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一次最伟大的卫国战争,当时,中华民族面临危亡,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全体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发出的“最后的吼声”,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洗雪百年屈辱、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点。
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然而,过程是极其惨烈,因此,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牢记历史,不能忘记日寇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和欺辱,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他们用自己的身躯阻挡着敌人的先进武器,壮烈殉国,成为我们伟大的民族英雄,特别是经历过无数次的大会战,每一战都是血淋淋的残烈,而其中最为惨烈的,就是枣宜会战。
武汉会战之后,武汉长江上游沙市以西一段长江江防、鄂北、豫南、皖东大别山区划归第5战区,此地成为中枢门户的川东要冲,武汉地区的日军为了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同时,作好向四川重庆进军的准备,随即向湖北随枣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 ,是役史称枣宜会战。
这一地区的军队拥有相当优越的地形条件作凭借,大别山雄峙于东,桐柏山横卧在北,西依荆山,南濒长江,大洪山虎踞其中,汉水(襄河)之险贯通南北。第5战区内另有两条重要交通线,一为汉宜路(湖北汉口—湖北宜昌),一为襄花路(湖北襄阳—汉口花园),该战区进可袭扰平汉线威胁武汉地区,退可屏障川陕大后方,自古为并兵家必争之地。
1940年5月1日日军发起进攻,日寇为隐蔽其战役企图,造成中国方面的错觉,日军第一阶段战役部署,误判日军西进,只是要在襄河以东的枣阳一带寻歼我第五战区主力。
同时,事先估计日军不会进攻宜昌,因而在第一阶段作战时将担任河西守备的第33集团军和江防军主力大部调往河东,以致河西兵力空虚。及至发现日军西渡汉水后,李宗仁指挥部队向襄阳、宜城间攻击渡河日军;同时原江防军被命令火速从汉水以东赶回汉水以西,正在四川整训的第18军紧急船运到宜昌担任守备。
但渡河日军乘虚而入,推进很快。日军当晚突破防线,次日襄阳陷落。日军突破第33集团军防御后,分别占领南漳、宜城。尔后沿宜沙公路从东南面逼近宜昌。日军向宜昌发起进攻。第18军两天前才到达宜昌,仓促部署防御,日军以3个师团的兵力连续攻击。中国守军兵力单薄,不敌日军的猛烈攻势,宜昌沦陷。
日军在突破第五战区第一线阵地后进展迅速,占领唐河,并对枣阳构成合围之势。但各路日军之间空隙较大,中国守军逐次抵抗后,在日军包围圈尚未合拢时及时转向外线。只有桂军第84军173师为掩护主力转移,撤退不及,遭日军围攻。173师边打边退,当退到河南苍台,官兵伤亡殆尽,右胸中弹、血染前襟的该师师长钟毅从容举枪,自戕殉国。此为枣宜会战中国军队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日军占领枣阳。
占领这些地方后,日军怕陷于我军反包围,下令部队暂撤。10日,不料自南方迫近的张自忠第33集团军主力与正准备撤退的日军遭遇。
张自忠率部渡过襄河,挥师北向,一路疾进。不幸的是,张自忠33集团军总部的电报密码被日军截获破译,其军事部署被敌方掌握。日军调集两个师团另加四个大队扑来。张自忠和身边部队遂陷入日军重兵包围。激战之后,张自忠部被迫退入宜城南瓜店十里长山,张自忠左臂中弹仍坚持指挥。
到下午,张自忠身边只剩下卫兵数人,这时一群日兵冲到面前。突然,张自忠从血泊中站起,逼视着眼前的日本兵,竟使日本兵惊愕地愣在那里。从后面冲上的日军随即开枪,子弹打中了张自忠的头部,但他仍然没有倒下!前面的日本兵端起刺刀,拚尽全身力气猛然刺去,张自忠那高大身躯终于轰然倒地。
长山垂首,襄河呜咽!张自忠上将、高参张敬中将、钟毅中将壮烈殉国。
张自忠将军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在他生前留下的并不多的言论中,出现最多的字眼,莫过于一个“死”字。张自忠曾亲笔昭告各部队、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张自忠作为集团军总司令,本可以不必亲自率领部队出击作战,但是在这种生死观的支配下,张自忠将军每战抱定必死之心,亲临前线,指挥作战。
抗战以来,以上将军衔兼集团军总司令职亲临前线,战死沙场,张自忠为第一人。
同他一起在南瓜店牺牲的高级将领还有33集团军高级参谋张敬,他坚持协助张自忠指挥战斗。他喊道:“身死名垂乃军人殊事,今日愿与张公共存亡!”他身负重伤后又被敌人刺刀插入胸膛,壮烈殉国。
枣宜会战第五战区主力元气大伤,直到抗战结束都没有恢复,该役日军阵亡仅7000人,而我军阵亡37000人。当然,从战略意义上来说,此役之后,日军虽占有宜昌,但并未解除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而且最终日本人发现他们陷入了一直想避免的持久战深渊,最终也被拖死,这些抗日英雄的鲜血是没有白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