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周恩来在穿越劳山一处山谷时,突然遭遇了敌人的埋伏。这场袭击非常惨烈,他身边的11位警卫战士全部英勇牺牲。最后,只有包括周恩来在内的4个人活了下来。这件事成了周恩来心里永远的伤疤,让他一生都难以忘怀。
在重庆谈判那会儿,周恩来走的路线被保护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可没想到还是碰上了埋伏。这背后的猫腻,真叫人不得不琢磨琢磨。
中央立刻动手调查,但查出来的结果真的让人大吃一惊,凶手竟然是个背景深厚得出奇,谁也没想到的家伙。就连周恩来听了,也是眉头拧成了一团,直说:“怎么可能是他?”
【劳山遇险,仅存四人】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处理后,国共两边的人为了商量好一起抗日的事情,见了好多次面来讨论。这时候,共产党的代表周恩来经常从延安跑到西安,又从西安跑回延安。
1937年4月份,周恩来照例前往西安,去商量关于红军改编的相关事宜。这次出行,除了周恩来自己,还有参谋处的张云逸、孔石泉,再加上12个跟着保护的警卫兵。
25号一大早,他们就兵分三路,开着三辆车从延安出发。一路颠簸,等他们到达劳山脚下的时候,都已经快下午三点了。
劳山坐落在延安甘泉县的北边,地方挺大,有好多深谷和高山。山上树啊草啊长得很旺,成了野生动物的地盘,里面经常有毒蛇猛兽跑来跑去,所以天一黑,就别在山上待着了,不安全。
一般来说,要走完劳山,最少也得三个小时。要是走快点,在天黑前肯定能走出劳山。
为了能在第二天准时进行约定的商谈,周恩来打算快速穿过劳山,之后再停下来整顿和休息。
为了保证周恩来和参谋处一行人安全进山,副官陈友才重新安排了车队顺序。他让周恩来、张云逸、孔石泉他们坐在中间的车子里,还特意安排了2名警卫跟着保护。陈友才自己呢,带着另外3名警卫坐在最前面的车,最后一辆车则坐着剩下的警卫战士,负责在后面护航。
车队慢慢开进了大山深处,那山路又弯又窄,走起来真费劲,不过还好,等过了前面那个大峡谷,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
但陈友才这时候觉得有点奇怪,四周静悄悄的,简直安静得吓人。都到这个鸟儿回窝的傍晚了,整座山竟然连鸟叫声的影子都没有,实在是不合常理。
眼瞅着前面就是峡谷地带了,根据他多年的经验,直觉告诉他那儿很可能藏着埋伏。
不过,周恩来的行程安排那是密不透风的,尤其是这次,直到要出发那会儿,警卫局的头儿汪东兴才把路线给了我,外头的人压根儿就不清楚,哪儿来的埋伏呢?
这些念头一下子涌上心头,但现在不是细琢磨这些的时候。当前的状况得小心瞧瞧,然后再想办法应对。
陈友才喊住了队伍,快步走到周恩来身边,说:“副主席,我感觉前面有点奇怪,您仔细听听,周围静悄悄的,不太对劲啊。”
周恩来心里明白,陈友才可不是那种随便乱说的人。他环顾了一下周围,发现茂密的树林层层叠叠,突然,一道刀光在里头闪了一下,他眼疾手快,立刻就瞧见了。他连忙大声喊道:“赶紧掉头,往回走!快点!”
可事儿已经没法挽回了,大山里的宁静被一声枪响给彻底打破。
枪声一响,北边山顶上好多大石头就轰隆隆地往峡谷里滚,把路给堵得死死的。回头瞅瞅,来时的路全是弯弯绕绕的山道,又窄又陡,车队在这种情况下想掉头,根本不可能。
一块大石头拦在路上,北边的山上有人直接朝周恩来他们开枪,子弹首先打中了开车的司机,司机当场就没了命。车子没了控制,飞快地向悬崖冲去。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周恩来他们赶紧跳车,就在车子翻进悬崖前的那一刹那,他们跳了出来,接着就地打了个滚儿,稳住了身子。
“周副主席,您可得当心啊!”
周恩来刚从车上跳下来,脚还没站稳,敌人的子弹就嗖嗖地飞过来了。这时,旁边的一个警卫战士眼疾手快,一下子冲上前,把周恩来给挡住了。
早晨,他坐在车里跟陈友才聊天时说:“我挺想念我妈的,不过我得先把鬼子赶走才能回家。鬼子害了我爸,不报这个仇,我是不会回去的!”
讲这话时满脸得意,陈友才打趣他:“你小子,上了战场可别吓得腿软,尿了裤子!”“谁要是尿裤子,谁就是胆小鬼!”
此刻,那些活生生的人默默地躺在战场上,没了动静。
另外两辆车也停了下来,轮胎同样瘪了气,山上头的敌人说不定啥时候就会冲下来。周恩来他们立刻商量,决定放弃车子,分开逃跑,之后再在根据地碰头。
陈友才和其他警卫战士们加强了攻势,拼命朝山上开枪,就是为了给大伙儿争取时间,趁着敌人躲闪的空档赶紧撤走。
陈友才赶紧让警卫战士护送周恩来先往南边的密林跑,他自己留在后面断后。他一边往山上开枪掩护,一边快步跟上周恩来他们。这时,山上的敌人也大批大批地往下冲。
这帮人穿着用粗麻布做的衣服,外面还套着鹿皮,一看就是当地那些土匪的装扮。但他们俯冲过来的队形既迅速又有条理,一点不乱,明显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根本就像是正规军。
在慌乱时刻,陈友才没空细看,他赶上周恩来,直接说想跟周恩来换衣服穿。
周恩来心里明白情况紧迫,现在不是磨蹭的时候,他对陈友才充满信心,于是对陈友才说道:“你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性命,别跟敌人纠缠太久。”
敌人从山上冲下来后,立马钻进了南边的茂密树林。他们按照陈友才留下的线索,一路大张旗鼓地追了上去。
周恩来那边处境也非常紧急,虽说陈友才把敌人的主要火力给吸引住了,但敌人数量众多,还是能抽出一支队伍死死咬住不放。看他们这样,估摸着分开行动的张云逸、孔石泉他们也是碰到了同样的问题,敌人这是想把他们全部吃掉啊!
一路上得时刻留意后面飞来的子弹,路还弯弯曲曲的,特别复杂。虽然心里头一直惦记着陈友才他们是不是安全,但周恩来还是硬逼着自己冷静下来。
瞅见身旁的人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他心里头那个难受啊,虽说以前也碰上过不少暗杀的事儿,但这一次,情况实在是太危急太惨烈了,前所未有。
就在敌人眼看就要追上的时候,不远处听到枪声跑来瞧瞧情况的红军战士,一眼就瞅见了周恩来。他们心里一惊,二话不说立刻跟追上来的敌人干上了。
敌人意识到错失了动手的好机会,立马吹了个口哨示意撤退,一眨眼功夫就消失得干干净净。
周恩来叫住了那些正打算继续追击的红军战士,说道:“敌人已经败了,别追了,赶紧去救其他同志。”
红军跟着周恩来找到陈友才时,那位立下赫赫战功的副官,穿着一身被血浸透的西装,身上中了好多枪,躺在山窝里动弹不得。
这次出事后,只有四个人逃了出来,包括周恩来,而那些警卫战士全都英勇地丢了性命。
【追查真相,大吃一惊】
这事儿关系重大,说不定还会搅乱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为了赶紧把事儿搞清楚,中央马上下了个调查通知,把任务交给了谢滋群。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咱们这边有叛徒,因为能掌握周恩来出行安排的人,肯定就在咱们内部。再看敌人这次出动了这么多人马,明显是他们得到了准确无误的消息,所以这个叛徒在咱们这儿的地位,估计还不低呢。
还有啊,听那些回来的人讲,冲过来的敌军既有正规军的架势又带点土匪的气息,这摆明了这人八成是被土匪给拉拢过去了。
最关键的一点,敌人对劳山的地势了如指掌,逃跑后一下子就能躲得没影儿,他们很可能是劳山的本地人,或者至少在劳山待过一段时间。
谢滋群已经挑中了几个人选,不过还得再好好查证一下。
他跑到事情发生的地方,认认真真检查起敌人留下来的蛛丝马迹。转了一大圈后,他发现一串脚印在两座山中间突然就没了。那儿全是灌木丛,长得密密麻麻,把天都遮住了,里面黑漆漆的。
不过谢滋群在办案上特别机灵,他感觉真相就藏在后面,于是他就带着小队,小心翼翼地摸了进去。
没错,拐过几丛树丛后,眼前一下子亮堂起来,大家发现了一条藏得很深的小路。这条路直直地通向山里头的一个村子,咱们就顺着它往里走。
谢滋群他们一伙人装成迷路的路人,跟村里的老百姓聊上了。一开始,村民们都挺热乎的,挺愿意跟他们说话。可一聊到25号那天的枪声,村民们的脸色就变了,变得警惕起来。他们再问啥,村民就不吭声了,有的甚至直接下逐客令,让他们走人。
显然,村民们心里有点数,但好像有所保留。谢滋群他们一开始就这么觉得。调查工作进行了一段时间,却卡壳了。
之后,谢滋群他们就在村子里安顿了下来,他们选择住进了一位老大爷的家中。这位老大爷之前一直是独居,家里的三间空房正好可以提供给谢滋群他们使用。
吃饭时,老汉瞅着碗里那寥寥几个窝窝头,叹了口气:“这年头,日子过得真难!儿子都上战场打日本鬼子去了!我这把老骨头,能活到哪天算哪天,就盼着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国家把鬼子赶跑。”
谢滋群瞅着这位老汉,心里挺不是滋味:“您放心,咱们中国共产党肯定能做到。”
说完这话,老汉猛地抬起了脑袋,问我们:“你们是共产党的人吧?”这才知道,老汉的儿子原来是共产党红军里的一员。
老汉紧紧握着谢滋群的手,满脸兴奋地说:“我看得出来,你们是为了前几天山上那事儿来的。其实啊,在你们之前已经有人来过了,他们还特地叮嘱我们别乱说话。不过呢,一看你们就是共产党的人,我这心里头啊,踏实多了。”
劳山上还真有强盗呢,那个头头叫李青伍。李青伍早些年流浪到村里,被好心村民给收留了。可这家伙长大后,嫌弃村里日子太穷,索性跑到山上去做了土匪。没想到几年后,他还真混出了名堂,成了那里的“老大”。
但在那个战乱的岁月里,国家都很贫穷落后,劳山那一带更是穷得要命。李青伍带着他的手下抢了好些年,也没捞到什么好处。等国民党军队到了那里,他就带着手下投了国民党。
进了国民党后,李青伍的人马被并了进来,可因为他们之前当过土匪,所以一直没能得到啥好脸色。
之后,李青伍领着他的团队悄悄躲在劳山里头。
这个结果真是出人意料,竟然是冯长斗!他不是周恩来特别关照过的人吗?
冯长斗刚到延安那会儿,浑身透着股正气,上了战场那是不要命的冲,而且这人特别讲义气,没过多久,就跟大伙儿处得跟一家人似的。
可是证据确凿,在场的人都默不作声了,可能大伙儿都被他那副装出来的正义感给蒙混过去了,原来他那些讲义气、爱交友的表现,不过是为了能快点混进共产党内部使用的招数罢了。
后来,共产党动手开展了大规模的清除土匪行动。那些土匪老是抢掠百姓,弄得大家日子苦得很。这么一搞,共产党清除土匪的行动自然赢得了老百姓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