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天庭调休记

水冠三军谈民间 2025-04-27 20:36:53

大宋宣和年间,汴梁城的虹桥下,有个卖糖画的老头儿,人称张糖人。他的糖画摊子就支在桥墩旁,熬糖的铜锅终日冒着金黄的气泡,糖丝在阳光下拉出七彩的光晕。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老头儿的手艺出神入化,捏个兔子能活蹦乱跳,画条龙能腾空三尺,连宫里的娘娘都差人来买过。

这年中秋,张糖人收摊时,见桥边蹲着个老道,身着青布道袍,腰间挂着个葫芦,白发长须垂到胸口。

老道盯着桥墩上的影子,嘴里念念有词:“戊时月魄侵卯位,巳时阳气犯酉宫,人间时序乱如麻哟。”

张糖人有些好奇,便递上一串糖豆套近乎:“道长,您这是在算什么?”

老道接过糖豆,却不往嘴里送,而是一颗颗摆在桥墩上:“贫道乃玉衡星君下凡,见人间时序错乱,特来整顿。”

张糖人听不懂,老道又解释道:“你们凡人总爱调休,把好好的节气拆得七零八落。去年清明本该踏青,偏要连上七天班;中秋该团圆,却要补端午的课。如此逆天而行,天庭的司时官都忙不过来了。”

张糖人挠头:“调休是官家定的规矩,小民哪敢不从?要是能不调休,俺们才不愿意上工呢。”

老道叹口气:“规矩是人定的,自然也能改, 既然你能看到我,你就是改变这调休之风的天定之人。” 说着从葫芦里倒出一把碎银子,“明日你带着这些银子,去城西土地庙,把供桌上的木鱼敲三下,自会有人帮你。”

第二日,张糖人揣着银子来到城西土地庙。这庙年久失修,供桌上积着三寸厚的灰,土地公的塑像缺了半只耳朵。

张糖人敲了三声木鱼,忽听身后有人咳嗽:“这位老哥,借火使使。”

回头一看,是个穿灰布衫的中年人,手里捏着半截旱烟。张糖人递过火镰,中年人点上烟,深吸一口:“你找土地公何事?”

张糖人便把玉衡星君的话讲了一遍,中年人咧嘴笑:“巧了,我就是土地公。”

张糖人吓了一跳,土地公又道:“别慌,我这副模样是为了体察民情。你说的调休之事,我也头疼。去年腊月二十三该祭灶,偏赶上补班,家家户户都忘了送灶糖,害我饿了三天肚子。”

张糖人忙把银子奉上:“星君说这银子能解时序之乱。”

土地公把银子往供桌上一扔,银子竟嵌进木头里,化作七个银钉,排成北斗七星的形状。土地公一拍大腿:“有了!明日卯时三刻,你去城东老槐树底下,会有贵人相助。”

城东老槐树已有千年树龄,树干中空,能容得下两个人。张糖人卯时赶到,见树洞里坐着个年轻书生,正捧着本书摇头晃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张糖人拱手:“这位公子,我奉土地公之命前来寻一个可以帮助我解决调休之弊的人,敢问是不是您?”

书生合上书,露出俊俏的脸:“巧了,正是在下。我乃文昌帝君座下书童,专管人间历法。听说你要改调休之弊,特来相助。”

张糖人喜出望外,书生却皱眉道:“不过这调休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去年端午调休,导致人间学子误了考期;今年中秋调休,又让织女错过了鹊桥相会。要改这规矩,须得找到调休的源头。”

张糖人急忙询问:“那源头究竟在哪里?”

书生回道:“在天庭的司时殿,掌管人间节气的铜壶滴漏。若能让铜壶滴漏恢复原状,人间时序自会清明。”

张糖人犯难:“我一个凡人,如何上得天庭?”

书生从袖中掏出片槐树叶:“把这叶子含在嘴里,就能御风而行。不过你得先去花果山借样东西。”

张糖人含着槐树叶,只觉耳边生风,眨眼间就到了花果山,他按着书生的指点,在水帘洞口学三声蛙叫,瀑布果然裂开条缝,钻出个猴子:“何人扰我花果山清净?” 张糖人说明来意,猴子引他进了水帘洞。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只见洞中主座上,有个毛脸雷公嘴的猴子正翘着二郎腿,拿金箍棒挑着山桃往嘴里丢:“老头儿,打哪来的?”

“俺是汴梁城卖糖画的,想借大圣的金箍棒一用。”张糖人话音未落,金箍棒突然 “嗖”地抵住他鼻尖,映得糖浆般的夕阳在棒身流转,“借兵器?先过俺老孙三关!”

第一关要画活的金箍棒。张糖人舀起滚烫的糖浆,在青石板上勾出丈二长棒,金丝纹路间竟腾起淡淡祥云。

第二关需说出调休的坏处,他便讲起隔壁王婆中秋调班,误了给亡夫上坟的时辰。

第三关最奇,猴子竟要尝他新创的 “时辰糖”—— 张糖人将二十四节气凝成糖人,立春的燕子会啄食,冬至的饺子冒热气。

孙悟空拍膝大笑:“有趣!当年俺大闹天宫时,就见司时殿的铜壶滴漏刻满调休符文,把玉帝的御膳房都弄得餐餐错时。”

孙悟空说着将金箍棒抛向空中,“变!”" 丈二长棒立在地上,眨眼变得有丈余粗,“你且坐在我这金箍棒棒,他会带着你上天,若遇着麻烦,就喊俺老孙的名号!”

踩着金箍棒腾云时,张糖人只觉周身掠过二十四节气的风:清明的柳絮拂过鬓角,冬至的霜花凝在眉梢。

司时殿顶的铜壶滴漏正 “滴答”作响,每一滴水珠都映着人间调休的乱象:本该团圆的中秋夜,无数灯火在衙门里明灭;该春耕的惊蛰日,田间却只有乌鸦徘徊。

“大胆凡人!竟敢擅闯司时殿”红脸司时官挥着令旗冲来,十二元辰化作生肖虚影将他围住。

张糖人急得直敲金箍棒,却见棒身突然浮现出孙悟空虚影,金箍棒闪出一道金光,将令旗扫得粉碎。

恰在此时,忽听身后有人喊:“老头儿,等等!” 回头一看,是个穿红肚兜的娃娃,踩着风火轮追来:“我是哪吒,听说你要改调休,也算我一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混天绫缠住司时官的腰腿,书生模样的文昌书童则抛出砚台,墨汁泼在铜壶符文上,竟显出阵阵黑雾,浓郁的几乎化不开。

“这些符文皆是人间怨气相凝!”张糖人想起玉衡星君的话,将金箍棒往铜壶中一插,棒身的节气糖人虚影纷纷融入滴漏。

只听 “轰隆”一声,刻满调休的铜片寸寸崩裂,露出底下原本的二十四节气图,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皆在正确的时辰轮转。

司时官见状,瘫坐在地:“完了,完了,这调休制度可是玉帝钦定的。”

张糖人问:“玉帝为何要定这调休?”

司时官道:“还不是为了让人间多些团聚的日子,让大家能够高效完成工作的同时,也能多出去游玩,享受享受生活。”

“还享受个什么生活,调休调来调去,反而让百姓更累了,本来好好的休息时间,要放假就不放假,非要发明个调整休息时间,看起来休息的时间集中了,实际上一点用也没有,净帮倒忙。”张糖人愤愤不平。

三人回到人间,从此,人间再无调休。清明踏青,端午赛龙舟,中秋赏月,一切回归自然。张糖人依旧在虹桥下卖糖画,只是他的糖画里多了些新花样:有北斗七星,有定海神针,还有踩着风火轮的哪吒。

望着这一幕,张糖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调休调休真奇妙,调来调去累弯腰。不如跟着节气走,该种稻时就种稻。”

张糖人笑的前仰后合,笑着笑着,突然一阵叮铃铃、叮铃铃的声音响起,张远被手机震动惊醒 —— 工作群 99 + 消息跳出:“紧急通知!根据最新安排,2025 年 4 月 28 日,星期日(五一调休上班)。”

原来一切都是一场梦,张远看着枕边手绘的糖画贴纸 —— 那是童年记忆里汴梁城虹桥下的老手艺,如今只剩在梦中浮现。

“唉,还是要上班啊!”张远抱怨了一声,赶紧起来洗漱赶地铁,忽然见到迎面走来个老道,腰间鎏金葫芦闪着微光,与梦中的玉衡星君分毫不差。

“小子,笑醒了?”老道抛来颗糖豆,竟在掌心凝成北斗形状,“人间事,三分天定七分人为。待你攒够百姓的时辰愿,咱们再闹他一回司时殿如何?”说罢拂袖而去,只留张远对着渐渐散去的槐叶香发呆……

本文为虚构民间故事创作,情节与现实人物、事件无涉,调休安排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请勿将故事内容与实际政策混淆。

故事中涉及的神话元素及超现实情节仅为艺术创作需要,不代表任何现实指向或价值判断。

文中观点仅为故事设定,不构成对现实政策的评价或建议,娱乐阅读为主,切勿过度解读。

0 阅读:4
水冠三军谈民间

水冠三军谈民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