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旧立新,“破”的是枷锁,“立”的是信心!

财经早餐 2024-09-09 07:29:03

世上之事,纲举方可目张。面对经济遇到的各种挑战,比起各种具体实操层面的问题,经济政策的核心在于稳住预期,建立信心,鼓励基层齐心协力,排除万难争取胜利。而“立新”的前提,往往是“破旧”!

以旧换新,真金白银的碰撞

就在7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的通知。《若干措施》提出:“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不光是说说而已,而是拿出了真金白银!

《若干措施》的出台,对于提振目前消费形势可谓一记及时雨,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实际GDP同比增长5.0%,但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仅增加3.7%,反映消费需求仍有待提升。而消费需求的强健,体现了国民经济的内生动力,因此到了必须加强的时候了。

我们还可以看到,《若干措施》并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还利用杠杆效应,尽最大努力发挥每一分财政资金的作用。在促进内需的同时,提振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首先,《若干措施》明确提出“中央直接向地方安排15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地方自主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同时,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对汽车报废更新、家电以旧换新等的补贴资金按照总体9:1的原则由中央与地方共担(其中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90%、95%),高于2009-2012年家电下乡中央与地方8:2的补贴分担比例。

《若干措施》所确定的这一比例,在目前地方政府财政受制于房地产市场低迷和隐性债务管理的背景下,中央财政发力的必要性和有效性上升,也符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适当加强中央事权、提高中央财政支出比例”的要求。既体现了中央的主导,同时也体现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倾斜,是政策导向促进公平的直接体现。

政策的效果,是可以预期的:据中金报告,假设直接向地方安排的1500亿元资金按照“总体9:1的原则实行央地共担”,那么《若干措施》中涉及的财政资金整体约为3422亿元,保守采用财政乘数1来计算,可能能拉动GDP增长0.3个百分点左右。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历史上中国财政政策支出较多投向基建等投资项目,而《若干措施》将部分超长期特别国债投向了提振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消费,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也体现了“促消费、稳预期、提信心”的政策目标。

政策的出台,离不开充分的调研:京东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市场调研表明,消费者最有意愿参与以旧换新的品类是空调、冰箱、洗衣机、电视机等大家电(40.2%),其次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39.2%);在换新产品的性能方面,绿色节能产品(40.5%)和智能潮品(35.6%)最受欢迎。

据中金测算,2022年冰箱、洗衣机、空调、彩电、油烟机内销需求中,更新需求(不含棚改)占比分别为70%、70%、50%、69%、35%,其中冰洗彩电的更新需求已成为主导,新房带动的新增需求占比已经降低,空调和厨电品类仍有农村保有量提升带来的增量空间。

图片来源:中金公司

家电以旧换新补贴力度潜力广阔,汽车也有很大的需求空间。《若干措施》从支持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提高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提高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等多个维度,促进汽车行业的以旧换新,力度整体强于今年4月提出的《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具体可以参考下表:

图片来源:中金公司

据中金统计,截至2023年末国内柴油国三重/中/轻卡保有量约59/24/60万辆,国内公交客车在2016年需求见顶后持续下滑,主要受补贴退坡、地方财政等因素影响,新能源公交替换周期显著拉长。2023年国内大中客销量达到历年最低的4.04万辆,今年第一季度已经呈现+10%的复苏态势,而补贴此时无疑可以起到强心剂的作用。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国内的风口产业,也是冲击国内一流水平的先锋队。《若干措施》还重点加强了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力度。无论是个人乘用车,还是公交车,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体现了政策对新能源的进一步支持!

具体而言,对报废旧车并购买新车的个人消费者,补贴标准由购买新能源乘用车补1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补7000元,分别提高至2万元和1.5万元,补贴标准增长了一倍及以上。同时提出,支持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更新车龄8年及以上的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平均每辆车补贴6万元。而这些政策对新能源行业形成的利好肉眼可见!

以上我们从汽车和家电两个方面,分析了《若干措施》对消费的提振作用,也是用真金白银“稳预期,建信心”在物质层面的体现,而信心的建立不仅要靠经济基础,也要靠上层建筑,需要拆除已经不合时宜的“藩篱”,如此方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源泉迸发,造福人民!

准入新规,拆除“藩篱”——以数字经济为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的意见》,这是中央层面首次专门就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出台的政策文件。前瞻性部署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体系,通过从行政审批向标准引领的转变提高准入效率,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更好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具体而言,第七条明确指出,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聚焦深海、航天、航空、生命健康、新型能源、人工智能、自主可信计算、信息安全、智慧轨道交通、现代种业等十个新业态新领域,而这些领域,无一不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行业,未来科技发展的桥头堡,大国竞争的主战场,同时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这也是首次提出按产业类别分领域制定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实施方案。

第七条进一步指出,要用好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和各类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平台,畅通产业体系、创新资源、资本要素、应用场景、制度政策等,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前沿技术领域创新成果应用转化市场准入环境建设行动,率先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智能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加快构建绿色能源等领域准入政策体系,积极扩大数字产品市场准入。

注意这里提到的“积极扩大数字产品市场准入”,已经引发市场的广泛关注。数字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 2023年,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我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达到42.8%,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撑和重要动力。

从增速来看,2023年,数字经济持续支撑经济稳增长目标实现,我国数字经济同比名义增长7.39%,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2.76个百分点(2023年,我国GDP名义增速为4.64%),数字经济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6.45%,有效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活力。

数字经济的增长,还可以带动一系列兄弟产业。例如,作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是数字产品市场发展的底层支撑,同时也离不开环境保护、低碳节能产业的支持,而海量数字服务器的架构,会给PCB的需求形成显著提振,进而带动上游有色行业的发展。

正是由于数字经济的重大“压舱石”作用,以及在产业链上的桥梁地位,新形势下亟需从数字产品市场准入为抓手,破除不合理的条条框框,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活力与效率。

目前数字产品由于具有特殊的经济社会影响效果,因此往往也具有较高的准入条件,其中部分领域都存在对民营企业、外资的准入约束;同时数字产品制造业重大项目,以及数据要素驱动业中的信息基础设施,也有许多较高的准入条件要求。期待新规出台后,数字经济能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更大贡献。

尾声

“信心比黄金更宝贵”,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民群众通过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切身感受积累起来的。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与各地的系列配套措施形成同频共振,通过实实在在的行动,打破目前阻碍经济发展的枷锁,切实树立起全社会对未来的信心。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3 阅读:7
财经早餐

财经早餐

美好的一天,从财经早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