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后,东北军为什么没有营救张学良?原来都是少帅造的孽

甲子光年 2024-11-04 19:12:35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震惊中外,张学良、杨虎城以兵谏方式迫使蒋介石抗日。然而,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却被蒋介石扣留,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幽禁生涯。东北军,这支曾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军队,为何在领袖被扣后未能实施营救?

1937年1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消息传遍全国,但张学良的命运却因此急转直下。1月8日,东北军和西北军联合发电,要求中央放回张学良,否则将不惜与中央军血拼,并请求红军助战。然而,这一强硬姿态并未能改变张学良被扣的现状。

2月2日,东北军内部发生“二二事件”,王以哲被杀,东北军内部矛盾彻底爆发,军队瓦解,张学良也彻底失去了自由。

东北军的派系问题,可追溯至张作霖时代。奉系军阀内部,吉林帮、辽宁帮、外来帮各据一方,元老派、士官派、学生派明争暗斗。张作霖虽善于利用各派矛盾进行制衡,但郭松龄的造反却差点让奉系崩溃。

张学良接班后,为巩固地位,杀杨宇霆,此举虽震慑了部分元老,但也让他们对张学良产生了防备之心,部分人甚至与日本人勾结,为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九一八事变前,张学良挑起“中东路战争”,意图通过对外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结果却被苏联打败,这场失败不仅让张学良产生了对外战争恐惧症,也严重影响了其对日军的态度,为日后的不抵抗政策埋下了伏笔。

为掌握东北军控制权,张学良开始提拔王以哲、牛元峰、何柱国、刘多荃等少壮派。这些人在张学良时代成为东北军的主力,移防西北后更是成为了新的元老派。

然而,张学良并未止步于此,他继续提拔新的少壮派,如应德田、孙铭九等人,这一举动与当时“三位一体”局势的形成密切相关。

张学良在剿共过程中受挫,尤其是在鄂豫皖苏区与红军的激战中,王以哲部损失惨重,两个师的番号被取消。张学良在南京得知蒋介石与红军秘密谈判后,深感被欺瞒,于是向杜重远求助。

杜重远建议张学良联合杨虎城、阎锡山、盛世才,甚至可以考虑联合红军,因为红军背后有苏联的援助。这一建议让张学良眼前一亮,他开始尝试与中共接触,通过洛川会谈、肤施会谈等,最终与中共搭上了关系,“三位一体”的局面逐渐形成。

然而,东北军内部的思想转变并非一帆风顺。张学良既要联共,又不能让蒋介石知晓,因为中统在东北军内部布下了大量的眼线。同时,他还要考虑将领和士兵的接受度,毕竟他们中的许多人仍然对共产党持有偏见。

为了推动思想转变,张学良成立了“王曲军官训练团”和“抗日同志会”。前者由王以哲担任教育长,负责培训军官;后者则以应德田、孙铭九、苗剑秋等为核心成员,致力于推动抗日救亡运动。

然而,随着少壮派的崛起,他们开始插手军队的各项事务,甚至试图挑战元老派的权威。这引起了元老派的不满和反感,王以哲曾形象地比喻少壮派和张学良的关系为“宦官包围皇帝”。这种矛盾在张学良被扣后更加激化,成为了东北军无法团结一致营救张学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1936年12月25日,张学良在劝说蒋介石抗日成功后,决定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临行前,蒋介石曾劝张学良不要去南京,指出东北军将无人统率且他在中央会出事。然而,张学良为了大局考虑,还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南京的飞机。这一去,便是永别。

周恩来和王以哲等人料到张学良此行凶多吉少,但无奈无法劝阻。张学良在走前将东北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杨虎城和于学忠,但这一安排却存在问题。杨虎城虽与张学良关系密切,但他毕竟不是东北军的人,难以完全掌控军队。而于学忠虽然忠诚于张学良,但在军队中的威望和影响力有限,无法有效整合各派力量。

1937年1月,张学良被南京军事法庭判刑(后特赦但被军事委员会管束),这一消息传到西安后,三位一体(东北军、西北军、红军)决定联手营救张学良。然而,由于东北军内部的矛盾和分裂,以及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营救行动最终未能成功。

东北军在面对外部压力的同时,内部也陷入了深深的危机。一方面,少壮派与元老派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另一方面,军队内部也出现了分裂和动荡。许多将领和士兵对张学良的遭遇感到愤愤不平,但又无力改变现状。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东北军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东北军被编入各个战区,分散作战。这使得原本就支离破碎的东北军更加难以形成有效的营救力量。同时,随着战局的推进和时间的流逝,张学良的营救问题也逐渐被淡忘和边缘化。

回首那段历史,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东北军能够团结一致、共同营救张学良,那么历史的走向是否会有所不同?然而,历史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张学良的遭遇虽然令人遗憾,但它也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和平与稳定,努力推动国家和民族的团结与进步。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共创未来!

0 阅读:10

甲子光年

简介:喜欢历史,喜欢分享历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