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白之冤——司马南不是民营经济低迷的罪人

董小华评趣事 2024-03-25 02:22:55

最近,随着司马南在互联网上的噤声,司马黑们陷入了一片狂欢,他们个个欣喜若狂,弹冠相庆。这些俄黑、毛黑、岳黑秦粉、中医黑、儒黑、颜革们终于长舒了一口气,他们的借刀杀人之计成功了,大患得除,如愿以偿,自然感觉网上再也没有揭露他们的人会出现,安全感飙升,自然长舒了一口气。

我就此质问一句,邪恶战胜了正义,难道世事就这样颠倒下去,无可救药了吗?

有一位昵称叫“带您珠海一日游”的司马黑是这样给司马南定罪的:

“媒体人司马南若挑起群众对民营企业的仇恨,可能会带来以下危害:

1、社会动荡与不稳定:

通过媒体宣传和煽动,司马南可能引起群众对民营企业的不满和仇恨情绪。这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不稳定,造成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恶化,甚至可能引发社会治安问题。

2、投资和创业环境恶化:

民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创新和就业起到关键作用。如果司马南挑起群众对民营企业的仇恨情绪,可能使得投资者对民营企业的信心减弱,导致创业环境恶化,减少了投资和创业的意愿。”

我对这篇谬文的点评如下:

此谬文只是一味的宣判所谓的罪名,不说证据有哪些?司马南如何宣传和煽动了?不见原话内容有哪些?他一概拿不出,这就是典型的司马黑罗织栽赃莫须有的方式,即秦桧模式!

从中可见他们的为人就是这样的不地道,甚至是猥琐。所以我才愤然写了一首诗讽刺司马黑这个腌臜群体:

诬词栽赃毒焰长,无证之论唬群盲。

有种驳倒司马南,没种才做小人谤。

我对司马黑的这种挖苦,是出于他们的当之无愧,因为他们确确实实在丧着良心说话。因此每当我把这首诗发到他们的帖子下,他们都无言以对,可见他们的心是虚的。

司马黑们指鹿为马,偷换概念,硬生生的把司马南揭露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不良商家说成是司马南贬损民营经济,是挑起群众对民营企业的仇恨。

请问司马黑?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不良商家能列在民营企业的必保之列吗?如果侵犯消费者利益的不良商家受到了保护,那岂不是黑白颠倒,惘顾广大消费者的利益?这让做为消费者的广大普通老百姓情何以堪?这让老实本分循规蹈矩的良心商家何以自处?

如果不给无良商家曝光,不让无良商家付出代价,难道为了不在竞争中吃亏,就得让善良的商家也有样学样的去学无良商家吗?这就是自由市场经济的底色?

司马南呼吁管制的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无良商家,这些无良商家哪一个没有因为侵害消费者的权益被国家处罚过?司马黑们能说出一个也可以?司马南呼吁过管制华为吗?司马南呼吁过管制宁德时代吗?没有!

好的民营企业能因为司马南揭露害群之马而受益,因为他们知道司马南的做法对保护善良商家是有利的。反过来,无良商家侵犯消费者的权益,本身就是万人恨,这还需要谁来挑唆吗?老百姓最识好和歹。

言至此处,已经证明以伪经济学家为首的司马黑们运用南辕北辙的方式成功的转移矛盾焦点,从而回避了民营企业经济发展低迷的真正原因。

因此下面再把话题转到导致民营经济低迷的原因上来谈一下:

既然民营经济低迷的原因和司马南无关,那么造成民营经济不景气当然就是另有原因了。

有道是,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此我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调查研究,广泛收集和了解到了许多民营企业主所倾诉出的,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难点。并从中发现,这些难点才是民营经济低迷的真正原因,下面我把它们一一列举出来,并且加以剖析,以便发现其中的问题之所在。

一、民营企业融资难

民营企业融资困局是: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难、融资成本高三大障碍依然无法得到有效解决,金融环境不良是民营企业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企业运营资金比较少,找到赚钱项目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就显得非常突出。银行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虽然央行已经定向降准,但是资金也只能流到金融机构这一块,因为对于银行来说,放贷给民营企业的风险较大,生怕出现大量坏账。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融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存在借款门槛高、贷款利率高等问题。据了解,民营企业普遍融资成本可达12%。银行、金融企业对中小企业特别是民企处处设立门槛,无视国家三令五申支持民企的政策,保证了公务员和国企有固定收入阶层的利益,却无视民企的生存。一般银行都愿意把钱借给国企,因为风险更小。

另一方面,金融市场对民营企业的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渠道也存在着较高的门槛和限制条件,导致民营企业难以获得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因此长期以来,民企只能自行融资,这些问题使得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被压缩,难以充分释放其创新和创业潜能。

从民营企业内部情况来看,民营企业都是靠自身的积累起步逐步发展起来的,资本的原始积累往往靠自身积累或者是从亲朋中借款来实现,所以民营企业普遍存在本钱小、底子薄的问题,缺少银行贷款所必需的担保品,导致从银行渠道 融资的空间就非常小。

但这些因素的产生,主要还在于民营企业的信用建设问题。融资方给民企投资最怕的是不知根知底,老百姓经常也是相信场面,而不了解信用,所以中国的融资问题很突出。有人说既然民营企业融资难就给融资,这个观点是不对的。

问题的关键之关键是民营企业要让自己企业的信用更加透明,让银行和普通人敢投资。因为融资是要还的,只有确定融资可以收回,借资方才觉得可以尝试出借。否则出借资金有去无回,谁还乐意借钱。

所以信用建设的路子没有错,法律帮忙讨债也没有错。让人相信借钱能够收回,这才是正途。其实信用建立是挺难的事。建设信用几十年,把它毁掉只需一天就够了。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民营企业支持的力度加大,民营企业资金的紧张状况虽有所缓解,但融资瓶颈并未真正打开,究其原因是:

1、信贷投向的制约,金融重点支持高效益项目和企业,支持有一定自有资金的企业。

2、民营企业规模小,难以对银行形成吸引力,银行对民营企业有惜贷、惧贷现象。

3、贷款抵押、担保难,金融部门信贷条件高、办理手续繁琐,与客户互信度低,信贷总量小、额度低等等,这些都不适应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

资金匮乏是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从外部环境看, 中央已经出台相关政策,同意银行向民营企业增加贷款,但是由于上述各种原因,银行还是愿意更多地向大企业投放贷款,而不愿意向规模不大的民营企业放开代款业务。

在直接融资方面,企业内部职工集资和社会集资曾是民营企业筹资的一条重要渠道。经过近年来的金融整顿,民营企业原有的这类融资渠道被关闭了,同时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配套的融资体系又没有相应地建立起来。在资本市场上融资也很困难,尽管目前股票发行实行核准制,企业上市不再由政府推荐,预示着将有更多的民营背景的公司能够上市融资。但是因为一些民营企业由于规模较小,没有上市的条件,因此无法通过股权融资来解决融资问题。

二、民营企业内部结构问题

民营企业产权结构与管理结构不尽合理。大多数民营企也本质上仍是家族控制型企业,而这种家族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民营企业的成长。

还有就是民营企业因内部冗余问题突出,并且在技术能力、人员素质能力、管理水平能力等方面均有不足,所以经营者素质有待提高。

我国民营企业普遍采用的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家庭式管理,由于民营企业家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管理手段落后,尤其是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导致管理混乱,经营无序,往往以企业破产倒闭为代价。这种形式已经成为阻碍民营企业继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民营企业难以留住优秀人才

民营企业留住人才难,现在的人与过去不同,现有的人更加争功近利,你想让优秀的人才与民营企业一起创业并不容易,没有优秀的人才队伍,企业没有竞争力,也不可能发展壮大。

而现今00后年轻人不愿意到工厂做员工,每到企业有单时,招不到人做,投资自动化设备太贵,融资又很困难所以买不起。

在吸引人才方面,私企早期的薪金优势已经荡然无存。因为国企改革是按照西方市场经济的惯例而行的,因此大幅度增加了国有股份公司高管的薪酬,改得和民企一样,无论企业亏赢,高管薪酬不变。在平起平坐的前提下,民企在和国企争夺人才这方面的优势已经消失。因此民企更要注重实行科学管理,突出人才的重要地位。

在新经济时代,必须扭转在民营企业内极易滋生的家族式管理、个人化管理倾向,实施科学的、规范的人才激励和整合体制,以吸引、激励各种优秀人才,包括来自国际的高级技术管理专家,给他们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以带动企业核心素质迅速提升。

四、民营企业运营成本沉重

民营企业运营成本日益沉重,难以获得切实有效的支撑。除供给侧改革带来的原材料成本上升外,仍有其他多种因素推动民营企业成本居高不下,为民营企业的日常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如,上涨的高房价已经影响到实体经济发展。租金上涨,地价也在涨,原材料成本也在涨,潜规则导致隐形成本非常高。民营企业的人力成本也日渐上涨,老龄化社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员工的工资也日渐上涨。这些因素导致企业各项成本费用都在上涨,这让企业实在承受不起。

所以民营企业受到冲击越来越大。民营企业在创造就业岗位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也使得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和最低工资标准两年一次的调整对民营企业人工成本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

五、民营企业税收重

民营企业税务成本沉重,是避不开的话题。2017年约2/3的税收收入增加额来自民营企业。

很多民营企业都在传颂着这样一句话:“不偷税漏税是等死,偷税漏税是找死”,目前很多民企被沉重的税负压力喘不过气来,根本没有积极投资进取之心。尽管国家也在税负方面进行了营改增试点改革,但是部分行业的民营企业觉得实行了营改增试点,他们的税负更重了,从曹德旺迁厂美国一事便能看出端倪。曾经有一个小公司老板抱怨说,辛辛苦苦做公司一年,营收两百万,交完税之后工资都发不起了。

据2017年发布的《2017中国民营企业税负报告》称,2012年以来,我国处于“经济增速放缓期”叠加“结构调整阵痛期”的发展阶段,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普遍堪忧。以上市公司为例,我国制造业资产回报率不断下滑。据相关资料显示,2009年~2011年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资产回报率的平均水平为11.7%,2016年已降为7.1%。但2012~2016年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平均实际利润税负上升至74.2%,而2009~2011年间,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际利润税负为61.6%。所以中国企业家把中国税率叫做死亡税率。反过来看国际上的企业税率,作为比较,列一下世界十大经济体的综合税率:

美国43.8

中国64.6

日本51.3

德国48.8

英国33.7

法国49.0

印度51.7

意大利55.4

加拿大21

所以,在经济下行环境下,只有降低民企的税负,才能更有利于其摆脱现实困境。现在国家减税力度越来越大,2019年国家已大幅度降税2万亿元,可实际企业的实际支出在增加,税务支出明降暗升,民企老板们也是十分头疼。原因是《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让私企老板们无法再利用个人转账逃避税费。

为何国家大力减税降费,一些企业却感受不到呢? 一是有些企业不够正规,原本就存在违规避税的行为。而另一方面是私企老板对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熟视无睹,而财务人员对如何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进行降税操作把握不精。

因此,作为企业的老板和管理层,要尽可能地弄明白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享受到国家优惠政策的好处,为企业降本增效。

六、制度层面对民营企业的影响

制度瓶颈是导致民营企业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制度层面没有相关制度保障民企和国企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在工程招标,银行放贷等方面民企处处受限,客观上助长了国企一家独大,无视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在政策、法规执行方面存在着不完善、不规范等问题,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比如,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使用、项目审批、融资等方面存在不公平待遇,给民营企业的市场准入和发展空间带来了限制。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支持也存在不均衡、不到位等问题,导致民营企业在政策红利中分得的较少。

七、民营企业打造自主品牌难

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打造自主品牌非常难,打开市场难,扩大市场难,民营企业打开产品市全靠自己。

民营企业依靠自己的能力几乎无法打造自主品牌。因为费尽千辛万苦打造的品牌被侵权后,救济途径难以立竿见影,被侵权后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尤其是专利发明、版权、实用新型等知识产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有些企业花费大量研究费用发明的产品、设计的服装、外观设计,然而不出一天华强北、淘宝就出现大量同款了。这对于原创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无论是金钱上还是积极性上,但又不能在最短的时间处理妥当,长期以往将挫伤创新的积极性。

八、民营企业产权问题的制约

民营企业产权问题,并不只是是股权,很多的权利都是产权范围内。比如说产品侵权,盗版。盗版好不好,当然好,免费的当然是最好的。国家用产权保护鼓励原创,鼓励创新,创新型的企业就乐意投入更多资金去搞研发。

比如医药吧,把我国上市公司医药研发费用加总一下,大概不到辉瑞一家医药企业的研发总金额。

当然这也是很难两全的事情,只要实行知识产权的保护,别家药企无权仿制,因此被知识产权所保护的药品就贵。想要药便宜,就不要指望知识产权的保护,也不要指望有很多的创新研发。

印度这几年从强制仿制已经迈向了知识产权保护。一般来说WTO都给15年的期限,分阶段要求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印度是如此,预计未来不管愿不愿意,中国也会是如此。既然一定要走这条路,那么就早早明确下来。

九、民营企业产业升级难

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只有30年左右,民营经济还未形成成熟的运行模式,一些外企的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大部分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还是比较陌生。因此在国内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的民营企业必须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在企业管理理念、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整合升级,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完成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投资经营领域已实现突破性进展,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行业的商业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了,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如何进行商业模式的升级,民营企业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全新商业模式,需要顶级专家参与才能完成产业升级,完成商业模式升级。

发展只有30年左右,民营经济还未形成成熟的运行模式,一些外企的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大部分中国的民营企业来说还是比较陌生。因此在国内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的民营企业必须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在企业管理理念、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等方面进行整合升级,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完成民营企业的转型升级。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投资经营领域已实现突破性进展,但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行业的商业模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要了,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如何进行商业模式的升级,民营企业根本不具备这种能力,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全新商业模式,需要顶级专家参与才能完成产业升级,完成商业模式升级。

十、民营企业外部环境不稳定

外部环境不佳。然而,责任不应该给予太多,要考虑成本效益够稳定。

我们是在变革中的国家,我们要关注生态,安全生产,关注更多的事情,这些都是企业需要新承担的社会责任益。或者说考虑效率。更重要的,要有一个可行而且稳定的制度。

十一、民企赚钱难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粗放式的发展模式结束,各行各业赚钱是越来越难,民营企业赚钱更难,许多容易赚钱的项目不会给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只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寻找赚钱机会,而现在市场上容易赚钱的机会根本就没有了,能赚钱的机会要求是越来越高。

对于企业来说,如果不赚钱,时间长了只有关门大吉。

十二、困扰民企的政策繁复性问题

关于政策繁复性问题,民营企业跑多少趟政府部门不是重点,重点是如今我们的政策的确是越来越复杂了。营改增本来的目的应该是简化税收,但是如今我们的特殊性政策越来越多,有财税方面的朋友告诉我光增值税方面的特别优惠条款有150多条,各种没有实际意义的政策很多。

国际税制专家有指明过税制的方向,不是搞特殊化,而是搞统一而明确的税制,诸如新西兰的增值税,统一税率12%,没有优惠,该开票的地方都统一开票,能抵扣的地方就要企业充分的抵扣。所以制度应该是变薄,做减法。

十二、外贸环境恶化使民营企业举步维艰

中国之外的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也是导致民营企业困境的原因之一。全球经济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因素,如对外贸易摩擦上升、汇率波动、金融风险等,都对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发展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下,民营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

十三、民企与国企间处于竞争弱势

国有企业在改制和改革中竞争力不断增强,由于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因此国家给民营企业的政策优势相对逐渐弱化,民营企业处于不利的地位。

国企的确具备相对的竞争优势,比如油价是有地板价的,跌到40美元以下,油价就不再下调。当然在价格上涨的时候中石油也保障供应。但是对于民营企业,民营困难的时期正是国企同样困难的时期。诸如油价跌入40美元以下,绝对是经济不好的时候。而这个时候保持国企的生存势必挤出民营企业的利润。这仅仅是价格一点,还没有说很多国企和民企直接的竞争。

民企不同于央企、国企具有天生机制优势享受政府照顾,也不同于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初就享有多重政策优惠。在一些行业准入方面,民营企业的困境是,几乎所有重要的传统行业都被国企绝对垄断,留给民营企业的蛋糕实在太少,民企准入门槛高,很多行业甚至没有准入资格。

市场竞争不公平也是导致民营企业困境的原因之一。一些国有企业拥有更多的资源和优势,比如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市场份额等,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这使得民营企业面临着与国有企业不对等的竞争环境。

十四、行业垄断、市场壁垒影响民营企业发展

一些行业存在垄断现象,形成了市场壁垒,使得民营企业很难在这些行业中分一杯羹。与国有大企业相比,以中小资本为主的民营资本投资的市场准入仍然存在一定限制,民营企业的投资领域相对较少,投资通道相对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

一些地方和部门仍然存在轻视民营企业的情况,例如在审批许可、融资担保、招投标等方面,存在 ‘卷帘门’和 ‘玻璃门’等市场壁垒情况,这严重影响了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

持续破除各类影响公平竞争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行业隐性壁垒以及对民营企业的歧视性政策,涉及准入门槛、项目审批、企业融资等,涉及到方方面面。

因此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应当允许民营企业平等地参加项目竞标,与国有企业一样在项目资本金、贷款贴息、风险补助、进口设备减免税、出口经营权、对外投资、配套设施等方面享受国家政策优惠待遇。

其实国家采取政策祛除不必要的行业壁垒是应该的,但某些经济学家借祛除行壁垒的名义推行全盘私有化,那就其心可诛了。

2006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说:“国有经济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                 在我国,国有经济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技术设备,积聚着我国最先进的生产力,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包括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部门和行业,主要是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七大行业。

法律规定对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国家对其经营者的合法经营活动进行保护。国有资本投向服务于国家的战略目标,重点提供公共服务、发展重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科技进步、保障国家安全。

国有资产是法律上确定为国家所有,并能为国家提供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和。就是属于国家所有的一切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总称。因此国有资本不可被私营资本所取代,因为国有资本是唯一的全民所有资本或者社会资本。只要落实全民所有,让全体人民直接收取国企的红利,这对于全民共同富裕有着重大的意义,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因此,国有经济的基础不能撼动。鼓吹全盘私有化的某经济学家用中海油兼并美国尤克斯石油公司,未获得美国政府部门的批准,理由就是要维护美国国家经济安全。来引申出所谓:

“可是,美国并没有这个领域的国有企业啊?美国也没有这个领域的国有企业在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啊?由此可见,经济安全其实和国有企业在行业中是否占有垄断地位没有关系。”这些话来否定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但是不要忘了,中国的国有经济除了拥有逆周期经济调整的不可替代功能外,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美国虽然私有化程度比中国大,但是美国所得税是累进税,收入越高,纳税率越高。收累进税的目的防止贫富差距过大,这一点中国还没有实施,因此不可能会放弃国有经济这个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保障。

综上所述,民营经济陷入低迷的原因繁缛而复杂。其中最主要原因是经济处于周期性衰退,老百姓口袋里没有多少余钱,内需疲软,再加上美国对中国的贸易战,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导致经济不景气。

而从内外发掘出这十多种原因之下,竟然没有一条是涉及到司马南的,因此所谓打掉司马南就会使民营经济的與论环境向好发展的说辞纯粹是瞎扯淡!所谓庸医误国,头疼医脚就是指诬陷司马南这个司马黑群体的。

奉劝那些在司马南身上打歪主意的伪经济学家们不要整天不务正业,庸医误国。要把心用到正处,花心思来解决上述导致民营经济低迷的病因,开出药到病除的药方才是正途,否则辜负了经济学家这一富丽堂皇的桂冠。

0 阅读:0

董小华评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