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祖到死也没能捉到的天祚帝,却向女真大军自投罗网

盼丹聊历史 2023-02-11 02:56:12

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

公元1122年,金天辅六年,五月,二太子完颜宗望返回金上京,向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汇报前线战事。总共四点内容:

一是战事非常顺利,云中等山后诸州已被拿下;

二是形势不容乐观,辽军尚有数万且民心不固;

三是天祚帝逃跑,消失在阴山、天德军之间;

四是耶律淳称帝,契丹大辽又多了一个皇帝。

攻占山后诸州后,灭辽战事不是越打越顺利,而是越打越复杂。接下来的任务,也不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即:怎么捉到天祚帝、怎么对待幽州朝廷、怎么消灭残余力量以及怎么降服百姓人心。

有鉴于此,完颜宗望代表前线将领,建议阿骨打御驾亲征,“是以诸将望陛下幸军中也”。完颜阿骨打接受建议,并当场允诺六月初正式启程。

这就是初创时期的女真领导团队:评估客观、决策清晰,关键是执行力非常强。公元1122年,金天辅六年,六月,完颜阿骨打亲赴幽云最前线。

但,阿骨打移驾幽云肯定不是为了主持幽州战事。女真灭辽,实际上可以归纳为三大战役:东京战役占据东北,上京、中京战役耀武草原,山后战役突入幽云。三大战役打完,军事任务就算结束,而接下来的全是政治任务。

第一项政治任务,是解决幽云地区辽军数万和人心不固的问题。

前线主帅完颜杲的建议是移民,主要是把大辽西南招讨司的诸部百姓迁往内地,削弱这一地区的抵抗力量。但这件事太难,迁往中京,但中京残破,养活不了这多人;迁往上京,却可能人心骚动,重新造成不稳。所以,阿骨打给出的原则是“命军帅度宜行之”。简单说就是你们这些将领自己看着办,在合适的时候再行动,求稳不求快。

第二项政治任务,是全力捕捉大辽天祚帝,防止契丹卷土重来。

女真不是打不过契丹。正面硬刚,女真稳赢。但持续打、不停打,甚至以草原和幽云为战场打持久战,那女真肯定耗不起。因为女真体量小。凭借将士用命、君臣凝聚以及一腔血勇,可以铸就一把大杀四方的快剑,但这把快剑很难再展十年锋芒。所以,赶紧结束战事,然后完成以金代辽的王朝更替才是关键。而这就要求必须捉住天祚帝。

这是女真方面。

那大辽呢?天祚帝重新冒头,耶律淳突然病逝。接下来,天祚帝的大辽和萧德妃的北辽是不是可以合二为一,然后力挽狂澜?

答案是不能,原因是天祚帝一定要把大辽折腾到死。

按照北辽幽州朝廷的政治设计,萧德妃升级为萧太后、主理大辽国政,天祚帝次子秦王定升级为大辽皇帝、实现政治平衡。这个设计水准相当高。但前提是没有天祚帝。而天祚帝一旦出现,那就麻烦了。

首先,秦王定不在幽州,而在天祚帝身边。所以,幽州朝廷迎秦王定这件事,肯定没戏。因为天祚帝不答应。

其次,天祚帝还拒绝承认耶律淳为帝这一既成事实。人死了,也不行。于是,“闻耶律淳死,下诏追夺所授官爵封号,妻萧氏降为庶人,改姓虺氏”。

天祚帝的这个神操作,都不是自毁长城,而是自掘坟墓。你不承认耶律淳为帝,那耶律淳一系人马和幽州朝廷怎么办?这几乎是大辽仅剩的一批执政力量。

随即,幽州朝廷立作鸟兽散。郭药师所部的一支“怨军”,直接跑到涿州,投降北宋。国破山河在,破得只剩下幽州山河。那幽州也就只能便宜给女真大金。不是还有北宋吗?北宋以后再说,这家伙比大辽还不堪,智商完全不在线,所以幽州不会有北宋什么事。

公元1122年,金天辅六年,八月,完颜阿骨打亲自率军,赶赴今大渔泺(今河北张北一带)。完颜阿古打为什么不去北京而去张家口?因为天祚帝在张家口。

上闻辽主在大鱼泺,自将精兵万人袭之。 蒲家奴、宗望率兵四千为前锋,昼夜兼行。

完颜阿骨打和女真创业团队的精兵猛将齐聚张家口,一边搜山检林、一边穷追猛打。数万女真精兵就像猎捕野兽一样猎捕天祚帝。

但追得太急,完颜昱、完颜宗望所部四千先锋,在追上天祚帝的时候,仅剩了一千人。而天祚帝呢?齐整整两万五千人。

向导耶律余睹认为这仗没法打,建言“我军未集,人马俱疲,未可战也”。但是,女真将领谁也不答应,好不容易追上了,那这一仗就必须打。

于是,在石辇驿一带,女真以最前锋千人兵力,直接挑战天祚帝皇家主力两万五千人。

被女真人追成丧家犬的天祚帝,这时候也不跑了,非要打一场“稳赢”的仗。甚至,这家伙还带上贵妃跑到山头观战:看我大辽将士如何干死这群野蛮的女真人。

历史的画面总是惊人相似。

公元576年,周齐平阳之战,齐后主高纬携爱妃冯小怜登高观战。然后呢?然后就是志得意满的齐后主阵前逃跑,导致齐军集体崩溃,最后亡命亡国。

这一次也一样。

耶律余睹一眼望见天祚帝的豪华麾盖。然后,啥也不说,这个“二鬼子”立即带着完颜宗望等女真将士向天祚帝发动猛攻。天祚帝顿时吓懵。但马上开启要命不要脸的保命模式,抛弃大军、调头逃跑。

天祚帝逃跑,契丹军心震荡、军阵瞬间崩溃。一千女真兵不仅打垮两万五千契丹兵,而且还抓了契丹统兵大将萧德默。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不要脸的天祚帝,最后还是成功逃跑。兵可死、将可俘、国也可灭,但自己必须活。

公元1122年,金天辅六年,十二月,完颜阿骨打亲率大军进攻幽州,大辽幽州朝廷统军都监杲睦、宰相左企弓等,奉表投降。

幽州城破,意味着大辽失去全部根基之地,大厦将倾变成了大厦粉碎。但大辽粉碎比大辽将倾更麻烦,对大辽麻烦、对女真同样麻烦。

首先,耶律淳之妻萧德妃带着大辽幽州朝廷的残余力量,从古北口跑到天德军(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后投靠天祚帝。但天祚帝以耶律淳叛逆为由,杀死萧德妃。于是,天祚帝也就无法全部吸收北辽一系人马。

第二,北辽北枢密使萧干逃往奚王府(今河北滦河上游一带),自封为“神圣皇帝”,建国大奚。大辽国破之时,自家的枢密使竟然建了个国,非要过把皇帝瘾。

第三,辽将奚王回离保(又名田离保、和勒博),拉走部分常胜军(即耶律淳组建的“怨军”,到燕京之后更名为常胜军),跑到今天河北抚宁一带,然后也自立为奚国皇帝。

第四,萧德妃被杀后,太保特母哥等人拥立天祚帝次子、梁王耶律雅里为帝,又立了一个辽国,承续耶律淳、萧德妃一系,作为北辽第三代。

折腾到这么乱,那天祚帝还怎么力挽狂澜?

而这家伙也根本没想力挽狂澜的事儿,而是准备逃往西夏。北宋这个兄弟靠不住,但西夏还有一个外甥女婿(天祚帝族女耶律南仙为西夏皇后)。

公元1123年,金天辅七年,四月,完颜宗望领兵突袭青冢(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昭君墓),抓获天祚帝一众子嗣、妃子和宗室大臣。天祚帝一家,除他自己和梁王耶律雅里外,全被女真人打包带走。

逃掉的梁王耶律雅里,就是在这期间,跟着特母哥离开天祚帝,继位为第三代北辽皇帝。这伙人死活也不能同意到西夏长享富贵。契丹虽然末路,却仍有一批硬骨头。

公元1123年,金天辅七年,五月,西夏皇帝李乾顺遣使邀请天祚帝前往西夏。随即,天祚帝逃至金肃军(今内蒙古达拉特旗东南)以北,遣使封李乾顺为夏国皇帝,然后以宗主国皇帝身份等待西夏迎驾。国都灭了,但天祚帝的架子必须端着。

时势激荡中,总是变数频发时。

公元1124年,流亡阴山一带的天祚帝突然雄起,非要出兵幽云、恢复故国。原因就是变数太多:

公元1123年,金天辅七年,六月,完颜阿骨打在灭辽前线病倒;八月,在返回上京途中,病死;九月,金朝换了皇帝,完颜阿骨打同母弟完颜吴乞买继位。

完颜阿骨打都被熬死了,女真人也没能抓住天祚帝。但距离这一天已经不远。

公元1124年,被女真俘虏的辽将耶律大石不仅成功逃跑,而且还拉来一支军队投到天祚帝麾下。同时,阴山室韦“谟葛失”部,竟然派出军队支援天祚帝,草原人明确表态:站队大辽、反抗女真。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辽不仅是东北霸主,而且是草原霸主。草原诸部仍旧支持大辽。所以,我们也就明白女真为什么一定要搜林刮草捉天祚。天祚帝但凡没抓到,女真就不可能成为草原霸主。

阿骨打病逝、耶律大石归来、草原部族支持,这就是底气。所以,天祚帝不仅不跑了,反而还要出击幽云十六州。

自谓天助,再谋出兵,收复燕云。

只要是个明白人都能看出来,这纯属痴心妄想。所以,耶律大石不同意。但天祚帝肯定不是一个明白人,否则也不会在短短十年时间葬送全部根基之地。君臣二人说不到一起去,那就分道扬镳。耶律大石带领所部军队往西走,在回纥人的帮助下在伊犁、锡尔河一带建立了西辽王朝。

那天祚帝呢?

耶律大石尚在,犯糊涂就犯糊涂了,咱凭一腔血勇去收复幽云。幽州没戏,那西京大同府或许有戏。但耶律大石离去,那就真心没法血勇了,因为肯定打不过。

然而,天祚帝“灵魂附体”,一定要出击幽云。

公元1125年,辽保大五年,正月,天祚帝所部军队在奄遏水(今天内蒙古岱海)一带向女真人发起最后一击。

气势贯长虹、勇气且冲天,而结果却一片狼藉。辽军大败,兵将纷纷向女真投降。天祚帝赶紧收敛锐气,继续要命不要脸的逃命模式。

但是,这一次逃跑失败,“至应州新城东六十里,为金人完颜娄室等所获”。公元1125年,金天会三年,二月,女真大金终于捉到天祚帝。

至此,大辽国灭。

天祚帝被押回上京,但金国没有杀他,而是降他为海滨王。天祚帝说得一点儿都没错,“又与宋朝为兄弟,夏国为舅甥,皆可以归,亦不失一生富贵”,他到哪里都能不失一生富贵。即便没到西夏、没去大宋,就在女真手里,他也能享受王爷富贵。

三年后,即公元1128年,五十四岁的天祚帝病逝于女真大金。

如果幸运的话,天祚帝或许能与“好兄弟”宋徽宗见上一面。因为女真大金仅用两年时间就从北宋捉来了两个皇帝。

“朔漠纵横二百年,后人失德祀难延。从知兴替皆人事,莫向虚空问昊天”。

我们分析历史,往往从大势着眼。所以,王朝兴替是制度因素、是政治因素、是财政因素、是气候因素、是地利因素,甚至还可以说是运气因素,就是很少说是人事因素。因为人事以外的这些因素,都是构成大势的不变量或耐变量。用这些因素来解释历史,才能自圆其说。

否则,宋朝太弱是因为没有秦皇汉武,明朝灭国是因为崇祯无能。这么分析没问题,但解释的道理站不住脚、构建的护城河也不够深。

那么,真就可以不在意人事因素吗?

契丹纵横东北亚二百余年,难道不就是因为那几个关键英雄在几个关键点上的力挽狂澜?而十年时间失去东北、失去草原、失去幽云,失去全部根基之地,难道不就是一个天祚帝和一众宵小在几个关键点上的各种作死操作吗?

所以,“从知兴替皆人事,莫向虚空问昊天”。慨叹王朝兴替,有时候不需要究天人之际,恰恰应该关注那些从不被想起的简单经验和从不被忘记的人事变迁。

0 阅读:7

盼丹聊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