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懒人,懒死家中,研究发现:太溺爱娃,暗示着父母控制欲

我是棉花糖妈妈 2024-09-01 19:30:47

有人问:父母的控制欲,能离谱到什么程度?

一位网友分享她的故事:

我都25岁了,我妈经常要翻我的微信,我每一个微信好友的每一条聊天记录,她都要看。看的时候还要问我:“唉,发生了什么呀?你们怎么这么说话?”

甚至还根据我的微信步数,来判断我当天是上班,还是出去玩了。我顿时感到被监视,直接关掉了。

我一旦提出质疑、否定,我妈就翻出各种借口:不是你妈妈才不会管你、都是为你好……

我妈总是用尽所有力气,要求我条件服从。

如果我才3岁,自我意识没那么强,肯定是我妈说什么就是什么。

可我今年都23岁了,我自己的表达、想法,如果总是被人约束、限制,我只会感到恐惧,还有无尽的绝望。

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可能完全按照别人的想法而活。

如果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由爸妈全权掌控,那他的人生会如何?

中国第一懒人

现实生活中,还真有这样一个例子。

一个叫杨锁的80后,被称为为“中国第一懒人”。他在23岁那年,活活饿死了,当年还上了报纸报纸:《真的有人懒死了》。

是不是让人难以置信,怎么还会有人懒死了呢?

杨锁出生于河南某农村,他的父母40多岁才生下这么一个儿子,真的是含在嘴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杨锁父母把这个儿子宝贝得不行。

给孩子取名“锁”,也是希望他留在自己身边,留在这个世界上。

杨锁是家里的独苗,杨母成天都抱着他,哪怕出去玩耍,也始终抱着,从不让他下地。

杨锁都2、3岁了,还不会走路。

村里人感到很奇怪:“你这样整天抱着娃,他啥时候能学会走路啊?”

杨母看着怀里的心肝宝贝说道:“我家娃和你们的不一样,万一摔倒那可不行,等长大了会就走了。”

村里人只能慨叹一句:“没见过谁家孩子这般娇惯。”

当杨锁到了6、7岁了,父母抱不动他的时候,杨父就用竹筐挑着他。

即使家里经济条件困难,杨锁依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杨父杨母对这个唯一的儿子,也总是有求必应。

杨锁觉得读书累,不想去上学,老师批评他。

杨锁回家向爸妈告状,他爸妈第二天就会到学校大吵大闹。

后来,无心学习的杨锁,小学毕业就辍学在家,整天无所事事。

有时候,爸妈让杨锁干点活。可杨锁早已习惯了懒惰,根本啥也不想干。

有时候被爸妈说烦了,还会朝爸妈发脾气,甚至拳打脚踢。

杨锁13岁时,父亲去世了;杨锁18岁时,母亲也去世了。

杨锁失去了双亲,他连吃饭都变得困难起来,家里值钱的东西,也很快被他卖光了。

杨锁没了父母的照顾,整个人变得邋里邋遢的。堂哥给他介绍了好几份工作,可也因为杨锁太懒了,好几份工作都做不下去。

就这样,杨锁便一个人关在家里。而村里人出于好心,隔三差五给他送一些吃的。

天冷了,他懒得出去上厕所,干脆在家里挖了个坑,就地解决。

家里的房子四处漏网,他也照样躺在床上呼呼大睡。

某天,堂哥带着吃的去看杨锁,没想到发现他全身僵硬,人已经去世了。

杨锁家里的桌子上,还放着村里人送的各种食物,但凡他下床吃几口饭,也不会活活饿死。

就这样,才23岁的杨锁走完了一生。

表面上看,杨锁似乎因为太懒,把自己饿死了。可深究其原因,都是父母过度溺爱造成的。

真正害死杨锁的人就是他的父母,子女是不能娇惯的,娇惯子女的父母,其实就是在害自己的孩子。

溺爱孩子的背后

伦敦大学一项研究发现:

溺爱孩子的背后,是父母强烈的控制欲,父母的控制行为,和孩子以后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之间存在联系。

父母管太多,过度的控制欲,是孩子独立的绊脚石。

溺爱孩子的背后,暗示着父母太强的控制欲。

会使孩子没有机会面对生活中困难,也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都不敢尝试和别人社交。离开爸妈后,很容易活成一座孤岛。

杨锁便是如此。

我觉得,生命的意义,在于选择。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该把孩子看作一个独立、拥有选择权的人,而不是让孩子永远活在父母的选择之下。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不是爸妈的附属品,更不是爸妈的风筝。早晚有一天,孩子会独自飞翔。

而咱们做父母的,做好孩子的副驾驶,收起你的控制欲,把自主权和选择权交还给孩子。

有句话说得好:父母之于孩子,应如灯盏,而非拐杖。

学会放手,让孩子独自面对生活的真相,才是父母最大的智慧。

一个家庭,无论处于什么关系,都就给予对方适当的空间和思维,不要把你个人的意愿强加于他人。

孩子终要学会自己长大,父母也必然会离场。

所以,想让孩子拥有独立的人格,父母必须要收一收自己的控制欲了。该放手的时候,就要放手了,多给孩子一点自主空间。

0 阅读:21

我是棉花糖妈妈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