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赵女士通过社交平台与客户确认产品定制要求,对方收货后否认约定细节,仅剩聊天记录可追溯。
案例2:陈先生通过社交平台借款给同事,对方更换头像昵称后拒绝承认身份,关键记录未保存。
一、法律效力判定标准⚖️ 电子数据三要素
真实性:需证明记录未经篡改
关联性:需锁定当事人身份
完整性:对话链需连贯无缺失
手机端:截屏需包含顶部时间
[示例]:2024-03-15 14:22 ▶ 对方:确认收货后3日内结清
电脑端:导出聊天记录为加密PDF(防篡改)
步骤2:身份双重锁定保存对方账号详情页(含绑定手机号)
录制屏幕操作:通讯录→搜索对方→进入聊天框(证明非伪造对话)
⚠️步骤3:专业存证方式对比完整证据链模板:
身份确认 → 约定内容 → 履约过程 → 争议产生 → 协商记录
(每环节需有对应聊天记录佐证)
步骤5:法庭提交规范文字截图:A4纸彩色打印+编号标注
语音文件:单独刻录光盘+纸质转译稿
视频证据:提交原始文件+关键帧截图
三、高频问题解答Q:对方已注销账号,如何调取记录?
A:① 向法院申请协查函 ② 通过支付平台调取关联流水 ③ 联系社交平台获取注销前数据
Q:群聊记录能否单独作为证据?
A:需同时满足:
群内成员身份可确认
聊天内容直接指向争议事实
提供群成立目的及存续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