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我们这一生,该怎样取自己的经?

董悦道 2024-07-12 17:26:07

前两天和朋友聊起《西游记》,忽然想起一个问题:

我们这一生,想取的“经” 是什么?怎样才能取到自己的真经?

1、 瞄准目标,不怕丢面子

朋友最近工作不太顺利,在单位受了领导的排挤要离职,觉得很没面子。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又带孩子读《西游记》时,忽然有了很大的感慨:

“孙悟空本事大吧,厉害吧?但很多时候,也挺丢面子的,比如被各种坏人害的时候。而且还被唐僧不信任,几次都被赶回去。

但孙悟空从来没有在意自己的‘面子问题’,因为他的内心有远大的理想,所以不会停留,不会和坏人牵扯不断,一定要证明自己比坏人更厉害才善罢甘休。”

朋友从孙悟空身上,照见了自己的错误。

因为他为了面子,本来一直在试图证明,虽然他被领导排挤得离职了,但一定要让hr和其他同事知道,其实他比领导厉害、能干,而且他光明正大,领导比较阴险。

现在想想,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比起离职了还在和领导斗、消耗能量,远远不如马上用心去找下一份工作对自己更有利。

我想想自己也是,我常常为了 “面子”,说很多无用的话,做很多无用的事。

我如果把为了“面子工程”消耗的时间用在“接近目标”上,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面子自然会有,根本不用费尽心思去“挣”。

2、 怎样看待苦难?

取经的路上,有九九八十一难。我们的人生也一样,有很多苦处难处。

但如果我们把遇到这些苦难,称作命苦或命运多舛,那就太对不起这些苦难了。

所有的苦难其实都是来成就我们的。

王凤仪王善人从小就性格很好,很孝顺也很无私,很正人君子。但后来,他还是遇到了个大难题——身上长了个疮痨,而且一长就是12年。

但是,王善人一生最重要的事业,其实都归功于这个苦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来,王善人的性格什么都好,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他的兄弟们喜欢打牌、不务正业,他一直看不惯他的兄弟们。

直到有一天,王善人听人讲善知识,听到一句“贤人争罪,愚人争理”恍然大悟,12年的疮痨才豁然而愈。

这八个字什么意思呢?贤人不会想管别人,只会向内看,找自己的过错或者罪过,然后改正。愚人才会觉得,我是对的别人是错的,我有理别人没理。

王善人悟出的是:就算他的兄弟们真的不对,真的没理,自己也不该抱怨,要不然就是“愚人”。

疮痨好了之后,王善人就发现“不怨人真是妙极了”。从这件事开始,王善人开始用“性理疗法”帮助众生——从性格入手,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如果没有这12年的疮痨,哪有后来的王善人呢?

3、我们要取的经是什么?

我们的一生要取的真经是什么?

有人说是“财富”。有一句话说,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可见钱不是真经,因为人生还有钱解决不了的问题。

那是健康长寿吗?也不是。道家说,如果只修命不修性,只能算是“寿同天地一愚夫”。

我们要取的真经,其实是 “明心见性”。

大部分人都是没有明心见性的,都是为了自我利益而活,一再地伤害他人而自肥,丝毫也不愧疚。

而明心见性的人呢,明白人生正如《红楼梦》的《好了歌》说的那样——财富无常、恩爱无常、生命无常……三维世界的一切都无常。他放得下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反而尽在掌握,三维世界就再也困不住他了。

那,怎样才能“明心见性”?王善人用的是“清三界”的方式。

三界是指“性、心、身” 。

没有任何“吃喝嫖赌抽”等任何不良嗜好,身界就清了;

没有“贪嗔痴慢疑”,让自己的这颗“人心”时时刻刻存“道心”(大公无私的心),心界就清了;

没有“怒恨怨恼烦”,去掉秉性,让天性当家作主,性界就清了。

0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