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作者:恩斯特弗里德·哈尼希
本书作者恩斯特弗利德·哈尼希和艾娃·温德尔,都是有着丰富执业经验的心理学家,其中哈尼希更是有着超过四十年的心理治疗经验。他们发现,很多来访者会因为芝麻绿豆般的小事而怒气中烧,或者陷入长时间的迷茫抑郁中。
这些来访者经常自责因为不够冷静,所以导致情绪失控。但两位治疗师通过精神分析和行为疗法,认为导致他们发怒或不快乐的却另有原因——很多时候,表面看起来如“蚊子”般的小事儿,触发的负面情绪却如“大象”般巨大。而这也是本书书名的由来。
两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蚊子和大象,我们要学会接纳和放下,让大象走出来,这样才不会被蚊子扰动平静的心境。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丽莎这位来访者的案例入手,聊聊讨好型人格该如何走出“大象”的困境。
害怕冲突,过度取悦别人
丽莎和丈夫住在一套公寓里。一天深夜,邻居突然找上门来,见面就怒气冲冲地说:“都几点了,你怎么还在用电钻!”丽莎赶紧回答:“对不起,可我家根本就没电钻啊!”
邻居边转身下楼边说:“如果不是你,那就是楼下,真是太没素质了!”丽莎气得浑身发抖,心想:“但愿她能相信,那根本不可能是我!”
事后她忍不住向丈夫抱怨,丈夫也觉得邻居做得有点过分,建议明天上门评理。丽莎反对这样做,可自己还是无法平静。最后睡眼惺忪的丈夫只好说:“先睡吧,毕竟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的确,在丈夫看来,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只不过是一次小小的误会,过一会儿怒气自然也就消散了。他不能理解妻子为什么会耿耿于怀,唠叨个不停。他并不知道,这个像被“蚊子”叮了一口的小误解,却在丽莎心里勾起了如大象般的情绪波浪。
在咨询室里,两位专家问丽莎:“为什么别人错怪了你,你的第一反应是要说对不起?说完后你才想起来解释,说你家根本没电钻。还有,在邻居走后,为什么你的第一想法还是在辩解,但愿邻居相信不是自己干的,你究竟在担心什么?”
经过一番痛苦思考后,丽莎回答说:“我怕她不相信我,就会对我生气,就会不喜欢我,我无法忍受这样的想法!”那么,丽莎为什么会受不了别人“不喜欢自己”呢?为什么只要觉得别人“不喜欢自己”,她内心的大象就开始兴风作浪呢?
心理学家认为,这是童年时期她的基本需求遭受挫折导致的。所谓基本需求,是人们在幼年时就已存在的需求,包括安全感,公平感,被呵护、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等等。如果它们长期得不到满足,人们就会心理失衡,留下难以愈合的创伤。
这些创伤日积月累,就会集结成一头无形的情绪“大象”。大部分时间里,它都在沉睡;但只要跟童年时期相关的事件再现,哪怕小如蚊虫,那头大象也会苏醒,进而引发可怕的情绪波动。这些相关的事件,心理学称之为“痛点”。
丽莎的痛点就是“爱与安全感”的缺失。她母亲二十岁就结婚了,婚后直接做了家庭主妇。她父亲是名建筑承包商,向来专制独行。妈妈很怕和父亲发生冲突,从小就教育丽莎不能激怒父亲,否则整个家就会陷入乌云密布、电闪雷鸣。
丽莎有个年长五岁的姐姐,从小就桀骜不驯,气得父亲多次威胁说要把她送进福利院。丽莎十二岁时,父亲和姐姐再次发生冲突。父亲要冲过去打姐姐,丽莎不知哪里来的勇气,大哭着抓住父亲,成功地保护了姐姐,并使其逃脱了惩罚。
尽管表现出了惊人的勇气,但姐姐因为反抗激怒父亲的场景,还是让她感到后怕。她意识到自己不能学姐姐,必须放弃自我,顺着父亲的意思来,才能得到父母的呵护,才能维持全家的安宁。于是小小的丽莎学会了取悦父母,避开冲突。
渐渐地,这种“讨好型”人格成为了她的本能,就像一开始邻居找上门时她表现的那样。她没有第一时间反应过来自家没有电钻,而是首先进行了道歉。而当丈夫要去找邻居评理,这潜在的冲突加剧了她的恐惧。进而她也不敢劝阻,因为这会引起丈夫的不满。
由此可见这种人活得有多拧巴,只能委屈自己来取悦别人,但“委屈自己”并不能避开冲突,就像西方那句古老的格言所说:“恶邻在侧,最虔诚的人也无法宁静生活。”而且这种委屈也是对自己的伤害,长此以往要么激烈爆发,要么在内耗中走向抑郁迷茫。
既要安全感,也要坚持自我
最终,在两位专家的引导下,丽莎识别出了内心的“大象”,那就是被拒绝带来的不安全感。即便已是成年人,但只要遇到一个类似的难堪局面,那头大象就会把她拉回童年,重新经历那些难以诉说的负面情绪,诸如无助、恐惧、愤怒、悲伤,等等。
那么,丽莎该怎么改变这种心理困境呢?答案就是提醒自己已成人,拥有更大的力量。丽莎的问题主要出在童年时期,那时的她过于弱小,无法应对与父母产生冲突的局面,所以不得不忍气吞声。但现在她已长大了,有足够的力量坚持自我。
当然了,对丽莎来说,这样的思维模式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她要经过反复的练习,甚至会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才能切断蚊子和大象的联系,让自己面临痛点时也能保持冷静。那么,其中一个重要的练习,就是训练自己下意识的反应,不要让大象浮现出来。
我们还是回到刚才那个场景。遭遇邻居的无端指责时,丽莎下意识的心理反应是“内疚”,并为自己“触怒”别人而道歉;然后才是辩解“但愿她相信这不是我干的”。此时她可以换一些反应模式,既能保护自我,也不会影响到人际关系。
比如说再遇到类似场景时,丽莎可以尝试着用“愤怒”反应来代替“内疚”反应:“这位邻居真是无礼,竟然无端攻击我!”当然这是她的心理活动,但她也可以据此跟邻居据理力争说:“在指责之前,你至少应该先问问,我是不是在用电钻!”
丽莎还可以尝试另一种心理反应模式,那就是“惊讶”。遇到邻居半夜敲门,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也是“惊讶”,此时的下意识动作是摸着胸口说:“你吓了我一跳,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有,如果丽莎并没觉得噪音扰民,就会对邻居的小题大做不以为然,她的第一想法会是:“这真犯不上如此大动肝火!”尽管如此,面对邻居她还是可以表现出同理心,说:“不过钻头的声音确实很刺耳,让我想起了从前看牙的经历。”
最后,丽莎还可以参考丈夫的建议,那就是第二天登门拜访那位邻居。但拜访的目的不是为了指责,而是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她可以告诉邻居,自己理解对方的痛苦和愤怒,并同时强调良好的邻里关系对自己也很重要。
不过,两位作者提醒丽莎向他人表达意愿是有风险的,有可能被拒绝或被否定。但即便如此,如果能意识到自己的力量,那么这种拒绝和否定就只是蚊子,而不再是愤怒的大象。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个习惯于讨好别人的小女孩就能真正长大。
而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丽莎也放弃了以前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那就是要身边的人都无条件地喜欢自己。她列出了社交圈里经常交往的人,思考他们的重要性,以及如果某些人不喜欢或拒绝自己,又会有什么后果。最终,丽莎发现这其实并没什么大不了的。
或许这就是心理咨询的作用,它帮陷在牛角尖里的丽莎换个角度看问题,并找到了脱离困境的路径。最后,丽莎变了,尽管她还是像从前那样善解人意、乐于助人,像帮助姐姐那样帮助弱者,但同时她变得更为自信,勇于为自己发声,为自己抗争。
好,本节的内容我们就先讲到这。在这里,我们讲到了具有“讨好型人格”的丽莎发现了蚊子背后的情绪大象,并突破困境,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