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历史上的1980年,这是一个特殊且值得铭记的年份。这一年,中央为了大局考虑,其中有一正两副3位领导主动辞职。这三位中央领导都曾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亦是在历史上得到正面评价。那么为何皆都先后辞职?其中到底有何内幕?
第一位主动辞职之人,就是官至副主席的汪东兴。说起汪东兴的名字,世人皆知他曾经是毛主席身边的警卫员,亦是毛主席晚年非常信任之人。
建国后,毛主席曾长期担任着中央办公厅主任等等要职,甚至还有权利指挥“8341”部队。据悉在中南海里,当年除了毛主席以外,就只有汪东兴能指挥得动警卫部队。
于1976年10月之时,汪东兴积极配合华国锋、叶帅等人粉碎了“四人帮”,亦是很快稳定了国内局势,为挽救党和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不久后,汪东兴的地位亦是得到提升,担任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等等要职,成为正国级的干部。
但是,在之后的平反冤假错案过程中,汪东兴不但坚持“两个凡是”,甚至还试图阻拦平反工作。汪东兴这样的态度,很快遭到大批老干部们的反对和批判。
在大会上,陈云和谭震林等老同志纷纷发言,批评他不再合适担任领导职位。最后,在1980年的2月之时,汪东兴选择主动辞职,从此过上离休的晚年生活。于2015年8月21日时,享年100岁的汪东兴病重去世。
第二位在1980年辞职的是纪登奎,此人是毛主席晚年时提拔的干部之一。据资料记载,纪登奎乃山西武乡县人。于1937年之时,受进步思想影响的纪登奎开始投身革命队伍,并在次年申请入党,后来一直爱地方工作。
于1951年时,毛主席南下视察工作,当时接见了时任许昌县宣传部长纪登奎。在谈话中,毛主席对纪登奎的印象非常不错。不久后,纪登奎不断得到晋升。
于1969年的九大会议上,纪登奎被当选为中央委员。1971年时,他被任命为北京军区第一政委,之后又当选了政治局委员,成为了副国级的干部。
但是,他和汪东兴一样支持“两个凡是”,甚至还阻扰平反工作,因此遭到很多老同志们的批判。于1980年的2月之时,纪登奎坦言自己不合适继续担任重要职务,于是主动请辞,于1988年时去世。
第三位在1980年辞职的是陈锡联将军,他亦是毛主席晚年十分信任的开国将领。于1976年之时,陈锡联被毛主席亲自提名,正是代替叶帅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
在当年的五十七位开国上将中,唯有陈锡联做到了如此之高的位置。后来他还担任了副总理,成为副国级干部。
在粉碎“四人帮”时,陈锡联亦是发挥了积极的配合作用。不过由于他自身有些问题,特别是在担任沈阳军区司令期间,在工作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在1980年1月之时,陈锡联主动选择辞去领导职务。于1999年6月10日时,享年85岁的陈锡联上将在北京病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