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岭大捷:74军的“成名之役”!白刃战让漫山的红叶更红了!

日月晓史实 2023-09-22 18:05:02

1938年10月2日,薛岳终于下达进攻命令。

在万家岭正西的雷鸣鼓刘村和哔唭街村,中日军队迎头相遇。虽说第106师团弱,但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只是相对战力强的日军而言,要是你觉得他们是纯粹的酒囊饭袋,那就未免太过天真了。所以,当双方都认为遭遇死战时,场面是依旧残酷的。

106师团士兵

说到万家岭之战,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王耀武,想到张灵甫,想到第74军。其实,严格地说,这是第74军的“准成名之役”,毕竟围攻万家岭的部队太多了,而第74军只是其一,况且此时经过岷山的战斗后,战力已经下降了不少。所以说,真正奠定正面战场“抗战铁军”地位的一次战斗,还是王耀武做军长后的1941年的上高之役。

现在,压力比较大的是俞济时。经过了岷山三战,他觉得脸上也不好看,此时的友军以粤军为主,他不能被广东人看笑话,他代表的是中央军,他甚至觉得自己代表的是蒋介石,加上俞济时本人并非无能之辈,也属于精明强悍的人,所以遂决意在万家岭打翻身仗。此时冯圣法第58师已与日军接火,王耀武第51师还在德安警备。

在第4军、第66军、第74军第58师等多支部队的围攻下,松浦感到事情似乎不妙,好像中国军队不是想防住他,而是想吃掉他!

这把老松浦吓了一跳。

由于雾气蒙蒙,对松浦师团的补给直到10月3日天气稍微转好时才成功,日军飞机空投了有限的弹药和粮食。这一天,参谋樱井向宫崎周一发了份电报:“师团正面之敌,每到夜里仍发起袭击数次,有逐渐将师团包围之势……”

樱井给宫崎发这个电报,并不仅仅是告知第106师团的窘境,因为樱井在电报里还说:“急攻中国军队吧,又受复杂地形的限制,部队屡出错误;不急攻吧,形势越来越不妙,眼看就慢慢被合围了。”最后他的一句话是:“谨此希望给师团以战斗指导。”

这样的电报在日本帝国陆军史上是从没有过的。

在日本军中,师团作为战略单位,在作战上完全是独立的。但第106师团这时候却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打了。冈村看到电报后一声叹息,同时不得不害怕起来:万一这个师团真被中国军全歼,他怎么有脸回东京?人们首先笑话的不是松浦,而是他冈村宁次。

冈村宁次

冈村问宫崎的意见如何。

宫崎大骂熊本的饭桶们,但尽管如此,他仍表示,第106师团不会那么快就崩溃。

所以宫崎反对增援。

池谷半二郎则坚持立即派出援军,救出第106师团。

参谋长吉本贞一则一直在搓手。关键时刻,这名参谋长发挥了点作用,建议本间雅晴第27师团分出3个大队,在佐枝支队长的带领下前去救援,攻击第106师团当面之敌的背后。加上此时从九江登陆的第106师团的3000名补充兵已到,冈村当即批准了这个计划。

几千补充兵此时正和野炮兵第106联队一起赶往万家岭。中途遇到佐枝支队,于是合兵一起后,在支队长佐枝的统领下,搜寻跟后方补给线已断绝十多天的第106师团。

这是第一支救援第106师团的部队。

冈村仍不放心,又给佐枝支队配了一个战车中队。

日军战车中队

这还不算完,又从新到的第17师团里抽出一支部队,编成铃木支队,作为第二波救援部队,从九江疾驰德安方向。

到这时候,开始反对增援的宫崎周一也沉不住气了,主动向冈村表示,要想坐着飞机往德安方向侦查第106师团的境地。

此时的松浦急于扯开一个口子引军转进到他想象中的安全地带。

这个突破地点正好选择了冯圣法的阵地。也就是说,第4军和第66军等部队追着松浦打,后者则追着冯圣法打,第58师伤亡开始增加。

松浦想拿下张古山作为突围的一个支点。

张古山一度失守,但随即又被冯圣法夺了回来,松浦第二次又夺了回去,就这样展开拉锯战。由于在岷山被第9师团打得太狠,所以冯圣法有点顶不住了,在电话里对身在德安的俞济时说:“军长!我能不能撤到第二线,全师快打光了!”

俞济时说:“不行!日本人要是从你的阵地跑了,薛岳不要我的脑袋,委员长也会要我的脑袋!你要是退下来,我就先要你的脑袋!就是打到最后一个人,你也要给我顶住!我马上就把援兵给你发过去!”

其实,俞济时现在可以直接调动的,只有手里的一个警卫营了,他抽出两个连前往张古山增援。

第74军不是还有王耀武第51师吗?

现在王耀武就在俞济时面前。但按薛岳的命令,必须留一个师警备德安,没有薛的命令,俞济时不能把王耀武的部队顶过去。

刚放下电话,电话又响了,这一次是薛岳。

薛岳说:“俞军长!吴奇伟司令的前敌指挥部将推进到第66军军部所在地箬溪(武宁县北),你军王耀武师不必再警戒德安,立即开往万家岭!此战有敌无我,有我无敌,不可再现兰封覆辙!”

俞济时激灵了一下。

有蒋介石的关系,加上本人也能干,俞济时也是挺骄傲的一个人。抗战前,原来在夏楚中第98师的旅长吴继光(战死于上海撤退中),因事弃夏楚中而去,跑到俞济时第58师,在那里当了几天旅长,便跟身边的朋友抱怨:“还不如在98师干,俞济时太厉害了!”

但现在,不知为什么,一听到薛岳的广东腔儿,俞济时浑身就麻一下。

放下电话,俞济时对王耀武说:“佐民(王耀武字)啊,冯师在万家岭告急,现在开始合围,薛岳叫我们74军全压过去。先前在岷山,我军打得糊涂,又有之前路途上两师不谐的乱象,辜负了委员长的栽培,也有辱中央军的名号,此时调重兵在万家岭围堵这路日军,我们正可用这个机会把在罗店的风采打出来。冯圣法已与日军苦战多日,此番你带部队去,作为生力军,一定争取全功。”

王耀武说:“军长放心,耀武不敢说必胜,但绝不会溃败,我已作好了成仁的准备。”

俞济时说:“没那么严重,现在是围攻日军。但万家岭就咱一支中央军,你代表的是委员长!一定别叫广东部队小看我们。”

王耀武说:“我现在代表的是军长,军长请放心,耀武不会给您丢脸!”

这话俞济时太爱听了,于是小有激动,说:“佐民,你是好样的!以后有我俞济时的,就有你的,什么都一样!你马上带队伍出发,我带着剩下的警卫营随后也赶过去。”

王耀武敬了个礼。

王耀武点齐人马,出德安,往万家岭疾驰。

王耀武的副师长李天霞此时暂调第40师任师长,正在庐山脚下与日军激战。王耀武手下两个旅,第151旅旅长周志道、153旅旅长张灵甫。张灵甫是9月才提拔到这个位置上的。此前这个旅的旅长由李天霞兼着。

精明周到而又善于决断的王耀武,虽然滑头但也能打的李天霞,骄傲而又强悍的张灵甫,踏实并厚重的周志道,敏思且经验丰富的邱维达。王耀武的部队在人力结构上,犹如一个现代公司,搭配得非常完美。因为必须有一个像李天霞这样的鬼小子,必须有张灵甫这样的悍将,必须有周志道这样的老实人,必须有邱维达这样的贴心人,当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针对“带头大哥”王耀武来说的。这是一个由山东人、江苏人、江西人、陕西人、湖南人组成的团队。这是一个传奇的开始。

但传奇开始前很难说王耀武心里有了底。

王耀武带部队赶到万家李固岭前线后,第4军和第66军正在老虎尖、狮子岩、石堡山多处阵地消耗日军,冯圣法也开始用余部逆袭,其他部队都在助战,包围圈已开始缩小。

张灵甫第153旅(唐生海第305团、常孝德第306团)扼住张古山以东,冯师的大部分阵地被周志道第151旅接替,后者担负起主攻张古山的任务。此时的松浦师团仍想在第151旅正面撕口子,但被周志道打了回去,于是改换攻击方向,想从侧面迂回,以差不多一个联队的兵力猛攻第153旅第306团的阵地,黄埔4期出身的猛将常孝德率第306团由拂晓打到傍晚,一天之内与日军肉搏6次,创下南浔路作战激烈程度的新纪录。

第74军属中央军,虽然弹药充足,但装备一般,第51师士兵,只有一部分人持“中正式”步枪,多数人拿的还是老式“汉阳造”。打到最后,常孝德这个团已有2个营伤亡殆尽,常本人也身受重伤,团副卢醒继续指挥战斗。剩下的一个营,由于正面阵地过宽,已经有多处被日军突破。危急之下,旅长张灵甫拎着轻机枪,把残缺两营里所有能战斗的人员和杂役兵都集中在一起,对日军进行逆袭。

对于张灵甫抱着机枪扫射敌人的场面,他的手下并不新鲜。对张灵甫来说,实际上是在一点点地打造自己部队的风格和气质,他想拉出一支动动胳膊都是钢铁声的部队。为支援张灵甫,王耀武下令把全师所有的迫击炮集中使用(全师每团有一个迫击炮排),这才把日军打了回去。

张灵甫

此时日军控制了张古山。张古山不高,前山平缓,后山陡峭。日军占领张古山后,等于扼守住一个制高点,在掩护主力突围上具有重大价值。

10月7日傍晚,在万家岭的一个祠堂,王耀武召集部队长会议。

王耀武说:“怎么拿下张古山并巩固住对全歼敌军至关重要,很可能创造抗战以来的奇迹。你们有什么计策?如果是正面强攻就不必说了。”

此时已是黄昏,赣北的初秋已带凉意。祠堂位于万家岭背溪街西3公里的村边。山地的冷风从夹杂着树叶的簌簌吹进来,叫人不禁裹紧了衣服。

王耀武先问周志道。

周志道一言不发,他在想,攻占张古山除了强攻还有别的办法么?

很多人说王耀武最器重张灵甫,这不假,但最器重的人未必是最贴心的人。在王耀武面前,桀骜不驯的张灵甫当然是很老实的,一是王对他有大恩,二是王确实有能力,张灵甫心服口服。但即使王耀武一再保护和提拔张灵甫,两个人之间也稍微隔着那么一层。这是没办法的事,因为两个同样优秀且风格不同的人不可能关系近到完全的亲密无间。这是人性的一些东西决定的。所以比较起来,完完全全地把自己当成王耀武的小兄弟和纯下级的邱维达就突出了。

邱维达说:“师长,拿下张古山并不是大难题,即使现在部队已经伤亡很大。问题在于拿下后怎么保持阵地不失。”

王耀武说:“这正是我担心的。但失不失现在放在第二位,我们怎么先再次拿下张古山。”

邱维达也陷入沉默。因为他知道,部队重武器不足是最大的问题。

正如我们想到的那样,张灵甫说话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相持不下,则需用奇兵。”

王耀武侧耳倾听。

张灵甫虽是王耀武的部下,但却长王一岁。对于张灵甫,王耀武欣赏的是他作为军人决绝和坚毅。或者说,他就是天生的职业军人,每时每刻都透露出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有时叫王耀武本人也自叹弗如。早年的张灵甫又是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书生与军人性格近乎完美的结合,使张魅力自现。

王耀武说:“钟麟(张灵甫字),你有办法?”

张灵甫说:“当年魏蜀吴三分天下,曹魏灭西蜀,钟会出剑阁,为姜维所拒;而邓艾率孤旅走阴平小道,在大山中千里跃进,一举攻下成都。虽是古事,对打仗来说,不过时。我们可做邓艾。”

张灵甫站起身,指着桌上的地图,说:“到张古山峰顶,不足50米,北边正面阵地为缓坡,日军占领后多道布防,呈纵深配备,火力叠加,我军强攻无益。其峰后南面,虽峭拔险峻,但并非不可攀登。一部在正面佯攻,我带一部从后山险峰攀爬突击,打日军个出其不意,一战可成。”

张灵甫又说:“兵贵神速,今晚即可飞袭张古山!”

王耀武早已经站起身,抚住张灵甫的肩膀,说:“钟麟!此战若成,你是首功!”

若是别人,此时一定谦虚一番,张灵甫的个性在于不该谦虚时绝不废话,说:“正面佯攻的任务定是志道兄完成了。”

周志道拱拱手。

大家都站了起来。

赣北的夜色向深处钻去,山间的野花橙红寂静。在张灵甫的带领下,一支精兵在潮湿的簇叶间潜行。黎明前的山谷看来需要一次真正的伏击……

张灵甫明白,此战虽然是奇袭,但没绝对把握。

张古山后山虽然不高,假如在攀缘过程中被日军哨兵发现,那么他那些弟兄都是死路一条。所以他必须保证在第一时间先上去一个班,把4挺轻机枪带上去。为此他提醒敢死队的弟兄,不能有一点大意,不能有半点闪失。

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张灵甫带敢死队飞越险山,那张古山后山似乎必定是直上直下的。实际上没那么夸张,后山仍呈一个坡形,只是相对陡峭而已,如果往上爬的话,一不留神就会滚落山下。

日军深深懂得扬长避短,所以他们很少主动打夜战,因为这时候重武器火力不好发挥。通常情况下,只要中国军队在夜里不出击,那么日军也绝少在天黑后折腾。张古山上的日军,大多集中在北坡主阵地。

摸到山脚下后,张灵甫停住,做了个手势,大家蹲下,等待正面强攻的信号。

不一会儿,张古山正面阵地传来激烈的枪声。按事先计划,在北坡正面,周志道率部佯攻。

如果没有正面的佯攻,后面的奇袭难免不被日军发现。

张灵甫一挥手,两名队员率先寻藤觅树开始攀缘。

张灵甫随后往上爬。在此之前,他告诉一百多名敢死队员,有谁在攀爬过程中滚下山,即使摔死也不可发出惨叫声。

后面的队员一个跟着一个,在漆黑的夜色中,悄无声息地往上爬。

如果把镜头拉远,就会看到此夜的张古山后坡,一个个死士的身影在无声中移动。

山壁间虽长有藤蔓,但别指望可以一直顺着爬上去。敢死队员不得不借藤蔓、灌木、岩石三位一体,互相转换。山壁上荆棘处处,灌木丛生,很多士兵的双手都被扎出了血;因藤枝折断或山石松动,有多名士兵摔下陡坡。但无论是谁,下摔的过程中,都紧咬着牙,没吱一声。

张古山上的月亮一下子变得如此残酷。

张灵甫和5名士兵率先登顶,运上来一挺轻机枪。随后又上来五六个人,四挺轻机枪排开。

北坡此时打得正激烈,日军忽视了后山的警备,当流动哨发现后山人影憧憧时已经晚了。张灵甫一声长啸:“打!”

张灵甫抱着机枪,居高临下,带队员向北坡阵地的日军猛烈开火。

此时张古山上有日军一个大队的残部,四五百人。在正面阵地放了300多人,另外一个中队在后面做预备队。当这个中队朝张灵甫反扑时,攀登上张古山的敢死队员也越来越多,更多的手榴弹已经飞了过去。

日军虽怕夜战,但打到这个地步,第106师团的士兵也已没辙,白刃战就此打开。

张灵甫早有准备,师里没有大刀,出发前,他叫每名士兵多配了一把刺刀,用以与日军贴身格斗。

此时正面周志道那边,当然已经由佯攻变为了强攻。

两面夹击下,打到凌晨5点,张灵甫终于率军占领张古山主阵地。

张古山对日军来说是一道生之闸门,天亮后的反扑是必然的。虽然日军又一度恢复了阵地,随之又被夺下。但此时日军已没那份从容了。因为这时候,中国军队的包围圈越来越小,松浦全线崩溃在即了。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我们向日寇强盗反攻!他,强占我们的国土;他,残杀我们妇女儿童!我们知耻,我们负重,我们是国家的武力,我们是民族的先锋!我们在战斗中成长,我们在炮火里相从。我们死守过罗店,保卫过南京,驰援过徐东,大战过兰封!南浔线上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

这是《74军军歌》,作词者是田汉先生。

松浦淳六郎在漫山遍野的喊“杀”声中,终于打了个寒战。有一种刺骨的东西划入了他体内。

这个日本人胆怯了。

松浦淳六郎

此时第106师团被分割在万家岭一带的雷鸣鼓刘、哔叽街、潘村、张古山、田步苏、箭炉苏等几个村子和山包及谷底间。

10月7日傍晚,在德安郊外的薛岳下达了总攻命令。

第4、第74、第66军等部队都组成了敢死队,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向日军扔出13000枚手榴弹。当然日军也没闲着,他们也在扔手榴弹。如果这段画面被拍摄下来的话,那么观众会看到:两军士兵在相距只有三四十米的距离内互扔手榴弹。手榴弹扔完了,两军士兵也互相冲到了一杆枪的距离,白刃战也就开始了。中国的一名士兵被刺中胸口,日军的那名士兵背后就会中两刺刀;日军的一名士兵被刺中胸口,中国的那名士兵就有可能会被日军的战刀砍中。

万家岭一带的秋色中,两国士兵在红绿交叠的美景中肉搏,那景色中的绿于是慢慢减少,漫山的红叶变得更红了。

此时日军辎重兵已全部被顶到一线。

他们的作战手法更生疏,以濑川大队北川中队为例,这个辎重兵中队一个没剩,包括中尉东鸥哲雄、军曹松木吉人,以及士兵上里好盛、岩下嘉藏、梅田茂德、桥口武雄、鲛岛富夫等在内的一百来人,在20分钟内全部被第58师蔡仁杰团所扑杀。作战时通常都是步兵保护辎重兵,而在万家岭,第106师团的辎重兵被打得如此之惨,可见当时日军之窘迫与绝望。

武昌首义纪念日马上到来,蒋介石特发来电报,一是激励将士,二是叫薛岳必须在10月10日前全线奏凯。

10月10日,第74军再夺张古山,第4军攻占箭炉苏,第66军攻袭取田步苏和万家岭主峰。此时第106师团只剩下进入万家岭前的四分之一了,几个联队的两千多人的残部被中国军队分割包围于雷鸣鼓刘村一带,做最后的困兽斗。

在危险的地形,面对强大的火力,首次上战场的第106师团面对的,是众多有作战经验的中国老兵,所以该师团第1机关枪中队伍长尾崎一次有这样的回忆:“……两边陡崖夹着中间一条路,部队无法散开作战,挤成一列纵队打,前后左右都是包围我们的敌军,挪个身子都挪不动……”

因前途未卜,联队长木岛袈裟雄已命令护旗少尉随时作好焚烧军旗的准备。他的联队离松浦师团司令部最近。此时松浦淳六郎置身于一个石屋,坐在一条破板凳上闭目不语。在外面,欧震第4军的两个连一度攻到离松浦师团司令部只有150米的地方,但因夜色昏沉没能发现日巢。当时老胳膊老腿的松浦也握上了手枪。师团司令部的所有勤务兵都顶到一线。他身边只剩下了参谋长秋山义隆了。秋山拎着军刀,伏在石屋的窗口向外窥视。在屋外,樱井参谋和一个同僚正指挥着几十名日军。“如果你们(指中国部队)坚决前进100米,师团长就被俘或者切腹了。”这是战后一名日军俘虏的话。

九江的冈村并没有忘记松浦。

冈村比松浦还急。通过前方战地记者的报道,东京军部的大小官员都在关注万家岭。

由于第106师团在一线的部队长基本上打光了,冈村宁次派飞机在万家岭空投下200多名中队长和小队长。你一定会觉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查阅日军战史后,你会发现这就是事实。这是抗战八年中空前绝后的。

10月13日,两支救援部队(铃木支队和佐枝支队)会合,统一由铃木春松少将指挥。但铃木没直接去万家岭解围,而是采用了围魏救赵的方式,从东面迫近德安,与黄维第18军陈沛第60师交火。事实证明这个策略是奏效的,因为薛岳不得不抽出一批部队应对这股日军,并叫刚刚休整没几天的李觉第19师在修水南岸占领阵地,以防不测。

在这种事态下,松浦做最后一搏,连夜带部队逃出万家岭。

薛岳在发给蒋介石的电报中为没能擒获此人而痛惜,但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战绩了。武汉会战期间,虽处处血战,但更多的时候,是血战后中国军队的阵地被日军突破。比如田家镇,比如马当要塞上,比如富金山。万家岭不同,在这里,几乎置日军一个师团于死地。

在总结万家岭大捷时,薛岳对冈村宁次的用兵充满蔑视:第106师团金官桥受挫后,第101师团才开始往星子县方向移动,在庐山东西牯岭被挡住后,转而又开始用第106师团外加第27师团转攻瑞武路,这种逐次用兵在薛岳看来犯了兵家大忌。

赵子立则认为,在第27师团登陆九江后,冈村就不应该将其调到瑞武路那边,而应把它也投到德安方向,充足日军在这边薄弱的战力,保证第一时间拿下德安,使这个战略要地发挥最大作用,这样一来也就不会有万家岭这样的战役了。但日本人没这样做,反而把这边的一部分兵力抽调给第9师团,使本来就不强的第106师团更加孱弱。结果是:德安陷落时武汉会战已基本结束。这样的话,德安对于日军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

还是那句话:历史从来都是单行道,路的中央没有一个环岛,不允许人们在那里拐弯然后把经历的事情重新设计一遍。

此时的万家岭,一片狼藉。

如果说台儿庄之战是日军开战以来第一次溃退,那么万家岭大捷则是日军第一次彻底的失败。按照日本人自己写的《熊本兵团战史》的记载,此战中,第106师团被射杀3300多人,伤4000多人。

一年后,也就是1939年,第106师团的一些士兵回国,临走来到万家岭祭奠战死者,在简易的坟茔上插着竹片做的灵牌以及松枝和野花,鬼子们默然,有的失声痛哭,为身葬异国的苦鬼。没过多久,年底的时候,商震第32军第141师师长唐永良到赣北打游击,路过万家岭时,虽然过去一年多了,战场的景象仍凄惨悲凉。

将近10平方公里的战场,灌木丛中,都是军需品,白骨随处可见:钢盔、弹药箱、毒气筒、防毒面具、马鞍、胶鞋、骷髅,日军辎重兵的尸骨最多。在草丛中,有一麻袋手掌骨。按日军传统,士兵的尸体需要夺回火葬,但战斗激烈,夺不回尸体,就砍下一只手掌,以代全尸。但最后由于战斗太过激烈,这一麻袋手掌也被日军扔掉了。

唐永良捡起一面残破的旭日旗,上面写着濑川大队的字样。十六道红色的射线,在万家岭上早已暗淡无光。

0 阅读:12

日月晓史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