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位于肇庆新区的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以下简称“广应科”)
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又有新成果!
在教育现代化的浪潮中,广应科以前瞻性的视野和创新的勇气,不仅完成了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更开创性组织编写《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与应用指南(通用版)V1.0》(以下简称《指南》)。

该《指南》于3月21日正式对外发布,
成为全国首个
由民办高校编制并向全社会发布的
教师AI素养提升与应用指南。


广应科编写的这份《指南》,旨在积极响应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和教育数字化战略部署,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开创“AI+教育”发展新格局,展现了广应科在全力融入国家战略、服务广东教育高质量发展上,以实干实绩展现新担当新作为。

据了解,《指南》的推出,是广应科《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八新”行动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升教师的AI素养,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掌握并熟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从而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和科研能力的提升。
为了让更多教师受益,
广应科还将《指南》免费开放下载,
通过官方网站
和官方订阅号向全社会分享,
推动“AI+教育”的广泛应用,
帮助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
更好地利用AI技术,
共同开启教育的新篇章。

《指南》构建了
一套系统、全面的AI素养框架,
涵盖了知识、能力
与规范三个层面。
在知识领域
它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理论、工具操作以及教育科研中的实际应用,为教师提供了扎实的AI知识基础;
在能力模型上
它强调技术理解、教学创新、科研赋能和伦理治理四大核心能力,帮助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灵活运用AI;
在使用规范方面
它明确了数据安全、学术诚信等操作准则,并通过实例警示,确保教师在使用AI时遵循道德和法律规范。
为了帮助教师将AI素养转化为实际操作,《指南》还配套提供了四份附件,包括AI工具操作教程、国产大模型DeepSeek-R1的实操案例、AI在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模板,以及科研过程中的AI支持。
这些附件犹如实战手册,
让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科研中
能够轻松应用AI,
提升工作效率和教学效果。

广应科方面表示,
《指南》具有普及性、系统性、实操性、
本土化四大显著特点,
为推动“AI + 教育”深度融合与发展
打下了坚实基础。
↓↓
1
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让不同基础的教师都能快速掌握AI应用,体现了普及性;
2
系统性则体现在其构建的3维11项AI素养框架,确保教师在知识、能力与规范上全面发展;
3
实操性通过附件提供工具使用指南和具体案例,让AI技术真正落地;
4
本土化则体现在对国产AI工具的整合,适应国内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环境。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高性能计算平台中心机房。图源广州应用科技学院
据介绍,
广应科的编制团队接下来
还将根据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进展
与实际工作需要
不断更新升级该《指南》,
持续赋能广大教师AI素养提升
与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