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来:贺子珍坚信他是失散多年的毛毛,38岁去世后身世成谜

南萧看花回 2024-02-16 06:53:2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战火纷飞的年代,国家正处在生死存亡之际,革命队伍跟随部队四处奔波。

因此,革命者的后代出生后大多都由当地农家抚养,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儿子“毛毛”也不例外。

新中国成立后,寻找这些革命后代是一项重要任务,这期间,一个名叫“朱道来”的男孩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他长相与毛主席十分相似。

贺子珍也坚称他就是自己当年丢失的孩子。

然而,受限于当年的技术,朱道来究竟是不是毛主席的孩子成了一个未解之谜。

革命风云往事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

贺子珍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就是这个不得不做的决定,让多年后的她追悔莫及。

长征在即,眼看着时间一天天过去,贺子珍别无他法,经历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她忍痛将自己的孩子交给了主席的弟弟毛泽覃抚养。

这个决定是贺子珍自己做的,毛主席并不知情。

虽是身不由己,但对于毛主席来说,这实在难以接受。

1930年杨开慧英勇就义后,她与毛主席的三个孩子便被秘密送到了上海由叔叔毛泽民抚养。

然而,党内出现叛徒,上海地下党遭到破坏,致使三个孩子流落街头,后来毛岸英与毛岸青被找到送往苏联,而毛岸龙则不幸夭折。

后来,毛主席与贺子珍又有了一个女儿,但因为部队临时撤离,贺子珍只能将女儿寄养在群众家里,却不想等来了“孩子已不在人世”的噩耗。

不管是毛岸英三兄弟,还是与贺子珍的第一个女儿,主席都没能陪在孩子身边。

直到毛岸红出生,主席的脸上又开始多了些笑容。

毛岸红,小名“毛毛”,相比于其他兄弟姐妹,毛毛似乎也算幸运的,从出生,毛主席便将其带在身边。

在当时,毛主席喜爱孩子,是人们都知道的事。

毛毛刚出生的那段时间里,主席每天都要去看“毛毛”母子二人,成了医院的常客。

那时,主席逢人就要说起他的儿子,常常高兴得合不拢嘴。

只是,这种其乐融融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多久。

反围剿的失败让共产党深陷泥潭,贺子珍无奈做出了将孩子交由毛泽覃夫妇抚养的决定。那时毛主席因病休养,并不在家。

病愈回家的主席得知事情原委后很生气,因为先前的教训,他害怕再失去这个孩子。

那天,主席一夜都没合眼。他用笔写下了四个字,字迹断断续续,纸条也被泪水打湿变得皱巴巴的。

那是主席没能留在身边的四个孩子。

分别那年“毛毛”刚好两岁多,正是惹人怜爱的年纪,临行前,主席心中满是不舍,这一去,不仅自己凶多吉少,孩子也是。

哪怕幸运活下来,征程跋涉万里,何时能见到孩子,都没有定数。

果然,主席的担心还是发生了。

长征大部队转移后,中央的不少根据地相继失陷。

1935年4月底,毛泽覃率领队伍撤退,却不想队伍里出了叛徒,获得情报的国民党军队趁虚而入。

为了毛毛的安全,毛泽覃将孩子交给了自己信任的警卫,但由于情况紧急,他还未来得及告知妻子贺怡,自己便牺牲了。

自此,毛毛下落不明。贺怡曾多次派人寻找,都一无所获。

弟弟离开人世,爱子岸红下落不明,这对毛主席打击很大。

朱道来的身世之谜

长征开始前夕,由于事发突然,很多红军战士都把孩子寄养在了瑞金等地的群众家里。

后来革命胜利了,为红军战士“寻亲”一事自然也提上了日程。在这些要寻找的孩子当中,中央特别强调了一定要找到毛主席的孩子“毛毛”。

当时负责寻找主席孩子的干部就是王家珍。

收到上面指示的他心里清楚这是个多么重大的任务。

自打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后,主席这些年来一直沉浸在丧子的痛苦之中,话都少了很多。如果能找到当年的“小毛毛”,这对主席来说无疑是最大的安慰了。

想到这,王家珍不敢耽搁,毕竟,寻亲这种事,时间拖得越久希望就越渺茫。他每日寻访,挨家挨户的打听,但都没有什么收获。

直到有一天,他在一位六旬老农那里得知,朱坊村的朱盛苔夫妇在当年曾经收养过一个红军的孩子。年龄上与“毛毛”对得上。

这个孩子便是朱道来。

王家珍随即来到了老农口中所说的那对夫妇家。

眼看马上就能找到“毛毛”,那户人家却给出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答复——孩子被人接走了。

接走孩子的人,也称自己是朱道来的母亲。

王家珍怅然若失,难道是自己弄错了?

就在王家珍心生疑虑的时候,朱盛苔夫妇拿出的两封信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

信是被接到南京的朱道来前几天寄来的,信中的他反复的表达自己对养父母的思念,从信的内容来看,那边的“父母”对他并不好,他在精神上受了不少苦。

根据朱道来养母的说法,那位南京的“妈妈”接他的时候什么都没要,就连当时自己第一次见到这孩子穿的小棉袄也没有带走。

这种情况是很反常的,见到多年未见的孩子,疼爱还来不及,怎么会这般冷落?

王家珍把这一情况如实的做了报告,中央组织部也作出了回应,同意他即刻前往南京,将朱道来接到贺子珍的住处上海,让其亲眼鉴定一下。

见到朱道来的那一刻,贺子珍喜极而泣,谁都不知道她等这一天等了多久。端详许久后,贺子珍难以控制自己激动的心情,喜极而泣,这就是她记忆中的毛毛!

为了进一步证明朱道来的身份,医院还检查了他的血型,与贺子珍完全吻合。

拿着那份报告单,看着黄妈妈带来的有关孩子的物品,贺子珍的目光定格在了那件用军装改成的小棉袄上,这是当初她将孩子送走前她一针一线缝制的。

事情发展到这,已经基本可以确定朱道来就是当年的“毛毛”了,几天后朱道来便被接到了北京,准备与主席相见。

可就当一切都在顺利进行的时候,那位来自南京的妈妈却再次找了上来,坚称朱道来是她的孩子,要求组织上必须做出公正的决定,把孩子还给她。

一时间,事情变得错综复杂起来。

朱道来到底是谁的孩子,成了难以解开的谜团。

“不管是谁的孩子,都是革命者的后代”

来自南京的妈妈名叫朱月倩,也是一位革命女战士,她的前一任丈夫是革命烈士霍步青,按照她的说法,自己的孩子就是在那年丢失的,地点也完全相同。

为解开的谜团,朱道来的归属问题不得不将交由中央处理,华东局接手了这个案子。

相关人员对朱月倩所陈述的种种一一做了调查验证,发现她并没有说谎,一切都是属实的。

可尽管如此,就“朱道来究竟是谁的孩子”这个问题,还是下不了论断。

得知自己不能接走孩子,朱月倩多次哭闹,情绪越发激动,甚至扬言要自寻短见。

一时间,“朱道来”的身世问题变得很是棘手,一方面,前来认领的人都是为革命做出了不小贡献的红军“妈妈”,另一方面,双方也都拿出了有力的证据证实是自己的孩子,事件一度僵持难下。

招待所的闹剧几乎惊动了整个北京城。周总理将事情报告给了主席,请示他作出裁决。

其实这些天来,主席虽因为各种事务缠身没有亲自前来,但有关“朱道来”的事情他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个孩子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孩子“毛毛”,他比任何人都迫切的想要知道答案。此时此刻,他多么希望这个答案能够是肯定的。

主席怅然了很久,都是为人父母,亲生骨肉就在自己面前却不能相认的痛处,他也在切身的体会着。

考虑到很多事情,为了不伤害两个母亲的心,毛主席最后做了一个艰难又果断的决定:将孩子交给人民。

主席的话一语定音,事情终于有了最后的决断。

因为两个妈妈都不能接走这个孩子,朱道来被安排到了帅孟奇家里。

当时的王家珍与朱道来年纪差不多大,在朱道来“寻亲”这段时间里,两人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兄弟,多有书信往来。

根据王家珍的说法,后来朱道来考取了清华大学,毕业后在一所国防科研单位工作。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国家发生了太多太多事,两个人渐渐断了联系。

后来的事,能够确定的是朱道来于1971年在南京离世,至于其中具体原因则不得而知。

随着他的离世,朱道来的身份成为了永久的谜。他究竟是不是毛主席的孩子,至今无人知晓。

一个人的一生,就像一座有了年岁的城墙,许多年后再来看,已没了最初的样子。

回想过去,革命者为国为民奉献了一生,在他们眼中,干革命就是为了造福下一代,但为了革命,他们牺牲了自己,牺牲了自己的下一代。

毛主席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国家和人民,留给自己的少之又少,这就是我们伟大的人民领袖,时间会淡化一切,但他的事迹人民将永远铭记。

参考文献:

《寻找毛泽东儿子毛毛始末》——来源兰台内外,作者刘晓农 2012-12-30 期刊

《毛泽东寻子记》——来源党史纵横,作者王勃 2011-10-01 期刊

《寻找毛泽东儿子毛毛之始末》——来源文史精华,作者刘晓农 2011-05-06 期刊

《毛泽东的家庭生活:红墙第一家(中南海风云往事)》——作者武立金 出版书

0 阅读:150

南萧看花回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