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今年才30岁,昨天他突然出现了剧烈头痛和眩晕感,随之而来的就是走路一瘸一拐,右腿的力量也突然比左腿差了很多,他的家人都觉得,张先生这是不是前一天,喝酒喝的太多了,到现在还没醒酒。
但是张先生自己心里却十分担忧,于是便让家属带他前往医院治疗。
医生在就诊时,查看了张先生的情况之后,又握住了江先生的手,却发现张先生在握手时,也出现了压根握不住手的情况,于是便怀疑张先生这是得了脑血栓,俗称中风。

家属们半信半疑,认为张先生年轻而且平时身体硬朗,怎么就突然犯病了?但在医生的坚持下,他们还是去做了头颅磁共振,发现左侧大脑确实出现了急性脑梗死,于是立刻开始入院治疗。
一、澳大利亚研究:西兰花提取物,或能防治中风中风,本就是发病率很高,死亡率很高的一种疾病,而中风当中的缺血性中风,更是十分的危险,目前在临床上,针对中风和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仍然有诸多的限制。
但就在前一段时间,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却通过临床实验发现,西兰花的一种天然提取物,萝卜硫素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甚至还能提高临床上治疗中风的溶栓药物效果。

简单来说,当这种溶栓药物和萝卜硫素一起使用的时候,对于中风病人的治愈情况,可以从20%提高到60%,还会明显减少额外出血的概率。
起初,研究团队从西兰花中提取萝卜硫素这种化合物时,只发现它可以预防中风,可以作为中风高风险人群预防的重要措施,但经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却发现,这种化合物对于抗血小板有一定的选择性,不但不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激活,还可以大大减少动脉血流条件下的血小板血栓的形成。
于是,研究团队认为,萝卜硫素不仅仅可以作为预防中风发病风险的重要措施,或许还可以用于临床,为中风治疗做出贡献。

像张先生这样,年纪轻轻便患有中风的患者,其实也并不在少数,当我们的脑袋出现以下三种症状时,要仔细观察身体的变化,小心是中风的提醒。
1.剧烈头痛
剧烈的头疼、眩晕,都可能是中风发作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情况下,天旋地转、甚至伴随着耳鸣、呕吐等感觉时我们就应该引起重视,这很有可能是由中风引起的。
不过中风引起的头晕,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那就是发作时间短、发作次数多,正常情况下,发作时间只维持几十秒左右,但是严重的时候却能一日多次发作。
而突然而来的剧烈头痛,其实也是缺血性中风一种症状,这种头痛通常是更为持续的,而且会让整个头都显得十分疼痛,这是因为这种疼痛感来源于脑内出血,是血液从破碎的血管当中流出,涌进大脑组织之间的空间,而造成的痛感。
无论你是出现了头痛、还是头晕的症状,即使它很快就消失了,我们也必须要引起重视,关注身体的其他变化,如果有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中风的可能性。

2.口齿不清
脑血管发病之前,会有多种脑血管缺血发作的预兆,除了上述的头晕头痛以外,还会出现口齿不清的现象,通常大多表现为暂时不能说话,或者发出无意义的声音,虽然心里十分清楚,但却无法让旁人了解他想表达的意思。
出现这种情况后,如果在平躺休息之后,症状仍然不还能缓解,就应该立刻拨打120 ,送往医院急救,因为这种口齿不清,有可能是由中风引起的,如果耽误有可能引起生命危险。
3.发生视觉障碍
当出现缺血性中风时,还有可能会出现视觉障碍,这是由于大脑血管供血不足,眼血管同样缺血,无法看清物品而造成的。
这种视觉障碍,一般表现为看物体不清楚,或者物体呈双重影子,甚至间歇性的视觉上时,觉得眼前直接一片漆黑,完全无法辨认事物,这种情况往往发生时间相对更短,很快就能恢复。

中风对人体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险,因此在平时生活当中,我们就应该有意识的进行预防,而想要预防中风,我们不妨从以下3点做起。
1.适量摄入铁元素
之前,研究团队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当中发现,如果在饮食当中可以适量的摄入铁,或许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中风的发病风险,而这一点,在男性的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研究团队认为,不同人群的饮食方式存在着不同的差异,而铁元素的摄入,明显的可以改善中风的发病风险。
他们通过长达11年的随访数据总结发现,铁摄入量越高,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下降的就越发明显,摄入量最高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和中风风险,甚至可以下降四成以上。
对此,研究人员建议男性可以从动物、红肉、贝类等食物当中获取血红铁元素,而从植物当中获得非血红铁元素,平时想要预防中风,不仅要适当的提高铁的摄入量,更应该注意铁的质量,双管齐下,才能让中风的患病风险进一步的下降。

2.8点到11点之间进行运动
肥胖,已经被证实与多项疾病的风险提高相关,而现在肥胖更是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十大慢性疾病之一,也是引发心血管疾病、慢性肾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而最近,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当中,联合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他们发现:
• 在早上8:00到11:00期间运动,是燃烧脂肪的最佳时间,不仅能够达到减肥的效果,还能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中风的患病风险。
在研究当中,研究人员对于实验小鼠在不同时间段的,高强度运动后的体质水平进行了提取分析,最终发现早上8:00到11:00这段时间运动,可以增加脂肪的分解,提高新陈代谢率。
也就是说,脂肪组织对于早晨的运动相对是更为敏感的,减脂效果可能会更佳,预防中风患病风险的效果也能达到最佳。

3.可以每天吃半两豆腐
2023年,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华西医院的研究人员联合,在《Nutrients》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论文认为,每天摄入更多的大豆制品,可以让人们患有中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13%左右。
而除了这份研究之外,《Circulation》杂志上也曾经刊登过一篇研究认为,每周吃150克的豆腐,可以将中风的患病风险降低18%左右。
他们都是通过庞大的数据,和长时间随访来得出结论的,最终他们发现,与每天的摄入量的人群相比,豆制品摄入量相对较高的参与者,心血管疾病和中风风险可以降低13%左右,而出现这个结果,研究人员认为是由于大豆食品当中富含大豆蛋白、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 元素引起的。
而且豆制品当中,还含有的大豆蛋白可以抗氧化,以此达到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目的,而卵磷脂、异黄酮的存在,还能通过其他不同机制降低血脂,对心血管健康更加有益。

参考文献:
[1]林.中风预兆早知道[J].铁道知识,1996(01):43.
[2]尚志文,胡晓震. 脑中风发作前有预兆吗?[N]. 沈阳日报,2010-08-20(C06).
[3]熊菁.中风的预兆[J].农家参谋,1999(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