,张辅建议朱祁镇从紫荆关退回京城,朱祁镇却没有采纳。随后,城池被围,张辅力战身死。那么,张辅的死是否是朱祁镇造成的呢?

一、赫赫战绩

张辅出生在荒凉的漠北之地,当时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在他出生前几年,父亲张玉是在元朝的枢密院担任要职。朱元璋顺利攻克元大都后,元朝的残余势力逃亡到了漠北地区。

这时,张玉也跟着元朝的朝廷向北转移,来到了漠北草原之上。张辅就是在这段艰难的时期出生了。再后来,张玉悄然从漠北草原离开,带着一家老小投降了朱元璋。

张玉在投降明朝之后,逐渐在很多战役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战绩。他也慢慢得以升迁,成为了燕王朱棣麾下将领。之后的两年时光里,朱棣时常带领军队在漠北草原征战,在这个过程之中,张玉凭借英勇的表现,得到了朱棣的器重。

有一次,朱棣想要攻克北平城。当时张玉的儿子张辅,虽然年纪还小,但是已经跟随着父亲征战沙场。这次,就是张玉父子执行争夺北平城的任务。他们表现非常出色,仅仅三天就消灭了全部的敌人。

年纪轻轻的张辅逐渐开始崭露头角,引起了朱棣的关注。后来,爆发了靖难之役,张玉就跟随着朱棣主逐渐开始四处征战,攻城掠地。然而,张玉在东昌战役中不幸战死。朱棣顿时失去了一位大将,内心十分哀伤。

朱棣为了表示对张玉功劳的肯定,就让张辅承袭了父亲的官职。一路上过关斩将、历经生死,朱棣带领军队成功地攻克了南京城。当时,张辅就是在朱棣的指挥之下,跟随着他进入到了南京城。

朱棣在平定动乱之后,成功地稳定了朝廷的局势。顺势取得了皇权,进而登基为帝。朱棣自然忘不了那些跟着自己一起平定动乱的功臣们,便严格按照战功进行封赏。

其实,假如按照正常的战功进行评定的话,那么张辅绝对可以被封为侯爵。

看似顺理成章的事情,中间却出现了一些小插曲。那就是张辅的妹妹是后宫的妃子,所以就被赐予了伯爵。后来,跟着张辅一起并肩战斗的兄弟们,都感觉到张辅的爵位有点低,纷纷向朱棣反映自己的想法。

朱棣也清楚地认识到,张辅在靖难之役中确实是取得了赫赫战功,为新的朝廷的建立与维护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朱棣根据各位将领的意见与看法,在综合考虑之后,决定将张辅封为新城侯。

二、平定安南

张辅不仅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不朽功勋,在平定安南一事上同样战功赫赫。他在军营历练时,军事才能出众,逐渐赢得朱能等名将的信赖,与朱能共事多年,彼此信任有加。

朱能职位高于张辅,曾多次向朱棣上书举荐他,不过,因张辅有外戚身份,在一段时期内未获朱棣重用。1404年,安南地区的黎季犛篡夺王位,引发了安南国内的动乱。

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朱棣立马就派遣手下的将领黄中与薛岩,带领充足的兵力,去往安南地区镇压国内的动乱。当时,安南地区不同于大明王朝的中原地区。那里都与地势险要的丛林地带,地势险要,崎岖难行。

明军到达安南地区之后,没过多长时间,便遭到了黎季犛的猛烈攻击。明军顿时有点不知所措,损失惨重。没想到黎季犛领军打仗很有一套,没用多长时间便击败了黄中的军队。

黎季犛的这种做法使得朱棣十分愤怒。朱棣立即任命朱能作为主将,张辅为副将,带领数十万兵力前去镇压动乱,稳定安南地区的局势。朱棣派了数十万的兵马,其实并不是好意帮忙,而是想要趁着这个时机灭掉安南。

朱棣的计划未顺利达成,出了变故,朱能率军抵达安南不久,便身患重病离世。朱棣当机立断换将,命张辅为主将继续进击。后续作战中,张辅妙计频出,发挥了出奇制胜之效。

在成功平定安南后,张辅得到了朱棣的赞誉。这个时候,朱棣昔日的武将们大多数都已经战死沙场。如果按照功劳进行排位的话,张辅无疑排在了首位。安南地区得到暂时的稳定之后,又爆发了叛乱。

张辅又临危受命,再次带领军队南下平叛动乱。这次,张辅在安南地区待了好几年,多次发起进攻。在张辅的精心指挥与精准的战争形势研判下,完全地根除了安南的反叛势力,保证了安南很长时间的安定。

三、决战土木堡

朱棣去世之后,张辅又继续辅佐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朱高炽对张辅特别信任,成为当时朝中重臣。朱高炽驾崩之后,张辅继续辅佐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瞻基同样重用他。

朱瞻基在临死之前,希望张辅能够继续辅佐朱祁镇。朱祁镇与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不一样,年纪轻轻就想独揽朝政,不想受到约束。因此,朱祁镇并不按照张辅等托孤重臣的策略做事,反而重用宦官王振。

当时,北方瓦剌部落不断发展壮大,频繁袭击明朝边境。朱祁镇在王振的怂恿之下,决定御驾亲征,彰显自身能力。朱祁镇这次出征,将张辅等朝廷大臣全部都带上了。

朱祁镇首次御驾亲征,毫无作战经验,不懂得调兵遣将。他所率军队还未经历大战,就已有部分士兵逃亡。

朱祁镇他全然不顾行军打仗粮草有限,挥霍无度,不懂得节俭。不久,明军出现了粮食短缺的状况。

这时,张辅屡次向朱祁镇进谏,希望他可以立马整顿军队。然而,朱祁镇并没有接受张辅的谏言。朱祁镇看到瓦剌大军撤退,便带军乘胜追击。万万没想到的是,朱祁镇进入到了瓦剌的包围圈中。

明军越向北深入,越是接连遭到埋伏。王振见军队屡战屡败,便建议朱祁镇立即撤军,下令军队从紫荆关退回京城。张辅也觉得从紫荆关撤退最为稳妥,因而未提出异议。

王振在中途又改变了主意,决定改道宣化。张辅觉得这样的做法事很危险的,并向朱祁镇上书阐述自己的理由。朱祁镇对张辅满怀恨意,认定他年老体衰,不堪大用。

张辅内心之中清楚地明白,自己没有得到朱祁镇的器重。在朱祁镇的一意孤行下,明军到达了宣化。朱祁镇在宣化与瓦剌大军激战,不久后战败。朱祁镇便退守土木堡,坚守城池。

张辅在如此危机的时刻,单枪匹马般的与敌军拼杀。最终,张辅死在了乱军之中。

结语

年轻的张辅,毫不犹豫地跟随着朱棣身边冲锋陷阵,不顾自身安危,全力与敌人进行厮杀。后来,他又带领军队平定了安南地区的动乱,立下了足以彪炳史册的功绩。数十年的征战,曾先后辅佐了四代帝王。

历经战乱的洗礼,张辅成长为明朝功勋卓著的大将军。年老之后,仍然为大明王朝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张辅在朱祁镇时期是名副其实的功勋元老,在朝廷诸位大臣之中,资格最老,堪称为地位很高的元勋贵族。

0 阅读:19
陌闻上下五千年

陌闻上下五千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