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宋绍圣三年(1096),苏东坡写下“西湖不欲往,暮树号寒鸦”,从此改名为西湖,沿用至今。宋代《惠州府志》就已经有“五湖六桥八景”的记载,五湖是指形成西湖的五个相连的湖泊,即“菱湖、鳄湖、平湖、丰湖、南湖”。西湖的景点主要集中在平湖及周边一带,平湖周长3.6公里,游览行程约四五公里,需两三个小时。
西湖东大门,因位于平湖区,也叫平湖门。建于2001年,正面“惠州西湖”四个字为廖承志所题写。

苏堤,入东门便是苏堤,为东西走向,隔开南北相邻的平、丰两湖,平湖位于苏堤以北,丰湖位于苏堤以南。

苏堤源于北宋苏东坡捐资建“西新桥”之说,后改桥为堤桥,西新桥位于苏堤之中段,为西湖六桥之一。
今惠州西湖留下苏堤、西新桥等“苏迹”。


苏堤平湖风光,步步生莲。
若月影入湖,看水天一色,“人在苏堤千倾边,可知月在此间圆”,古有“苏堤玩月”一景。
如今苏堤打造成“诗堤”,三步一诗。
千顷湖光万顷秋,广寒有路白云游。


泗洲塔,始建于唐代,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筑。明万历46年(公元1618年)复建,后经多次修缮,均保留明万历塔时的基本形制和结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阁式八边形七层砖塔,高约38米。

东坡园,孤山居其中,园内建有景贤祠以及众多亭台楼阁。



苏东坡寓惠期间,喜欢品尝岭南佳果荔枝,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在惠州吃荔枝,无需“一骑红尘妃子笑”。

准提寺,又称“准提阁”,俗称十八罗汉寺。始建于明代,准提等高僧曾相继在此布道传法,时为东江乃至岭南最负盛名的禅林之一。
1953年,准提阁内的十八罗汉塑像和准提观音神像被毁,旧址改建为西湖中学;1969年禅院移交给驻军使用。1999年始复建。


九曲桥,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年)。位于平湖中南部,石柱石板桥,九曲十八弯,全长约110米。九曲桥上的亭阁建筑造型,不输扬州著名的“五亭桥”,只是名气差一点。


点翠洲,位于九曲桥北端,湖光四溢、香风萦绕、红墙碧瓦、古树苍翠,故有“留丹点翠”之说。宋时,惠州太守在岛上筑孤屿亭,明嘉靖年间改称点翠亭。
明代才女孔少娥赞之“西湖西子两相俦,湖面偏宜点翠洲,一段芳华描不就,月湾婉转似眉头”。


芳华洲,北宋时洲上有逍遥堂,苏东坡常在此饮酒垂钓,写下“幽寻本无事,独往意自长。钓鱼丰乐桥,采杞逍遥堂”的诗句。

芳华洲日落

迎仙桥,连接芳华洲与位于平湖北岸的元妙观,始建于宋代,清代废,1986年重建。
桥侧湖面睡莲在天光云影中浮动

元妙观,始建于唐代,后经多次扩建和改名,至元代重修后称元妙观。受创于1942年日军侵惠战火,文革期间遭受毁灭性破坏,历代所遗留下来的名人石碑、木刻、明代铁钟等文物荡然无存。1985年始重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题小诗一首《惠州西湖》:
苏堤何止现杭州,苏迹岭南何处留。
坐看平湖明月影,逍遥堂外钓清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