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这个城市当了千年的顶流,是十三朝古都,但是近年来,大家虽然喜欢去一些古城或者是古都,但是大家要么是去西安,要么是去开封,去洛阳的还是比较少的。
这就使得人很疑惑,洛阳为什么会从顶流到无人问津呢?
然而你去了一次洛阳之后,你就会发现这个问题了,甚至觉得压根儿就不用可怜这里。
1.
洛阳这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有多深厚自然不必多说,毕竟是十三朝古都,甚至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当时就有11个候选城市,比如说有南京、西安、洛阳、开封等,洛阳的呼声也是比较高的,毕竟是中原古都,文化底蕴比较深厚。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顶流的城市,在近些年旅游的时候,大家也很少去选它,甚至在两年前,有一些大妈到洛阳旅游,回来的时候气呼呼的说洛阳这个城市不行,消费能力不好,带来的钱花不出去,以后也不来洛阳玩了。
而对于很多不知道洛阳的人,他们对洛阳的了解仅仅是书上写的洛阳牡丹甲天下以及武则天与洛阳之间的故事。
然而当你认认真真去洛阳旅游一次的时候,可能最初的时候你也觉得这个城市没有什么好玩的。
在这里两三天之后,你就会发现这里真的和想象的不一样,也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洛阳会这么低调,会这么的无人问津。
可以说,不用可怜这个城市。
我去过不少古都城市,但洛阳是我觉得这个城市幸福感是最多的。
很多城市可能希望这个城市能够火爆,比如说西安有大唐不夜城,有不倒翁小姐姐,但是洛阳有什么呢?
洛阳有龙门石窟,有白马寺,有牡丹,可是他们的当地人似乎也不着急于宣传,似乎是安于现状,觉得这样的生活也挺好。
甚至你不在这里多逗留一段时间的话,也发现不了洛阳还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然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在洛阳逛大街小巷。
比如说早上的时候,在洛阳吃个水煎包,或者是喝一碗胡辣汤。
老板就在店里忙活着跟你说话聊天,那种随和感,那种慵懒感,让你感觉到这就是和古城古都有息息相关的样子。
在中午的时候,吃一碗牛肉面,6块钱的牛肉面,满满的一大碗,还有牛肉,而且汤还是免费的。
你跟这里的人说话聊天,不管是老板还是街坊邻居,似乎没有隔阂感,似乎他们很享受千年古都带给他们的那种安逸,带给他们的那种舒适。
跟他们本地人聊天的时候,老大爷总是说着说着然后哈哈大笑一下。
当我问如何看待网上对洛阳的不好的言论,但也就哈哈一笑,说,千年古都,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对他有看法,但这个城市依然是这么在,不用管别人怎么看,好好生活就好。
我问现在菏泽的牡丹发展迅速,产业链比较成熟,全网的人都去上菏泽看牡丹了,洛阳人怎么看?
而大爷就说都是牡丹,春暖花开的时候,只要你出门,只要你想看牡丹,去哪都行,没必要非要来到洛阳看牡丹。
当我得到这个答案的时候,就觉得很惊讶,可能这就是千年古都给这片土地留下来的自信与生活态度吧。
所以我也就理解了,从一个顶流的洛阳到现在都无人问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或许他们就是有这种随和,这种不争不抢的态度吧。
当然,这可能是一个过于片面的事情了,不能以偏概全。
2.
但我觉得也不用可怜这个城市,也不用觉得这个城市惋惜,因为他们的幸福度他们的舒适度是爆棚的,他们也就乐意这样生活着。
在洛阳这里,看到什么都不奇怪。
三步一公主,五步一贵妃。
大家穿的汉服,像是在盛唐一样。
在别的地方多少有点别扭,但是在洛阳,你可以大胆的穿。
这种就像是和别的生活环境不一样,这里,是独属于洛阳的松弛和美感。
可能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本地人吃过饭去龙门石窟玩一下,或者是去上王城公园欣赏一下牡丹,哪怕就是不和游客拥挤,就在大街小巷,就在绿化带里,也能看到盛开的牡丹。
这种舒适感就像打拼一辈子的人,退休后回到农村老家小院儿,独自晒着太阳,种着花草的那种舒适感,别的城市还在着急打造网红城市,或者是为了这个东西那个东西争的头破血流。
但是在洛阳这里似乎没有看到这一些,不过这些年洛阳也是被大家发现了,旅游业发展的十分迅速。
尤其是像龙门石窟、应天门、洛邑古城等地方号火起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洛阳靠近。
马上就要到五月一日劳动节了,到时候洛阳又呈现盛唐繁华景象了!
你去过洛阳吗?对这个城市喜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