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的转折:佛教艺术融于中华

鹰哥爱写文 2024-08-30 01:51:41

《美的历程》作者:李泽厚

​佛教传入中国

在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中,尤其是中国古代美学的发展历程中,“外来因素”从来都是促进中国文化进步、革新的重要力量。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成为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流传至今的文明,就是因为它善于吸纳外来优秀文化的营养,而不是盲目排外、闭门造车。

回顾历史,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最大的外来因素,就要属中古时代的佛教文化和艺术了。

佛教艺术起源于古印度,后来传入中国,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并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化佛教,为中华文明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而在研究中国古代的佛教艺术时,我们不能把历时数百年的历史过程当作一个整体对待,而要对不同的历史时期进行具体的分析。从接受、到发展,再到逐渐消减,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复杂的过程。

佛教最早是在汉代传入中国的,但是当时的影响并没有很大。它在中国广泛传播,流行开来,并且成为门阀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在整个社会占据统治地位,是在战乱频繁的南北朝时期。

在当时,北方的北魏和南方的南梁,先后把佛教定为“国教”,从法律意义上确立了佛教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佛教的这种地位,到了隋唐两代依然延续了下来,在唐代达到了全盛时期,还产生出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宗派——禅宗。

在那之后,佛教在中国的地位产生了变化。伴随着唐宋时代的变革,传统的儒家学说重新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佛教也就不再是官方独尊的意识形态,而成为民间宗教信仰的一种,一直延续到今天。

回顾佛教在中国的这段辉煌时期,我们可以发现,它的传入、发展、兴盛到衰落,整个过程几乎是与门阀士族的起落同步的。

佛教的兴衰,背后反映的是士大夫统治力量的兴衰变化,二者同命运、共始终。

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会接受佛教、选择佛教呢?背后的原因十分复杂,简单而言,有两方面的关键因素。

一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主张与中国本土的哲学传统有相似性,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中国人都能在佛教思想里找到共鸣。

二是佛教主张和平、忍让,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团结,在战乱席卷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点满足了统治阶级管理国家的需要,也反映出了老百姓的内心诉求。

如何欣赏佛教石窟艺术

那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佛教艺术形式,主要体现在石窟艺术。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冈石窟,等等一系列的著名文化遗产,都是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

这些石窟,虽然有着共同的主题,那就是“佛教”,但是在具体的艺术表现中,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反映出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独特性。尽管同样是硕大无比的佛像,同样是五彩缤纷的壁画,各地、各时期的石窟艺术内容却并不相同。

我们以敦煌石窟中的壁画为例,就可以明显看出,从北魏开始,之后的隋、唐、五代、宋、西夏等历史时期,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神的世界。它们不仅题材、主题不同,壁画中的面貌、风度也有非常大的差异。

因此,如果想要真正欣赏中国的佛教石窟艺术,就要了解它们背后时代变迁和历史发展,认识到壁画、雕塑背后蕴含的美学和哲学观念的转折。

首先是中国佛教石窟的第一个阶段,从北魏开始。

无论是云冈石窟、敦煌石窟,还是麦积山石窟,它们的历史最早都可以追溯到北魏。而当时兴起的建造石窟的热潮,是从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学来的传统。因此,在各地洞窟的壁画里,具有古印度特色的题材、故事,就占据了画面的中心。

在其中,最为普遍的故事叫“佛本生”,也就是描写佛祖释迦牟尼成佛过程的许多传说故事,比如“割肉贸鸽”、“舍身饲虎”、“五百强盗剜目”等经典故事,我们今天在莫高窟、龙门石窟,都还可以见到。

这个时期的洞窟中,也已经有了大大小小的塑像。可以说,和壁画相比,雕塑才是洞窟的真正主人。无论壁画多么精美,都只是为了衬托位于洞窟中心的佛像。壁画越精美,就显得佛像越庄严。

而佛像之所以要显得庄严,就是因为它是人们膜拜的对象。作为一种宗教,佛教需要让信徒的信仰有所依托,于是,人们把希望、美好、理想,都集中地寄托在佛像身上。

北魏的雕塑,也就因此产生了巨大的成就。从云冈石窟早期的威严庄重,到龙门石窟、敦煌石窟和麦积山石窟成熟期的“秀骨清相”,北魏石窟雕塑显得神情奕奕、飘逸自得,没有人间烟火的俗气,形成了中国雕塑艺术的理想美的一个高峰,也代表了人们所向往的美的最髙标准。

在北魏之后,中国佛教石窟的艺术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产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内容和形式。

在这个阶段中,中国本土的思想力量,比如理性主义、历史主义,逐渐战胜了外来的宗教力量,华夏传统成为佛教艺术的主流,带来了佛教的中国化。

佛教艺术在中国的本土化、世俗化

佛教的中国化,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本土化和世俗化。这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

本土化,指的是佛教在中国吸收了中国本土的思想,而不是简单地模仿古印度佛教的内容。在思想观念上,唐代产生了中国本土的宗派——禅宗,而在佛教艺术领域,也出现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内容。

世俗化,指的是中国的佛教艺术不再局限于描绘宗教性的内容,佛祖、菩萨固然重要,但人们的生活、思想和观念,也被纳入了佛教艺术的范围。甚至连佛祖、菩萨的样子,也都有了人间的气息。

这种变化,从北周和隋朝就开始了,当时中国佛教石窟明显地发生了变化,既体现在雕塑的面容和形体上,也体现在石窟壁画的题材和风格上。这种变化在唐代建立以后继续发展,到盛唐时期成熟起来。

我们先来看雕塑。

在北魏,佛像雕塑的特点是秀骨清相、婉雅俊逸,到了隋唐,这种特征明显地消退了,隋代的佛教雕塑方面大耳、短颈粗体,显得古朴厚重,而进入了唐代以后,佛像就更加健康、丰满,形成了独特的“大唐气象”。

与此同时,唐代佛像有了更多的人情味和亲切感。北魏的佛像,显得超凡绝尘,充满了不可言说的智慧。唐代雕塑则不同,变得慈祥、和蔼,佛像的面容平静、慈悲,有一种关怀众人的情感,看起来佛祖和菩萨更愿意接近人间、帮助人们。

于是,佛像和信徒的关系也改变了。佛像所代表的佛陀、菩萨,不再是高不可攀的神灵,而是能和信徒对话的对象。他们管辖世间的万事万物,所以信徒有任何愿望或请求,都可以向这些佛像诉说,祈求他们的保佑。

伴随着唐代佛教雕塑的中国化和世俗化,洛阳龙门石窟的核心部分——奉先寺佛像群,就代表了这个趋势的最高峰。

尤其是处在这个佛像群中心的本尊——卢舍那大佛,髙大、宏伟、圆润,又带着亲切动人的表情,成为当年信徒朝拜的对象,也是今日中华文化艺术的不朽经典。

好,那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壁画。

整体而言,壁画的风格转变,也遵循了和雕塑同样的方向,中国化意味着本土化和世俗化。

首先是壁画题材和主题的转变。那些从古印度传来的“佛本生”的故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净土变”,也就是人们幻想出来的各种“极乐世界”的佛国景象。如果说之前的故事重点是强调人间的苦难和修行的不易,那么,在新的壁画主题中,精神的圆满和生活的幸福,就变成了更为鲜明的内容。

而在绘制这些壁画的时候,唐代的画工也有了新的创作思路。他们绘制了衣襟飘动的舞蹈场面,绚烂华丽代替了粗犷狂放。壁画中的马,也从瘦削变成了丰润,在空中聆听佛法、守护信徒的飞天,也从男性形象变成了女性。整个场景、气氛、情调,都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发生的,是壁画中对于人间生活的关注。

一方面,对山水景色、亭台楼阁的描绘多了起来,而且这些山水和楼阁不再只是宗教故事的背景,而是更多地开始写实,具有了可独立观赏的意义。比如敦煌莫高窟里的《五台山图》,就用鸟瞰的视角描绘了佛教名山五台山的大小寺庙与高峰峡谷。

而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现实生活有了更多的关注,所以唐代及以后的壁画中,出现了更多的人间生活场景。从上层社会的宴会、阅兵、交游,到中下层百姓的旅行、耕作、劳动,都被记录在壁画之中。

而这种变化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意味着,人世的生活战胜了天国的信仰,艺术形象也超出了宗教的教义。这就是佛教本土化、世俗化带来的最深远的历史影响。

0 阅读:3

鹰哥爱写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