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33岁女子吃恩替卡韦5年,确诊肝硬化,医生:她有一个误区

智辰浏览养护 2024-11-24 03:29:0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33岁的李女士被确诊为肝硬化时,显得异常震惊与无助。

她已经服用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长达5年,却依然没能阻止病情的恶化。这种药物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一线用药,按理说效果显著,但为何她还是走到了肝硬化的地步?

医生在了解她的情况后指出,她的治疗存在一个关键的误区,而这个误区,很可能是许多乙肝患者忽视的“隐形杀手”。

李女士自15岁起就被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家里有乙肝病史,父亲在46岁因肝癌去世,这让她从小对肝病有一种深深的恐惧。

18岁那年,她开始定期体检,按部就班地关注自己的肝功能。直到28岁,她的病毒量明显升高,肝功能出现异常,医生建议她服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

刚开始服药的几年,李女士的病情似乎得到了很好控制,她安心地以为,靠着科学的治疗,自己可以摆脱家族历史的阴影。

五年间,李女士的生活看似平静。她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生活规律。在最近的一次体检中,她的肝功能指标突然恶化,B超提示肝脏已经出现硬化趋势。面对诊断结果,她难以接受:“我一直吃药,生活也很健康,为什么还会发生这种事?”

带着疑问和恐惧,她来到医院,咨询肝病专家刘医生。

“刘医生,您帮我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吃了五年恩替卡韦,怎么还会肝硬化?”李女士的语气里满是焦急。

刘医生仔细翻看她的病历,发现她的乙肝病毒DNA检测结果长期处于“不可检测”状态,肝功能也曾一度维持正常。这样的数据,按理说病情应该是稳定的。

于是,他进一步询问李女士的生活细节:“李女士,除了吃药和定期复查,您的饮食、作息、以及其他健康习惯有没有特别注意?”

听到这话,李女士有些迟疑:“平时我都挺注意的,酒一滴不沾,熬夜也很少。但……有时候觉得身体没什么不舒服,我就会偶尔少吃一两次药,或者间隔时间长一点。”

她低下头,声音越来越小,“反正病毒都检测不到了,应该没什么大碍吧?”

听到这里,刘医生叹了口气:“这就是关键所在。您对抗病毒治疗有一个误区——恩替卡韦虽然可以抑制病毒复制,但它并不能彻底清除乙肝病毒,停药或用药不规律会给病毒反扑的机会。即使病毒检测不到,也不代表病毒已经完全消失。”

李女士一下子愣住了:“可是医生,不是说病毒量检测不到就说明治疗有效吗?”

刘医生耐心地解释:“确实,病毒量检测不到说明治疗在起作用,但乙肝病毒会以‘cccDNA’的形式潜伏在肝细胞核内。这种潜伏状态的病毒是检测不到的,但它随时可能重新活跃。您长期不规律用药,可能让病毒偷偷反弹,导致慢性炎症对肝脏的持续损害,最终发展成肝硬化。”

李女士听得心惊肉跳:“那我是不是没救了?已经肝硬化了,还能治吗?”

“不要太担心,”刘医生安慰道,“肝硬化分早期和晚期,您现在属于代偿期肝硬化,肝脏功能还没有完全丧失。如果从现在开始严格控制病情,仍然可以保持较高的生活质量。但您必须做到坚持抗病毒治疗,规范复查,并且在生活方式上更加小心。”

在接下来的对话中,刘医生还详细解答了关于肝硬化的一些问题。李女士问:“那肝硬化会有哪些症状?我之前一点感觉都没有啊。”

刘医生说:“代偿期肝硬化确实可能完全没有症状,但病情加重后,可能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腿肿,甚至胃肠道出血等情况。一旦进入失代偿期,风险会大大增加,比如肝腹水、黄疸,甚至肝功能衰竭。”

李女士又问:“那我之前是不是做得还不够好?除了吃药,我还能做些什么来保护肝脏?”

刘医生点点头:“绝对不能喝酒,哪怕是少量。酒精对肝脏的毒性叠加,会加速病情恶化。饮食要清淡,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适当补充优质蛋白,比如鱼肉、鸡蛋,但不要过量。再者,避免滥用药物,一些普通的感冒药、止痛药对肝脏都有潜在损害。保证充足的休息,不要熬夜,适量运动,增强免疫力。”

听完医生的建议,李女士若有所思:“原来我还有这么多地方可以改进,那我以后一定要更注意。”

离开诊室时,刘医生特意叮嘱她:“李女士,您一定要记住,乙肝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病。定期复查和规范治疗是延缓肝病进展的关键,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疏忽而让病情发展到不可控的地步。”

事实上,像李女士这样的患者并不少见。据统计,我国约有86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超过2000万。由于乙肝病毒难以彻底清除,不少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侥幸心理,随意停药或不按时服药。

研究表明,长期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降低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但一旦中断治疗,病情反弹的可能性高达70%以上。

对于乙肝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科学治疗、定期监测病情,并在生活中做好自我管理。病毒检测不到并不等于痊愈,规范用药不能有丝毫松懈。

医生的建议不仅适用于李女士,也适用于所有面临慢性疾病困扰的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治疗态度,才是守护生命的最佳保障。

希望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篇文章中获得启发——尊重身体的信号,远离侥幸心理,与疾病和平共处。

愿每一位患者都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无论何时,都不要放弃对健康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属于“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1 阅读:135

智辰浏览养护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