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哈尔滨的冰雕开始融化,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2024年的春运返程高峰也如约而至。
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新一轮的寒潮也即将冲击南方地区,恐怕冻雨,会再度袭来。
01上一轮冻雨危机给人们造成的震撼还历历在目。
在铺天盖地的气象知识普及中,大家也知道了,
“冻雨”就是造成2008年雪灾的罪魁祸首,没有之一。
因此,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有不少人将今年的冻雨危机,形容为“一场时隔16年的大考”。
癸卯兔年的腊月二十三,是北方的传统节日——小年,距离春节,正好还有7天。
而就在北方人民开开心心地剁馅包饺子时,
湖南、湖北等一些南方省份的民众也因家乡终于迎来“初雪”,高兴不已。
瑞雪兆丰年,马上又要过大年,其乐融融的氛围蔓延至全国。
没人能想到,一场“巨大”的危机,悄然而至。
雪花飘下,覆盖了整座城市,常年四季如春的南方地区温度迅速降低至0℃以下。
随后而来的大雨,将城市从白色,变成了透明色。
暴雪夹杂着雨滴,落地成冰的“冻雨”概念在不久前才刚刚被广而告之。
大家也知道了,冻雨并不能用普通的“降温”“降雨”“加湿”来形容。
在空中能保持液体状态的雨滴,落到地面时,雨水会在1秒之内积水成冰,将一切零度以下的事物冻成冰雕。
在冻雨的肆虐下,城市的基建设施被破坏得不轻。
有人在网上发布视频,不仅仅是地上积冰,植被、汽车、建筑,甚至电动车挡风被都被冻上了厚厚的冰层。
最重要的是,冻雨对基建设施的威胁,比大多数气象灾害,都严重得多。
2024年1月31日开始,河南、湖北、安徽、江苏等地连续迎来暴雪天气。
紧随而后的就是冻雨灾害。
湖北武汉,作为九省通衢之地,是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深受其害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庞大的春运队伍。
高速上,有些人刚上高速,就开始堵。
车辆洪流蔓延至几公里之外,肉眼不可见的地方,一辆接着一辆车排队,两个小时移动不到10米的情况比比皆是。
所以,那段时间的网上,奇葩新闻层出不穷。
#男子被堵高速六天五夜吃光年货#
#堵在高速4天返乡者称憋尿最难受#
#男子堵在高速满山坡抓鸡#
铁路方面,因为铁轨落冰、道岔结冰、接触网被冰冻等原因,高铁在此天气中的行动能力大大降低。
大批高铁、火车滞留在铁轨上,本来几个小时路程的列车被延长到十几小时的比比皆是。
尽管祖宗辈的内燃机车已经拼命“救驾”,2月4日,偌大的武汉火车站依然响起了大家不愿意听到的声音:
“大家赶快去办理退票,今天所有的票都走不了了,今天日期的所有车都走不了了!”
航空方面还算好一点,但也没好到哪去。
武汉天河机场一天之内468架航班取消,正常流动率只有20%。
这个情景大家是不是很眼熟?
03没错,2008年初的那场雪灾,也是由“冻雨”引起的。
而且,当年这场雪灾给我们造成的损失,难以计数。
也是这场冻雨,让我们下定决心,必须成为世界性的“基建强国”。
有人说,2008年是中国多灾多难的一年,也是中国彻底腾飞的一年。
那年,南方雪灾、汶川地震、金融危机接踵而至。
在天灾肆虐的同时,一场轰动国际的奥运开幕式,让世界的目光聚集在了中国——北京。
尽管时间已经过去了16年,那天晚上姚明牵着林浩一同进场的画面,
如今却依然还在中国的互联网上疯狂传播。
多难兴邦,多难兴国,没有人会忘记,那年为了这一幕,我们付出了多少。
16年前,中国城市的基础建设正处于初期阶段。
2008年的雪灾能从“雪”变成“灾”。
一是南方地区的关于低温天气的应急预案不够充分;
二是因为救灾工具不够先进;
三就是基建设施和基建能力还是太差了。
那场雪下了没到三天,南方许多城市就迎来了“停电潮”“停水潮”“车祸高峰期”和“交通瘫痪期”。
而且,有这种情况的不是小地方,像上海、武汉、广州这样首屈一指的超一线城市,情况反而更加严重。
中科院减灾中心的专家都表示,
就冰雪天气下的应急措施,南方地区确实不如东北和西北地区。
不过,这其实是可以理解的。
这种危机,常年不下雪的南方可能10年都碰不到一个。
天灾难防,人类面对自然的呼啸,抵抗力量无异于蚍蜉撼树。
可中国有句古话: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再四。
所以,从2008年开始,我国的工业建设水平,开始往“基建狂魔”的道路上飞速前进。
建桥修路,铺设管道、发展民用科技、提高应急能力……
16年后的今天,我国的基础建设已毫无疑问地位列世界第一。
今年晚冬南方的冻雨,严重程度并不比16年前差。
但其造成的损失,与那时相比,要小得多了。
在应急部门迅速的反应下,水电等民生保障依旧坚挺。
交通效率虽说不尽如人意,但也没到完全瘫痪的地步,几天时间便已经有序缓解。
气温回暖之后,大家更是沉浸到了过年的喜悦中,网络上关于此事的讨论都几近于无。
我们为什么要成为基建狂魔?
或许就是为了那份万家灯火,开心过年的景象吧。
-End-
作者:又又双
编辑:一乙木
Littlefairy
南方地区应对冻雨的应急预案是否充分?
999只皮卡丘
2024年新造词:冻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