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至长城不可称英雄,行程共计两万里。"
这是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所作诗词之句,后半句今常用来形容长征,突显其长途跋涉的艰难历程。
长征胜利归因于战士们的坚韧与毛主席的卓越领导,后者作为关键因素,其作用不可或缺。
张学良曾言:红军长征换他人领导,难行千里。唯毛泽东能领其走出困境。
张学良为何发表此感慨?他对伟人的看法如何?这些疑问引人深思。他的感慨源于何处,对伟人的评价怎样,是理解其言论的关键。
【一】
1991年,张学良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回忆了自己的军旅生涯前半段。此言出于彼时之他,是对过往岁月的深刻回顾。
采访中,记者提出尖锐问题:若无西安事变,国民党军是否可能彻底消灭红军?
张学良对此问题回应:即便无西安事变,国民党军队亦无法战胜红军。
张学良首次提及长征,谈及红军时感慨万分,随后他道出了那句意味深长的话,以此表达对红军长征的深刻印象。
记者不解张学良此言,但作为亲历者,张学良深知红军与毛泽东的实力。
张学良提及毛主席时,滔滔不绝地回忆起两人的交往,细数多段经历并作出评价:毛主席是位天生的领袖。
红军长征历经重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了辉煌胜利,这是我们所知的历史事实。
数万人的队伍能专注一事,需极大凝聚力。实现此壮举的核心力量,便是毛主席,他引领众人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张学良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源于他与红军及毛主席交往的几段经历。这些经历成为了他形成该观点的重要基础。
张学良曾应蒋介石之令,被迫率领东北军进攻红军。
接任务时,张学良自信满满,认为任务轻而易举,因他麾下的军队乃张作霖遗留的精锐之师。
彼时红军处境艰难,情况恶劣至极,以至于无法为每位战士配备枪支。
即便兵力悬殊,红军仍成功突围张学良的“剿灭”,实现陕北会师,而张学良的东北军在此过程中损失惨重,死伤上万。
张学良回忆时表示,他曾怀疑红军如天兵下凡,历经万里长征后仍能将东北军击溃,造成上万伤亡,此事令人难以置信。
当时红军境遇比张学良预想更糟,历经多次围剿、军阀打压,并完成万里长征,其艰难程度远超张学良所能想象。
尽管如此,红军仍令张学良军伤亡过万,对他影响深远,使这位少帅深刻认识到红军的战斗力和卓越之处。
此次交锋后,张学良对红军刮目相看,他总结道:红军之所以力量强大,关键在于其领导。
2016年12月13日,《凤凰大视野》节目播出张学良往昔采访,内容涉及他对红军的评价,该节目由凤凰卫视呈现。
我常对部属说,他们正经历漫长征途,同为带兵之人,试问谁能引领?
谁能将军队指挥至此?士兵愿随其行,不离不弃。我常与部属探讨,若我们领兵,难以做到,红军何以能成?
结合张学良的两番话,可明确红军在重重困境中仍击败东北军并赢得长征,关键在于领导出色,士兵训练有素。
领导众人、成功带兵之人,无疑是毛主席。
【二】
红军在长征中多次以弱胜强、以劣胜优,东北军的失败仅是其中之一,并非首次击溃国民党军的战例。
四渡赤水最为著名,毛主席以智慧让四十万国民党军疲于奔命,此举令张学良重新审视毛泽东。
张学良设想若为红军指挥官,面对四十万强敌包围,武器装备悬殊,将如何策划突围,突破重围困境。
然而,张学良无论如何思索,皆未寻得答案,这令他愈发钦佩毛主席的睿智。
张学良深感毛主席之非凡,多次感慨:若我带红军,必散且无人随,而毛主席天生具备领导力,能让红军团结并追随。
张学良钦佩仰慕毛主席,赞语连连。而对“老板”蒋介石,他则态度冷淡,鲜有好评。
我曾尊重蒋校长,但他不够大度,不善用人才,偏爱奴才。因担心他人掌权威胁自己,他只用听话之人。
他的手下缺乏真正的人才,即便他对共产党了解透彻,武器装备先进,最终仍将被共产党击败。
张学良提及父亲张作霖时表示,蒋介石与张作霖均缺乏雄才大略,唯毛泽东方具此等才能。
张学良数度与红军交战后,认识到国民党军与红军存在本质差异。
日本全面侵华后,张学良渐悟统一抗日之要,终在无奈中发起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成为蒋介石的心头大患,虽未遭杀害,却被囚禁长达半个世纪。
张学良与长征有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毛主席曾考虑再次长征,但张学良的行动阻止了这一计划。
当时,国民党调集260个团围困红军,意图歼灭部分红军并驱逐其余部队。
红军现处陕西榆林,环境恶劣,既缺水又缺粮。此地贫穷,难以供养军队。
毛主席计划开展新长征,即二次长征。首站山西,若不行则转河北,再不行则河南,最后考虑返回陕南。
张学良获悉情况后,立刻察觉红军的困境,判断其即将踏上新长征,已陷入绝境。
张学良随后设法与红军联络,力劝其勿执行原计划,强调务必先在陕北坚持两月。
张学良带人直抵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救出被捕的共产党人宋黎等,明确要与蒋介石摊牌。随后,便发生了西安事变。
遵义会议后,毛主席在实质上已接过红军指挥权,这是在长征途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红军此时处境危急,需他做出正确决策,带领仅剩3万人的队伍,在国民党40万大军围困中走出困境。
在危急关头,毛主席沉着冷静,策划了四渡赤水、回攻遵义的战术,令蒋介石连连惊叹,成功扭转了局势。
经历张国焘另立中央等事件后,毛主席的凝聚力空前增强,全军上下团结一致,形成强大合力。
因此,红军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方能取得最终的伟大胜利,张学良有此言论,也在情理之中。
【结语】
总体而言,长征的成就是红军在毛泽东领导下,全体将士团结一心,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赢得的一场伟大而全面的胜利。
毛主席的领导与指挥对结果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谁指挥,红军都难以如张学良所言走出千里,他的作用无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